第二节 应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
思想素质可以从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得到体现,主要表现在如何对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这也是关系到人生奋斗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1)要有集体主义的思想
要有集体主义思想。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一个人想要脱离集体去完成一番事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人要将自己融人集体之中,要在这个集体之中,发挥个人的积极作用。必须要求每个人都要建立起一种集体主义的思想,应尽可能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考虑集体的利益。事实上,在集体利益中常常蕴涵着成员个人的利益。
我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既要会做人,也要会做事,德才兼备。在学校期间,当然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如何做学问,但更重要的还要学会如何做人,即做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所谓“做人”,就是要努力争取做一个胸怀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和克服困难的人,一个遵纪守法和恪守诚信的人,一个善于与别人沟通和合作的人。学会了做人,对做学问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的学生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学会做人;二要勤奋刻苦和创新;三要学风端正,实事求是。
(2)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要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是要有自信心。坚定的自信是一缕阳光,它会照亮人的奋斗道路。许许多多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成功标志,就是他们具有坚定的自信心。
自信者喜欢尝试,喜欢不断地尝试。缺乏自信的人通常只会试一次,一旦失败,就会轻言放弃,裹足不前。但杰出人士为了实现梦想,往往要试过许多次,走过许多条路,并坚定地向目标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数百万的成功者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们奇迹般地做成了普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每个人都有可能做成这样的事,但绝大多数人却止步于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我不可能做到。
一个人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是因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失败之处,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它们上面,他所错过的就是“即使是充满自信的成功者也有出错的时候”。这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不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这种事都会发生。
充满自信的人和缺乏自信的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自信的人总是看到问题好的一面;而缺乏自信的人,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黑暗。
人应该学会比他人更爱自己,比他人更相信自己,因为只有在此时,自身的最大能量才会进发并显现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尤其是当我们受到他人无故讥讽甚至侮辱时,也要冷静地面对与处理,平和自己的心态,学会自己调节心情。更不能为了暂时的挫折而钻牛角尖,人要懂得自尊自爱,把别人的侮辱当做你奋发图强的动力,激励自己去战胜困难,取得成就。荣誉可以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耻辱也能达到这种功效。
管好自己就是与自身的缺点和弱点作斗争,努力去克服自己的不足,在克服不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管好自己就是要合乎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地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发挥自己的主观努力,坚定不移地去实现人生目标。
管好自己就是要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正确对待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们不能要求客观,我们只能要求自己;我们不能对抗客观,我们只能顺应客观;我们无法管好客观,我们却能管好自己。管好自己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成功者都不相信“命中注定”这种观点,他们认为道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定胜天”,一切都要靠自己。正因为抱有这种观念,他们能发现机会,并能利用这些机会创造成功人生。
诚然,命运是存在的。可它并不是由天注定的,而是由你本人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产生的。过去的命运是凝固的,未来的命运是未知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掌握。
所谓必然,如社会环境、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生活阅历、学习环境、工作性质等,这种必然对每个人的事业成败的影响极为重要。同样,偶然的机会对每个人事业的成败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你是自己命运的拥有者,只要你认清必然,又抓住偶然,命运就会屈服于你的脚下。
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当今社会里,有的人因没有把学习搞好或没有把工作做好,掉队了,开始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这种思想上的压力完全是由主观因素引起的,如果真的掉队了,可以通过努力逐步赶上甚至超越他们。
在前进道路上,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曲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在竞争面前,必定会有胜者和败者。在国际体育竞赛中,在众多的参与者中,获奖的只是少数。对于胜者,必须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分激动;对于败者,也应该接受失败的教训,不要气馁,而应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名言。但是,不少人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状态出现了异常情况。有的由于取得胜利,欣喜若狂,冲昏头脑,进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终结了大好的发展前途;有的由于失败,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失去平衡,灰心丧气,未能振作精神,直至完全失败。这类事情不胜枚举。
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都出现过由于取得胜利突发脑溢血而死亡的情况,也有因失败自杀而死的情况。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中有因学习掉队而跳楼自杀的,他们在中学时都是每个学校的佼佼者,考入名牌大学之后,却成为班内成绩最差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受不了这种压力,最后走上绝路。这些人都是因为心理素质太差承受不了压力。
几年前,昆明某大学有一位学生叫马加爵,由于平时他总认为有的同学瞧不起他,于是产生了一种对他们进行“报复”的念头,产生了一种要“杀死他们”的危险想法。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进行报复必定会葬送自己的前途,如果是这样,那么,到大学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后来他把他的几个同学杀死了,自己则跑到三亚想躲起来,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对于这类问题,别人看不起你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恰恰可以把它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只要自己努力了,做出优异的成绩,最终不怕别人瞧不起。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多么的重要呀!
年纪较大的同志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些人受到委屈,有的跳楼,有的卧轨。当时在东北工学院就有几位,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并且有些人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太可惜了。只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状态出了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一些客观因素引起的。大家都知道,社会是很复杂的,社会上的人有好人,有坏人;有帮助你的人,有欺侮你的人;有讲真话的人,有专门行骗的人。但是好人占多数,而坏人占极少数。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许真的会碰上坏人,例如,有的人瞧不起你,有的人可能无中生有或添油加醋地给你制造舆论并到处散布,甚至编造一些虚假的事实来告你的状,说你坏话;有的人看你超过他,就编造一些不完全正确的事实来毁坏你的声誉;也有的人想尽办法将你应该得到的东西有意地否定掉。类似这些问题是都有可能发生的。在这些不正常的现象面前,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好好地处理这些已发生的事情,而且应该选择最理想的办法去应对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暂时把它放在一边,待时机成熟时再去处理。可以用“好人”来安慰你自己,并且坚信那些心地不良的、出坏主意的、欺侮和污蔑他人的人,最终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正如天主教和佛教教义中所说的,干坏事的人,上帝和佛祖会惩罚他们的,也就是说,好人有好的报应,坏人有坏的报应。
正如我国古语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我在大学时代,买了两本课外书,一本是《逻辑学》,一本是《心理学》。我从书中学到了一些道理,心理状态还算不错。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我虽然承受着走“白专”道路的沉重压力,思想上十分痛苦,但想想不少革命领导人都受到冲击,我这样的小人物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我很佩服邓小平同志。当时他是被打倒的最大走资派之一,三次被打倒。到后来,他又重新站了起来,当上了国家领导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心理状态值得所有人学习。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经被驱逐出境。流落到英吉利海峡的泽西岛上,同时又身患重病。每天当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都会坐在俯瞰海港的一张长椅上,面朝大海,陷入冥思苦想。之后,他总是缓缓而坚定地站起来,在地上捡起一堆石头,一块块地掷向大海。掷完了,就面带着微笑,豁然开朗地离去。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我掷向海里的不是石头,我扔掉的是‘自怜’。”雨果最终战胜了自怜,没有让那无益的自怜夺去自己的斗志。他也因而战胜了逆境,创造了自己的辉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据统计,目前在大学生中,有5%的学生心理状态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大学生也应该学一学心理学。
戴高乐将军说:“困难吸引坚强的人,因为只有在拥抱困难并克服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也许,你不禁要问自己:“我自己努力过吗?对于所遭遇的困难,愿意努力去尝试,而且不止一次地尝试吗?”其实,只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样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心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未能竭尽全力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克服困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学会真正思考,认真积极地思考。任何失败、任何问题,均能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
因此,不管是主观上发生的事情还是客观上发生的情况,对于自己来说,都不能因这些情况的发生而悲观失望,甚至对人生绝望,或是想通过违法的手段进行报复。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应该积极想出妥善的办法,尽可能使它向最好的方向转化,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和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才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为此,我写了下面一首诗来表述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P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