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于1923年初版,是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其中的诗多写于留美期间,“红烛”本身就是象征着对祖国的炽热之情和对祖国新生的祝愿。《死水》于1928年出版,是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死水》中的诗多写于诗人回国之后。在国外时对祖国的热切期望与回国之后所看到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本书是以上两部诗集的合集,同时也收录了闻一多的集外诗,包括《真我集》中一部分未编入《红烛》的诗和新发掘的为《闻一多全集》所失收的佚诗《凭藉》和英文诗《另一个“中国仔”的回答》,期待读者读后对闻一多其人其诗有新的理解。
闻一多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多沉郁绮丽,犹如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具有强烈而深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他的两部最重要的诗集《红烛》《死水》是他思想和艺术风格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单从艺术手法来看,《死水》要比《红烛》更为成熟,但两部诗集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一致的。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诗人留美期间。整体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抒发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在这部诗集中,诗人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和气质。
《死水》中的诗多创作于诗人回国之后。在国外时对祖国的热切期望与回国之后所看到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面对如此种种,诗人不由得抒发起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在这部诗集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以鲜明的对比来加强诗的情感力量,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