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指令流和人民币汇率形成》由杨荣著,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短期人民币汇率的形成;由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对短期汇率的解释力度最高,所以本书结合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来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最核心的变量是指令流,即买单数减去卖单数后的余额。作为信息的加总器,指令流综合了市场中的分散信息,传递了这些汇率基本面的信息,能够较好地解释短期汇率。所以本书将研究选题确定为指令流和人民币汇率形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指令流和人民币汇率形成/金融博士论丛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杨荣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指令流和人民币汇率形成》由杨荣著,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短期人民币汇率的形成;由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对短期汇率的解释力度最高,所以本书结合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来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最核心的变量是指令流,即买单数减去卖单数后的余额。作为信息的加总器,指令流综合了市场中的分散信息,传递了这些汇率基本面的信息,能够较好地解释短期汇率。所以本书将研究选题确定为指令流和人民币汇率形成。 内容推荐 这本《指令流和人民币汇率形成》由杨荣著,结合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通过引入指令流对汇率的流动性效应来改善现有理论,并构建短期汇率构成成分的理论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指令流和人民币汇率形成》从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两个角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市场流动性和流动性协变性是人民币汇率的定价因素,前者作为交易成本影响汇率,后者作为一种系统性风险影响汇率;人民币汇率对宏观基本面信息反应不足,市场的流动性也不会影响市场价格发现的能力;指令流对汇率的流动性效应显著,对汇率的信息效应并不显著。 目录 1 导论 1.1 本书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研究内容 1.4 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1.5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需要说明的问题 1.5.3 主要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2 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 2.1 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 2.1.1 国际外汇市场发展现状 2.1.2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具体内容 2.2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变迁 2.2.1 中国外汇市场演变历程 2.2.2 2005年7月以来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总结 2.3 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演变 2.3.1 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 2.3.2 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 2.4 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同发达国家的差别 2.4.1 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特殊性 2.4.2 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特殊性 本章小结 3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模型 3.1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兴起 3.1.1 宏观汇率决定理论模型及其不足 3.1.2 早期的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3.1.3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 3.2 主要的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模型 3.2.1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局部均衡模型 3.2.2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型 3.2.3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适用性 3.3 指令流的作用和测度 3.3.1 主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模型的比较 3.3.2 指令流的作用 3.3.3 指令流的测度 3.3.4 现有文献的不足 本章小结 4 短期汇率构成成分的分析框架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汇率决定和汇率形成 4.1.2 价格发现和汇率形成 4.1.3 汇率形成、汇率决定和价格发现间的关系 4.2 指令流作用于汇率的渠道 4.2.1 信息渠道和流动性渠道 4.2.2 做市商的功能和指令流作用于汇率的渠道 4.3 短期汇率构成成分的一个分析框架 4.3.1 外汇效率价格和宏观基本面的假设 4.3.2 关于现汇汇率报价的一个结构化模型 4.4 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及其分析框架 4.4.1 流动性渠道和市场的流动性 4.4.2 信息渠道和价格发现 4.4.3 流动性渠道和信息渠道,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 本章小结 5 市场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 5.1 文献综述 5.1.1 市场流动性的概念和测度方法 5.1.2 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5.1.3 市场流动性和汇率 5.2 人民币/外汇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5.2.1 数据 5.2.2 研究方法 5.2.3 实证结论及其理论解释 5.2.4 人民币/美元市场流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5.2.5 其他人民币/外汇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5.2.6 结论 5.3 市场的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 5.3.1 数据 5.3.2 研究方法 5.3.3 市场流动性和人民币/美元汇率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5.3.4 其他人艮币/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 5.3.5 结论 5.4 人民币/外汇市场流动性的协变性 5.4.1 人民币/外汇市场整体的流动性 5.4.2 流动性协变性存在的实证依据 5.4.3 流动性协变性生成的原因 5.4.4 流动性的协变性和人民币汇率 5.4.5 结论 本章小结 6 价格发现和人民币汇率 6.1 文献综述 6.1.1 价格发现相关概念的界定 6.1.2 价格发现的测度方法 6.1.3 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实证研究的结论 6.2 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6.2.1 中美两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6.2.2 研究方法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2.4 结论 6.3 中国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价格发现 6.3.1 研究方法1 6.3.2 数据来源和说明 6.3.3 模型估计和分析 6.3.4 结论 6.4 主要的国际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外汇市场 6.4.1 VAR模型的设定 6.4.2 样本选择 6.4.3 VAR模型的回归结果 6.4.4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6.4.5 政策含义 本章小结 7 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和人民币汇率 7.1 文献综述 7.1.1 价格发现和市场的流动性 7.1.2 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和汇率 7.2 即期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 7.2.1 询价交易和竞价交易 7.2.2 询价交易市场和竞价交易市场的流动性 7.2.3 询价交易市场和竞价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 7.2.4 银行间即期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之间的关系 7.3 远期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 7.3.1 境内远期市场和境外NDF市场的流动性 7.3.2 境内远期市场和境外NDF市场的价格发现 7.3.3 远期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 7.4 官方汇率中间价、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 7.4.1 人民币官方汇率中间价和即期市场 7.4.2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远期市场 7.4.3 结论 本章小结 8 重视市场微观结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8.1.1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8.1.2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8.1.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最终目标 8.1.4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确定方式的变化 8.1.5 完善做市商制度,理顺信息渠道 8.1.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本章小结 附录一:对某做市商银行的调研结果 附录二:对做市商银行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主要的数据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