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红、杨翠迎编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本书研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针对现阶段农村居民身份的复杂性及农民养老需求的迫切性,借鉴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和制度方案设计的经验,为完善和改革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思路;基于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实际调查资料,构筑反映我国农村人口变迁的农村分性别模型生命表,找寻我国农村有条件地区和有条件人群的共性特征及其个性特征,原创性地提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精算模型和方法技术体系,为我国建立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养老保障制度,构建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的衔接通道,提供集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案目标模式集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案例,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具体设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顺利推行,提供实证基础和政策性建议,也为政府建立现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米红、杨翠迎编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出版工程采取“媒体发动,学界审评,光明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常年征集、精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原创学术成果,及时向社会传播我国哲学料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将秉承光明日报“理论前沿型、学术探索型、知识密集型”的传统风格,精心组织、精心编校、精心出版,充分发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宣传推广这项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力争、使之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著作品牌。
前言
上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国际视角研究
第一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基础理论
第一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起源
一、社会保障的定义和功能
二、社会保障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
一、国家和政府职能理论
二、公共产品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四、结构功能理论
五、养老保障效率理论
六、农业经济理论
七、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章 典型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第三章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四章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启示
中篇:基于“有限财政”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系统研究
第五章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变迁
第六章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第七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的条件分析
第八章 “有限财政”理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第九章 “有限财政”理论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下篇: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不同群体案例比较分析
第十章 不同群体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比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