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亲亲的蛇郎/中国童话美绘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黄蓓佳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想给孩子们的,是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满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像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中国童话美绘书系”收录了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亲亲的蛇郎》等故事。

本书为其中一册《亲亲的蛇郎》。

内容推荐

《亲亲的蛇郎》是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之一,由黄蓓佳编著。

《亲亲的蛇郎》简介:

李老汉家生了三个女孩,大姐金凤和二姐银凤都如花似玉,小妹草凤模样一般,因此吃苦受累、受尽冷落。金凤和银凤因过分挑剔一直嫁不出去,心地善良的草凤自愿嫁给了搭救父亲的白蛇。成亲当天,她看到的新郎却是一个潇洒俊美、聪明能干的少年!蛇郎和草凤男耕女织、恩恩爱爱,不久,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

心怀嫉妒的金凤赶来,伺机害死了草凤,还假扮妹妹的模样。草凤牵挂襁褓中的孩子,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先后变成母羊给宝宝哺乳,变成酸枣树送给孩子甜甜的果子,变成舒适的板凳给蛇郎歇息。最后,在山神的示意下,蛇郎历尽艰险,找到最洁白的冬雪、最美丽的梅花、最挺拔的雪松,为草凤恢复了生命。

目录

把最美好的童话给最美丽的童年(序)

亲亲的蛇郞 黄蓓佳

以经典之笔,传递经典魅力——我对中国童话的重述构想(后记) 黄蓓佳

黄蓓佳重点作品目录(附件一)

黄蓓佳儿童文学作品主要获奖记录(附件二)

试读章节

你听说过四季如春的山谷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高高的大山,山谷里的花草就是那样的四季鲜艳。

春天,是山桃花和榆叶梅盛开的季节,淡淡的粉色花瓣云霞一样从山腰铺展到山脚,白雾从草地上升起来,在花间缭缭绕绕,飘带一样缠绵。夏天,火红的锦带花和红叶李把山谷点着了,燃烧了,人走在山中,像被火苗儿托着在飞,眼睛睁久了会觉得眩晕。秋天,金黄色一统天下,桂竹香和麦秆菊把山坡草地点染得金光灿灿,醇醇的香味裹着人的鼻子,让你没喝酒就已经醉成了神仙。到小苍兰和补血草的点点白色如星光一样闪烁在溪畔崖边时,山外的冬天已经来临,但是山谷中依旧温暖,羊群照样在坡上吃草撒野,蝴蝶和蜜蜂的翅膀也没有被严寒折断,溪流的水色清亮得能够照人,白头翁和黄嘴雀的叫声把四面八方搅和得热热闹闹。

在这样的山谷中出生和长大的女孩儿,个个都香气袭人,娇美如花。

李家的两个女儿金凤和银凤,就是这样的一对小美人。金凤唇红齿白,一笑两个圆圆的酒窝,叽叽喳喳,活泼喜人,最出奇的是眉间一粒豆大的红痣,红得惊心,巧巧地长在双眉中间,相命书上有个说法,叫作“二龙戏珠”,命中主贵。银凤肤白如雪,目黑似漆,娇俏柔弱,冰冷傲气,脸上也有一颗鲜艳夺目的红痣,不是长在眉间,在左眉的中段,掩在柳叶般好看的眉丛中,这也有个吉祥的说法,叫“草里藏珠”,是等待被贵人发现的意思。

小姐妹凭着这副相貌,走到哪儿都被惊为天人,人们围着她们啧啧称赞,把她们形容成一对深山里的凤凰,说是有朝一日飞出去的时候,光彩会把一座山都照亮,山里的乡亲们都会跟着沾光。

小姐妹俩心里就很骄傲,越发的把自己宠成个公主。李家老婆做饭洗衣忙不过来,喊金凤帮忙添把火,金凤只顾梳自己的头发,责备她的娘:“要是灶膛里的火冒出来,舔了我的头发,我长成个秃子怎么办?”李家老婆就拍拍头,懊恼自己想出来个馊主意,差点误了女儿一辈子的事,一声不响自己添火去了。李家老汉出门砍柴,喊银凤跟上他搭把手,银凤倚门槛坐着,往自己手指甲上涂着凤仙花的汁,懒洋洋地答:“柴刀那么沉,树枝那么糙,我的嫩手要是打泡起茧子多难看!”老汉心知自己使唤不动人,摇摇头,唉声叹气地孤孤单单往山上去了。

山里人家的孩儿,生下来就是个过穷日子的命,长到五六岁就该当成割草放羊的劳力使了,像金凤银凤这样自己把自己千娇百宠着,游手好闲着,家里的日子怎么能够过得好?李家老汉想说女儿又不敢,愁得看见她们就叹气。因为劳累和穷苦,他的腰背早早地就弯了,满脸皱纹像山坡上溪水冲出来的沟壑,一条一条深不见底,手指头碾都碾不平。

这一年,李家老婆又怀上孩子了,眼见得肚子一天天地大起来,做饭洗衣的活儿干着都吃力,两个女儿却成天往山坡河滩上玩,摘草戴花地比漂亮,一个都不肯呆在家里帮帮她的忙。李家老汉望着老婆的肚子说:“可不能再生女孩儿了,都像这样横草不拿竖草不拈的,穷家小户养不起。要生,还是生个丑点的儿子好,儿子有力气,肯吃苦,将来能帮我撑起这个家。”

李家老婆听了老汉的话,一摇一摆走到山下溪水边,对着水面左照照,右瞧瞧,回来喜滋滋地告诉老汉说:“可让你等着咧!前两回怀娃娃,肚皮是圆的,这回怀娃娃,肚皮是尖的,这回肚里怀的一定是儿子。”P1-8

序言

黄蓓佳还是那么年轻,我却认识黄蓓佳很久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曾经一起在江苏省政协的青年界别组。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她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但出于对作家的崇敬,只能敬而远之,远远地眺望。

本世纪初,我们一起当选为江苏省民进的副主委。这个时候,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深受孩子喜欢的作品的作者。也知道,她囊括了包含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图书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儿童文学奖项。但由于专业领域的不同,虽然距离近了,却只能悄悄地打量。

真正地走近黄蓓佳,是读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寄来的由黄蓓佳撰文、一批优秀画家插图的“中国童话美绘书系”,并由此读了她的一些成人小说。

在中国作家中,黄蓓佳是难得的“双栖”明星。有评论家说,她一直联系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孩子的世界,一个是成人的世界;一个是童话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并巧妙地借助两个世界间的视点转换与音质张力,来追问人性的问题和伦理的问题。正因为始终有着童年世界的情结,她对历史变迁和世道人心的表现就充满了生命的痛感,对生命与美的消逝、对成长的困境,充满了伤感。

黄蓓佳自己则说:“儿童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纯美。每写完一本儿童文学作品,心里就像被洗过了一样,那么干净,那么透明,跟写成人小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享受。成人文学中,我会淋漓尽致地表达我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我生活当中不能去够到的东西,或者想了不敢去做的,我可以用文学来完成。”

其实,我更愿意把黄蓓佳看成是儿童文学作家,就像我更愿意把泰戈尔看成儿童诗人一样。即使黄蓓佳的成人小说,其实也有着儿童精神,所以她的成人小说即使写至人性幽微处,也并不绝望,总能闪耀着人性至美之光辉。恰如老子云:复归于婴儿。她正是以儿童的独特视角来观照成人的世界,如此既烛照出荒诞,却又不至虚无。

当听说黄蓓佳要重述中国童话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多年前,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他努力搜寻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两百篇,通过重新书写使那些优秀故事得以保存。我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文学的工作,更是一件文化寻根与固根的事业。无疑,黄蓓佳想做中国的卡尔维诺,她肩扛的是一份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沉甸甸的责任。

走近才会尊敬。当我读完经过黄蓓佳重述的《花儿与少年》、《牛郎织女》、《泸沽湖的儿女》、《橘子里的仙女》、《欢喜河娃》、《小渔夫与宝镜公主》、《碧玉蝈蝈》、《美丽的壮锦》等故事时,我从这些文字触摸到她的心,再一次感受到她的那份责任与情怀的炽热,对她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我们孩提时就听过、读过,但现在已经离我们的孩子渐行渐远了。正如她自己曾追问的那样:“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神话。”

经过黄蓓佳重述以后的这些民间故事,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故事原型的风格,同时增加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语言的流畅优美也让故事更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我相信,这样的改写,是可以实现黄蓓佳最初预期的,即“给孩子们一次华美的阅读享受,用饱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

而这套“中国童话美绘书系”不仅是对中国童话的一次简单的配图,在一定意义上是再次的创造。一方面,黄蓓佳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丰富了原作,另一方面。这是在忠于原作的文字基础上,用绘画的语言进行了再度阐发。

美绘本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但已经具备了图画书的基本元素与功能。我曾经说过,在儿童的眼里,图画就是一种语言,而世界就是一幅图画。儿童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图画慢慢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也就是说,儿童是把世界作为图画来认知的。儿童就是这个图画世界的国王。

儿童也是通过图画进入图书世界的。图画帮助儿童建立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文字的联系,建立了与另外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的联系。儿童由读图进而读书,由绘画进而写作,一切是如此自然天成。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对于孩子们来说,童话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所以,我要代表孩子们感谢黄蓓佳和为这套美绘本配图的画家们,感谢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做了这样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而我希望,有更多孩子通过黄蓓佳的这套美绘本,去感知到一个古老、久远而美好的世界,感知到一个充满神奇事物、一个真善美最终战胜假恶丑的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日后只要有阳光雨露,迟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更希望,父母们能够抱起年幼的孩子,共同阅读、品味这些泛着时光色泽的温馨故事。记得松居直先生讲过,儿童为什么不喜欢听电视里的人讲故事?因为电视里的人不会像妈妈一样把孩子搂在怀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把书本捧在手中,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与书、与父母,有着最温暖的感应,这是爱在流动的甜蜜时刻,将是让所有孩子一生都无法忘却的永恒。

相信童话的人,才会相信幸福,才能最终创造并拥有幸福。所以。能写出如此童话的黄蓓佳肯定是幸福的,而能读到这些童话的人们,也同样幸福。

2012年2月28日

后记

从前,童话大多是讲出来的、口口相传的东西。记得很小的时候。夏天吃过晚饭,洗完澡,躺上竹榻,第一个要求便是:外婆讲个故事吧。外婆便一边摇扇子驱蚊,一边慢悠悠地给我们讲起故事。牛郎织女啊,金鱼公主啊,王子仙女啊……许多经典的文学故事和人物,便是以这样的形式、在这样轻松悠闲的时刻,进入我的记忆和心灵的。

如果时代不变,旧日的生活方式永存,我会跟我的外婆一样,把那些流传了百年千年的童话接着再讲述给我的儿孙。

可是,躺在竹榻上乘凉的美妙时光不再重现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大大提前,主动性提高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几乎从五六岁初通人事开始,他们就不再被动地接受大人所讲述的一切,而是自己挑选图书,照单点菜一样。要求大人为他“读这个”、“读那个”。这是一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也是一个照图阅读的时代。五花八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搞笑的故事和直线条的人物、无厘头无主题,加上铺天盖地引进的外国童书,构成了现阶段童年和少年的文学教育。

不免就觉得惆怅。明知惆怅是心态变老的表现,还是惆怅。

那些童年时代铭刻在心的、纯真的、美好的、忧伤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些在各民族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属于文学精华的东西,真的就要这么消失了吗?

我没有丝毫救世主的意识,只是为此惋惜。

一年秋天,译林出版社赠我一册刚刚由他们翻译出版的《意大利童话》。煌煌六百多页的巨著,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根据本国各地几个世纪以来用各种方言记录的民间故事资料,加以筛选整理,用现代通用意大利语改写而成的.是一本适合全意大利人民阅读,并且便于向全世界介绍的“全意大利的童话书”。翻阅这本书后,我彻夜未眠。不是为书中的内容,是为卡尔维诺所做的工作,他为弘扬本国文学和文字而甘愿奉献的精神。卡尔维诺是中国作家和读者心中何等了不起的文学大师,而且还是最具现代性、作品有如迷宫一般挑战读者智力的大师。如此前卫的作家却写出这样一本有着传统阅读特征的本民族童话,除了归结为卡尔维诺对意大利民族的热爱,没有别的可以解释。

是夜,在辗转反侧之中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也要为全中国的孩子写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中国童话。如果说我这样的决定是“东施效颦”,那就让我做一次愚蠢的“东施”吧。我希望用我的笔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美好的一个部分,值得让他们记住的一些东西。起码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我们过去的历史中存在过这些动人的童话。

我决定要原汁原味地写。即便被看成是“守旧”,我也要冒这个风险。我想,我应该比较了解中国孩子的普遍趣味,此前我的很多本儿童小说的热销,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能够被我接受的,也应该能被孩子们接受;能让我感动的,也应该能让他们感动。至于文字,选择用什么风格的文字来表达童话内容?朴实憨拙的?轻松跳跃的?华丽浓重的?试想了几段开头之后,还是决定选择最后一种。

想给孩子们的,就是一次华美的阅读。用饱满和浓烈的文字,引领他们走进民族的历史,走进人类在童真稚拙的年代里想象出来的天地,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汉文字之美。希望我的这个童话书系,每一册都是美文,都有可供在作文中抄录和模仿的华彩片段,或者可供父母们对孩子琅琅读出声来的章节。待这套童话出版后,如果孩子们喜欢阅读它,如果家长和老师们希望孩子阅读它,我的努力就是成功的。如果孩子们读过之后对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有更多的认识,还有兴趣做更多的探寻,我就要为自己的努力而自豪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3: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