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优秀散文大都是审美和思辨并重的。作为文学样式,散文可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性情;作为载道工具,散文又可以对哲学、政治、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剖析。可以说,中国传统散文既是审美的,又是思辨的。现代散文逐渐向西方靠拢,只侧重于抒情和记事,而放弃了思辨功能,是很可惜的。近年来更走向极端,许多散文只将生活中的琐屑之事敷衍成篇,既无美感,又无思想,失去了筋骨。其实,纪实、抒情和思辨的统一,才是散文内在的凝聚力。
曹为散文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传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履印温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为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优秀散文大都是审美和思辨并重的。作为文学样式,散文可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性情;作为载道工具,散文又可以对哲学、政治、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剖析。可以说,中国传统散文既是审美的,又是思辨的。现代散文逐渐向西方靠拢,只侧重于抒情和记事,而放弃了思辨功能,是很可惜的。近年来更走向极端,许多散文只将生活中的琐屑之事敷衍成篇,既无美感,又无思想,失去了筋骨。其实,纪实、抒情和思辨的统一,才是散文内在的凝聚力。 曹为散文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传统。 内容推荐 春秋在吴,战国于楚;秦属九江、泗水,汉归扬州、豫州;明隶南京,清置安徽。北接中原,南连浙广,西靠大别山,东跨长三角。北上之锁钥,南下之咽喉;顺流赴东海之必径,溯江入川陕之当途。既为兵家盘桓之枢纽,亦肩商家百年之英名。 登黄山之云松、九华之佛境兮,沐心忧澄净,领生命之超卓。 临扬子之壮阔、淮水之浩淼兮,浴思接千载,会历史之精妙。 前有老庄“无为而治”深邃哲理之伏笔,后有陈胡“科学民主”治国方略之呼应。 目录 审美与思辨——读曹为散文 皖賦(代自序) 自然选择篇 走进自然 感受西湖 西部组诗九则 周庄归来话旅游 海南历险记 我美丽的故乡 故园六则 浮世三绘 花渡河咏叹调 仙湾湖,与春天牵牵手 回忆年初那场雪 融于自然心自净 攫食大战 淮北散记 向淮河儿女致敬 淮北瑞雪兆丰年 诗意城市 富春江游记 文学叙述篇 平平仄仄读书声——读书就是读人生、读历史、读哲学、读自然 1995年文学期刊面面观 文坛盛会再寻根 省文联文化人 凤凰城飞出两个美丽姑娘 曹禺与《王昭君》 探春的“骑虎”精神 宋江为何挨骂 人物结局 三个女子的经典出场 张艺谋:中国当代顶尖级“色彩”大师 来自曾母暗沙的小说叙述 文学审美三境界 酒神与艺术 恋人絮语 宗璞笔下的人物形象 诗魂朦胧话海子 “秋雨时分”话秋雨 佳思奇构话李杜 《百年孤独》叙述要点思索 《鲁滨孙漂流记》与《莫普拉》新解 艺海津梁 思想者不老 感官文化与沉雄之气 名著內质谈 都市中的家庭文化 乡土文化又来抢滩 一种文学现象 铅字文化的生命力 高加林,你昂起头来 美,就是生活 《寒夜》唯有蓝光 身边弹奏保密弦 战国诸子十家 古代昼夜记时法 为米南宫正名——与王剑先生商榷 常见声同形异字细读 摆不脱的死亡眷念 历史教科书上最辉煌的一笔 母教恰似三江源 舌耕笔耘 泽被后人 文本教学的两点思考 阳刚红楼 中国现当代文学分期之心理成因 乡土问询篇 双手托起一个世界 烤乳猪与舔饭碗 跟着外公学雷锋 沉浮之间 办了个“学习班” 亲眼目睹“破四旧” 失乐园,复乐园 大队文工团 书的故事 你所感悟的家庭教育 童心 大丈夫的小伎俩 “寡人”之论 翁婿情深 泰山.泰水 再创业的艰辛旅程 贫贱夫妻 白蝴蝶 爱意阑珊 带着微笑拖地板 漂在“年”外 三遇偷儿 心病 热血长江有传奇 姨家小五子 一位公安干警平凡而传奇的一生 虎年忆祖 生命激扬篇 一江春水向东流 同学 惋惜与哀思 师魂颂 师魂的內核 教育也是热门话题——与外国学者的对话 短暂与永恒——为学院55岁生日作 外教马闻道先生传奇 跨世纪的两位美国女学者 涉外小故事 新区,很美 学院班车 报春的绿树 来自秋天的希望——为《潺溪》文学社作 假说“记忆移植” 世纪留言 路口 群芳谱 三女雅趣 五朵金花登陆文学院 小秦 华的追求 夜来一缕幽香 爱情是什么“东东” 第三者插足的故事 无限春晖 吃鸭肫 市民人物谱 与留守儿童做朋友 雪地英雄 城市英雄 西子湖畔的安徽籍民工 建设者 女人的美源于生动 下岗女工迈出第一步 “行为艺术” 滴血帷幔 斯花独忧愁 一唱三叹话人生 深水炸弹 来自基层的感动 江畔明珠记 音乐助您飞翔 附录:古今体诗词选编 试读章节 列车抵宝鸡之后,运行方向将从原来的自东往西改为由北而南。翻越秦岭山脉,已是暮云笼罩、山色朦胧之际。这时,瑞雪飘扬,寒风呼啸,群山皆为皑皑白雪覆盖,层峦叠嶂尽收眼底。虽然由于天气不好,难觅人踪,可是由人足踏出的羊肠小道迂回曲折穿行于山峦之间,仍不难感受到人类无处不在的活动痕迹。 秦岭小站,立于山巅平地。列车作短暂停留。近旁的妇女、老人冒着风雪,踮起脚尖在列车车窗前做生意。他们的主要商品是开水。五毛钱一杯。两块五毛钱一瓶。火车一停,他们就叫卖不止。对于陡然置于秦岭南北对流寒气之中的旅人来说,他们叫卖的开水实在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开水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热量。唯一让旅客捏着一把冷汗的是,他们从短暂停留的火车肚底下钻过来钻过去,真的有些让人胆战心惊。有一个八九岁大的模样很逗人喜爱的女孩,一边不时地把手中握着的一个冰冷的啤酒瓶举过头顶,一边嘴里叫着“阿姨”、“叔叔”。开始以为女孩在兜售啤酒,仔细一听,却原来是在向旅客讨要空啤酒瓶。默忖片刻,不难理解,处于贫困山区的人民暂时还没有也不可能有啤酒之类的商品出售。问她,小姑娘,你读书吗?“谢谢叔叔,我读一年级,现在是放学时间,我得挣钱交学费。”小姑娘出奇的礼貌显然是接受教育的结果。 火车在秦岭山脉深处的隧道中蜿蜒爬行,仿佛长龙一般。此刻,暮云合璧,夜色渐浓,山间一片漆黑。旅客慢慢沉入睡乡。软卧车厢内,一对跑服装生意的宁波夫妇,男的粗犷剽悍,女的匀称窈窕。一男一女,高扬着一细一粗一长一短的呼噜,伴以床肚底下小鼠叽叽喳喳的亲密细语,伴人成眠。 海拔两千米以上的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岭,也是地理上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主要分界线。国庆期间,一只大熊猫首次光临合肥,给庐城人民带来几多喜悦。秦岭的南坡,就是大熊猫活动频繁的主要区域之一。穿越秦岭,进入川境,我们将进一步感受西部开发人气渐旺、商机无限的巨大潜力。 之二:蜀犬吠日的传说 抵锦城,下榻省林业厅招待所。略作休息,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胡铁卿处长,便来邀我们出去尝尝川味小吃。鱼腥草、烤素鸭、海白菜、肺片、赖汤圆、担担面等吃食,都是我们很少接触到的。感觉很是新奇。 成都西郊距城21公里处,有一占地面积220亩的四川珍稀野生动物繁衍救护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归胡铁卿处长亲自管辖。吃过中饭之后,我们便去研究中心考察,就算是对四川野生生物的初步接触吧。研究中心里,翠竹蓊郁,兰花蓓蕾初绽,沁人心脾。里面的珍稀动物数目不是太多,但主要品种却基本上都有了。 考察过程中,细雨霏霏,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早就听说,成都是雾城、湿城,常年难见日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成都,偶见放晴,便是稀罕事。更何况,通常情况下,又总是晴日不见日。所以就有了“蜀犬吠日”的成语。这自然是蜀犬因常年难见太阳,猛然见了,既觉稀奇,又不知为何物,于是就向天狂吠不止。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亦作是解:“屈子赋日: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人多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民间的说法是,狗都吠不出太阳来。P8-9 序言 审美与思辨——读曹为散文 读曹为的散文,总是感到十分亲切。这可能缘于我们有着相同的职场生涯:做过教师,也做过编辑。也可能缘于我们有着相似的生活轨迹:艰辛的童年与少年,艰苦的求学与自学,同一年考入大学,又先后从外地调入省城,并逐渐开辟出一小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必然会孕育出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和人生态度。不同的是,曹为用生花妙笔记录下来,而我却白白浪费了。如果说,灵感的浪费是诗人的悲哀,那么,人生经历的浪费就是散文家的悲哀。 人生是一条长河,喜怒哀乐是河中波涛。作家用生命去感受人生,因而他的心灵是不会有片刻安宁的。大波大澜、一泻千里能激起心中澎湃的豪情,适合诗人去抒发;九曲连环、一波三折能使人荡气回肠,适合小说家去描绘;而涓涓细流、片段水景,乃至河滩上那几片坚硬的鹅卵石,最适合散文家去书写。 这些年来,作者身居闹市,置身象牙塔中,心灵深处却一直珍藏着那几片历经岁月磨砺的鹅卵石。现在,这些小小的鹅卵石被雕琢成艺术精品,呈现于读者面前,让你读后不禁惊呼:这是些什么样的珍宝呀,如此美丽!是的,我在《故园六记》《花渡河咏叹调》里发现了家乡小河的秀美,我在《走进自然》《西部组诗九则》里发现了祖国西部的壮美,我在《城市英雄》《下岗女子迈出第一步》里发现了人性的崇高美,我在《贫贱夫妻》《大丈夫的小伎俩》里发现了家庭的温馨美。在一组追忆父母亲人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浓烈的亲情和不尽的哀思;在另一组记叙同学同事老师朋友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 涉及人生的许多重要情感经历,在作者笔下几乎都有表现,而且表现得那么优美,即使在如歌如诉般描写父亲病重直至死亡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个不朽灵魂的人性之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曹为的散文堪称美文。 然而,“美文”这个概念还不能囊括他的散文的全部特色。他的散文中,或浓或淡地渗透一股思辨色彩,这在第二辑“文学叙述篇”中表现得更为集中。作者在解读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和一些文学现象时,思辨能力令人叹服,书卷之气跃然纸上。他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 中国古典优秀散文大都是审美和思辨并重的。作为文学样式,散文可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性情;作为载道工具,散文又可以对哲学、政治、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剖析。可以说,中国传统散文既是审美的,又是思辨的。现代散文逐渐向西方靠拢,只侧重于抒情和记事,而放弃了思辨功能,是很可惜的。近年来更走向极端,许多散文只将生活中的琐屑之事敷衍成篇,既无美感,又无思想,失去了筋骨。其实,纪实、抒情和思辨的统一,才是散文内在的凝聚力。 曹为散文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传统,这样的散文我很爱读。 薛贤荣 2010年8月2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