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行动与思考》一书将学校课程置于“知识经济”“立德树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大背景之下来考量,极具现实意义。全书共六章,前五章分别阐述了中小学学校课程的缘起与发展,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基本实践依据及价值、基本目标及原则、基本观念和内容,线索清晰,自成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逻辑理路。第六章还介绍了多个典型案例,都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校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很有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范俊明,1966年10月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委会委员,湖北省荆楚名师,宜昌市优秀市管专家,宜昌市“范俊明(课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荣获湖北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优秀学科教研员”、宜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宜昌市“优秀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优秀实验教研员”等荣誉称号。新课改以米,始终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要研究方向,担任宜昌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组长、宜昌市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地方课程教材《长在宜昌》和读本《生态小公民》主编,连续十五年围绕“中小学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研究”等三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指导、服务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宜昌市教育工作创新一等奖,数十篇论文在《基础教育课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 目录 第一章 中小学学校课程的缘起与发展 一、什么是课程 二、中小学学校课程的含义 三、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发展历史 第二章 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类型 一、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二、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 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依据及价值 一、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实践依据 三、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走向何方 一、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向 第五章 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观念和内容 一、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观念 二、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典型案例 一、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方案示例 二、中小学“生长教育”课程示例 三、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示例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例 五、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示例 六、中小学生涯规划课程示例 七、中小学STEAM教育课程示例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