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创作过程工作历时4年,著者查阅大量西方权威音乐剧专著,观摩不同时期音乐剧舞台演出视频、电影和现场演出,结合150多部经典百老汇叙事音乐剧、150余个精彩歌舞段落和上百位音乐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案例经验。在上册,主要使用百老汇黄金时期音乐剧案例,以传统经典作品、歌舞段落和表演经验建立中国音乐剧表演理论体系。在下册,集中使用当代音乐剧案例,以更现代的作品、歌舞场面和表演经验,指导演员如何适应当代音乐剧表演需要。此外,也适当融入中国古典歌舞剧、民族歌舞剧案例,赋予音乐剧表演更深厚的中国演艺文化内涵,让学员不仅能表演百老汇风格音乐剧,更能胜任以叙事音乐剧为基础,同时融人中国文化精华的原创华语音乐剧。
序 乐道即人道
上篇 表演基础
第一章 演变和发展
第一节 非整合阶段的表演
第二节 半整合阶段的表演
第三节 整合阶段的表演
第四节 案例研究:齐格菲尔德歌舞欢郎
第二章 表演基本
第一节 表演内涵
第二节 表演特征
第三节 技能基础
第四节 职业素养
第五节 文化修养
第三章 戏剧表演
第一节 概述和步骤
第二节 风格和类别
第三节 基础训练
第四节 舞台行动
第四章 声乐表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风格
第三节 抒情
第四节 叙事
第五节 演唱的戏剧性呈现
第五章 舞蹈表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方法和风格
第三节 抒情
第四节 叙事
第五节 舞蹈的戏剧性呈现
第六章 表演整合
第一节 整合的目的
第二节 整合的层次
第三节 整合的原则
第四节 整合的方法
第五节 整合的效果
下篇 表演实践
第七章 演员面试
第一节 面试概述
第二节 面试准备和心理调节
第三节 面试现场表现
第四节 学员日记:2005年文硕夏令营演员面试案例
第八章 剧本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规定情境分析
第三节 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
第四节 最高任务与贯串动作
第五节 剧本中的歌舞线索
第九章 角色分析
第一节 角色基本特征
第二节 角色的内部性格特征
第三节 人物关系及其地位与作用
第十章 角色构思
第一节 生活体验
第二节 寻找思想情感线与行动线
第三节 表演掌控
第十一章 音乐剧表演的声乐准备
第一节 曲谱分析
第二节 唱腔审美
第三节 唱词处理
第四节 动作设计
第十二章 舞蹈准备
第一节 百老汇音乐剧标志性舞步
第二节 舞步基础分析
第三节 戏剧性表达与形体审美
第十三章 角色体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剧与乐的整合
第三节 剧与舞的整合
第四节 歌舞场面的整合表演
第五节 全方位整合:完美地塑造人物角色
后记 中国特色:音乐剧表演的本土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