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集众多专家意见、成功母亲的经验与失败母亲的教训于一体,以提出案例、分析案例、提供解决方案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好妈妈在孩子的情感、沟通、人格、自立、学习、成长等方面,如何建立亲子关系,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与优秀品质,如何解决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如何让孩子具备自立能力,如何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的烦恼……为妈妈们提供了一整套有效的教子方案。本书由施芹主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精) |
分类 | |
作者 | 施芹 |
出版社 | 外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集众多专家意见、成功母亲的经验与失败母亲的教训于一体,以提出案例、分析案例、提供解决方案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好妈妈在孩子的情感、沟通、人格、自立、学习、成长等方面,如何建立亲子关系,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与优秀品质,如何解决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如何让孩子具备自立能力,如何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的烦恼……为妈妈们提供了一整套有效的教子方案。本书由施芹主编。 内容推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集众多专家意见、成功母亲经验与失败母亲教训于一体,以提出案例、分析案例、提供解决方案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好妈妈在孩子的情感、沟通、人格、自立、学习、成长等方面,如何建立亲子关系,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与优秀品质,如何解决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如何让孩子具备自立能力,如何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的烦恼……为妈妈们提供了一整套有效的教子方案。 拥有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你也能成为一名教子成功的好妈妈!本书由施芹主编。 目录 情感篇:好妈妈懂得如何爱孩子 第一章 用爱浇灌,妈妈的爱决定孩子的一生 1.爱是做好妈妈的首要条件 2.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陪伴 3.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4.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5.爱他,就要说出来 6.规划一个亲子专门时间 7.亲子时间不能成为说教时间 8.积极参与孩子所热衷的活动 9.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关注 10.妈妈要读懂孩子的心 11.不要把无微不至的关爱变成“唠叨” 12.别以爱的名义约束孩子 13.爱孩子也要把握好分寸 14.不能用物质来代替感情 15.别让爱成为孩子的压力 16.对待孩子的态度要避免情绪化 17.不要总强调自己的付出 第二章 学会尊重,好妈妈要和孩子做朋友 1.体会孩子的自尊心 2.没有尊重就没有爱 3.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4.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5.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信任 6.妈妈要和孩子做朋友 7.适当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8.学会向孩子道歉 9.凡事多和孩子商量 10.不要总将孩子与别人比较 11.尊重孩子的隐私与秘密 12.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13.学会维护孩子的面子 14.避免对孩子讽刺挖苦 15.不要用权威来压制争辩 第三章 学会夸奖,赏识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1.拿出爱心,赏识孩子 2.每天夸孩子一句 3.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4.赏识并不是简单的赞扬 5.夸奖一定要夸对地方 6.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7.避免夸奖中的溢美之词 8.夸奖一定要发自内心 9.懂得在别人面前夸奖孩子 10.过分“谦虚”会伤害孩子 沟通篇:好妈妈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 第一章 用心倾听:让孩子说出心里话 1.别让孩子成为“沉默者” 2.倾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 3.倾听是妈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4.妈妈要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 5.和孩子交流时要少说多听 6.妈妈要表达出倾听的兴趣 7.坚持让孩子把话说完 8.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9.倾听的同时,还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10.倾听时要注意观察孩子 第二章 说的艺术:妈妈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1.真诚地和孩子交流 2.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3.营造顺畅交流的氛围 4.把与孩子的交流变成游戏 5.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说话 6.交流时用微笑代替严肃 7.用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流 8.针对孩子的个性选择交流方式 9.用讲故事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10.与孩子交流的内容要具体 第三章 批评的技巧: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1.允许孩子犯错误 2.冷静批评,收起自己的愤怒 3.避免重复老套的说教 4.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5.批评孩子,要顾及孩子的尊严 6.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 7.批评前,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8.避免走进批评孩子的误区 9.孩子犯错,要理智地进行回应 10.学会把对抗变为对话 11.盲目批评不如诚恳建议 12.惩罚孩子,要三思而后行 13.先订好规矩,然后再惩罚 14.聪明的妈妈应该责罚有度 15.掌握好批评的时机 人格篇:好妈妈更关心孩子的心理与品质 第一章 培养心态,让你的孩子更阳光 1.让孩子成为“乐天派” 2.鼓励孩子的勇气 3.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4.培养孩子宽容的心态 5.让内向的孩子敢于表现自己 6.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 7.让你的孩子相信自己 8.帮孩子摆脱急躁心态 9.别让虚荣迷失了孩子纯真的本性 10.帮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 第二章 塑造品质,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1.德育是育人之本 2.勿以恶小而为之 3.让孩子学会尊重 4.诚实是孩子最优秀的品质 5.让孩子学会言而有信 6.培养孩子的正义感 7.让孩子具有爱心 8.培养孩子谦虚的品质 9.培养孩子的孝心 10.让孩子学会感恩 11.建立孩子的责任感 12.让孩子学会里外如一 第三章 调适心理,妥善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1.帮助孩子战胜嫉妒心 2.消除孩子的自卑心 3.孩子为什么会恐惧 4.带孩子走出脆弱的泥沼 5.让孩子不再多疑 6.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 7.如何让孩子告别孤僻 8.让孩子告别“选择性缄默” 9.帮狂躁的孩子安静下来 10.为抑郁的孩子找回欢乐 11.让孩子释放心中的紧张 12.调节孩子的恋父情结 13.疏导孩子的恋母情结 第四章 矫正行为,克服孩子的小毛病 1.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2.怎样对待吮手指的孩子 3.如何教育过于粗心的孩子 4.如何对待不讲卫生的孩子 5.如何教育赖床的孩子 6.怎么帮助多动的孩子 7.怎样教育喜欢破坏的孩子 8.怎样教育爱好奇装异服的孩子 9.如何对待不好好吃饭的孩子 10.怎样教育顶嘴的孩子 11.怎样教育过于好强的孩子 12.怎样教育行为莽撞的孩子 13.如何对待沉迷于电视的孩子 14.怎样对待挑食的孩子 15.怎样教育盲从的孩子 16.孩子“人来疯”怎么办 17.如何教育任性的孩子 18.如何教育自私的孩子 19.如何教育爱说脏话的孩子 20.如何教育爱吹牛的孩子 自立篇:好妈妈懂得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第一章 交际能力:教孩子怎样与人相处 1.帮助孩子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 2.塑造孩子彬彬有礼的气质 3.为孩子创造交际的环境 4.教孩子学会与人交谈 5.教孩子学会与父母沟通 6.培养孩子待人接物的能力 7.培养孩子与同学沟通的能力 8.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9.让孩子学会和老师相处 10.教孩子学会与异性交往 11.教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 12.怎样对待孩子之间的争执 13.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课外活动 14.帮孩子找到真正的益友 15.孩子被朋友误会了怎么办 16.孩子被朋友排斥怎么办 17.孩子被伙伴欺负怎么办 18.孩子滥交朋友怎么办 第二章 动手能力:让孩子拥有一双勤劳的手 1.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2.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事 3.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4.教孩子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5.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 6.让厨房成为游乐场 7.重视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 抗挫折能力: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 1.重视挫折教育 2.精心为孩子设计挫折 3.带孩子走出“失败综合症”的阴影 4.教会孩子在挫折面前调整情绪 5.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 6.让孩子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 第四章 理财能力:教孩子学会驾驭金钱 1.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2.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 3.教孩子如何理财 4.指导孩子抵制高消费 5.教孩子学会理智地花钱 6.孩子盲目购买名牌怎么办 7.孩子摆阔怎么办 8.孩子乱要东西怎么办 第五章 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远离危险与伤害 1.怎样教孩子应对火灾 2.怎样教孩子应对地震 3.怎样教孩子学会应急救护 4.怎样教孩子注意交通安全 5.怎样教孩子应对运动伤害 6.怎样教孩子防范艾滋病 7.怎样教孩子应对骗子 8.怎样教孩子防范偷窃 9.怎样教孩子应对抢劫 学习篇:好妈妈应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第一章 全面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1.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2.怎样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3.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4.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5.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6.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7.让孩子有自己的艺术天地 8.让孩子欣赏大自然之美 9.让孩子欣赏文学之美 10.让孩子欣赏生活之美 11.让孩子欣赏音乐之美 第二章 珍陪时间:帮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1.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2.教孩子懂得合理分配精力 3.使孩子掌握黄金时间 4.帮孩子进行严格的时间管理 5.帮孩子合理安排假期的时间 第三章 培养习惯:帮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1.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5.培养孩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6.培养孩子记日记的好习惯 7.培养孩子自己考前放松的好习惯 8.培养孩子适时复习的好习惯 9.培养孩子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10.培养孩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11.培养孩子善问敢问的好习惯 12.培养孩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第四章 解决难题:帮孩子突破学习的瓶颈 1.如何教育厌学的孩子 2.如何教育记忆力差的孩子 3.如何教育对学习没有信心的孩子 4.如何教育偏科的孩子 5.如何教育考试考“砸”了的孩子 6.如何帮助孩子考试不再怯场 7.如何对待中考或高考失败的孩子 8.如何教育不肯做功课的孩子 9.如何教育学习粗心的孩子 10.如何教育逃学的孩子 11.如何教育考试作弊的孩子 12.如何教育班里名次落后的孩子 13.如何教育怕写作文的孩子 14.如何教育学习磨蹭的孩子 15.如何教育没有学习目标的孩子 16.如何应对孩子学习疲劳 17.怎样给孩子请家教 成长篇:好妈妈要帮孩子面对成长的烦恼 第一章 巧妙疏导:让孩子理智面对网络 1.网络时代如何做父母 2.理智面对网络聊天 3.帮助孩子从游戏痴迷中自拔 4.预防网络色情 第二章 正确引导:重视孩子的性教育 1.慎重对待孩子异性交往 2.如何看待孩子的性早熟 3.怎样进行性成熟前的道德教育 4.怎样对待手淫的孩子 5.女儿初潮怎么办 6.儿子为什么突然自己洗内裤 7.怎样看待少女怀孕 8.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恋” 9.怎样教孩子防范性诱骗 第三章 理解宽容:善待孩子的青春期 1.理解孩子的“偶像”情结 2.使孩子不受烟酒的侵扰 3.让孩子冷静面对校园暴力 4.让孩子远离毒品 5.让孩子拒绝赌博 6.怎样对待离家出走的孩子 7.正确面对孩子的叛逆 试读章节 情景再现 韩女士的儿子是个黏人的小鬼,小时候就喜欢攀爬在韩女士身上,上学了还是常常靠在韩女士身边撒娇。韩女士很享受这种和儿子亲密无间的感觉,直到一天到家里玩的朋友惊讶地笑起来:“哎,这么大个人了还黏在妈妈身上,男子汉大丈夫,羞不羞?” 韩女士一想也是,儿子都10岁了还那么黏人,也许的确是自己娇惯太过,这么下去说不定会养出个“娘娘腔”出来。 于是每次儿子想要抱抱韩女士的时候,韩女士都会闪开,告诫他说:“男子汉大丈夫,站直了,别总靠在别人身上。” 直到那天送儿子去为期一个月的军训,看着儿子小小的个子背着大大的背包渐渐走远,韩女士突然心头一酸,忍不住跑上前去抱住儿子,狠狠地把他搂在胸前好一阵才松开。 “妈妈,你是大人,这么做好羞哦。”儿子刚说完又放低了声音,“妈妈我好舍不得你。” 韩女士开始回忆儿子想要抱自己的时候: 考试成绩不好,哭的时候; 拿了第一名,开心的时候; 收到礼物,表达谢意的时候; 舍不得离开,撒娇的时候; 韩女士发现,拥抱这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可以容纳如此丰富的感情,在特定的场合似乎难以找到可以完全替代它的方式。真情流露并不是一句“娘娘腔”、“黏人”可以概括的,自己为什么非要制止孩子这种爱意的表达呢? 她想,儿子军训回来的时候,她还要拥抱他。 情景分本斤 现在有些妈妈很少拥抱孩子,其实,这个举动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足以包含所有爱的内容。 拥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体现了妈妈对孩子深沉的爱,同时,也能化解与孩子间的很多误会与矛盾。它不仅是妈妈对孩子爱的表达,同样也是孩子对妈妈爱的表达。 在人类的各种动作中,拥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行为。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德·弗斯博士研究发现,经常拥抱的人比起同龄人会更加年轻有活力,经常彼此拥抱的家庭关系更为亲密,而经常和父母拥抱的孩子心理素质更好,生活态度更为积极,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对父母来说,拥抱则是通过肢体传达感情给孩子最直接的方式,一个简单的动作能在众多不同环境下给予孩子安慰和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向以含蓄为美,父母子女之间的拥抱没有得到足够的提倡反而会受到一些阻碍。但是,像上文中的韩女士一样,在了解到拥抱的作用后,你还愿意放弃拥抱你的孩子吗? 有些父母需要学习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意。一位妈妈描述她小时候和爸爸妈妈都保持一段距离,爸爸妈妈爱她,却从未表示过对她的爱意。现在她当了妈妈,仍沿用以前的方法。她很爱她两岁的女儿,却无法很开放地表达爱意。 这位妈妈感性地说出了心里的话,于是决定打破惯例,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她比以前更常抱女儿,靠在女儿身边讲故事给她听,或抱她荡秋千。她发现,每天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表达爱意,而女儿从没拒绝过。经过几个星期的练习,她兴奋地对公司的同事们说:“你们知道吗?刚开始我是为了女儿才这么做,现在我觉得这对我也很重要。” 家人之间关怀的表达可以营造出一种每个人都很重要的气氛,而使孩子深深感受到安全感。然后,你需要以拥抱和亲吻来贯穿这些气氛,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个可爱而独特的个体。孩子最爱我们轻轻抚拍他们,不管膝盖擦破皮,或心理受了伤,在爸爸妈妈怀抱中的孩子,很容易舒服地安静下来。一个拥抱或温柔的轻拍,有时候可以帮助孩子抚平伤痕。 (1)孩子起床时,拥抱会使他迅速调整好心理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2)孩子人睡时,拥抱会在潜意识中给他安全感,使他尽快入睡。 (3)孩子成功时,拥抱可以让他感受到你心中的喜悦和骄傲。 (4)孩子受挫时,拥抱表示对他的接纳,减轻他的负疚和害怕被责怪的恐惧。 (5)孩子哭泣时,拥抱会使他的压力迅速传达出去,情绪逐渐镇定下来。 (6)孩子情绪低落时,一个拥抱传达你对他无尽的支持。 5.爱他,就要说出来 情景再现 李楠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为人都比较严肃,不太习惯热情地表达情绪,连关怀子女都显得含蓄。在这样的家庭中,李楠自然也养成了一样的性格,在表达感情的时候有点过分羞涩,那个“爱”字在嘴里有千斤重,压住了舌头,怎么也说不出来。 丈夫知道李楠的性格,倒也不强求李楠说什么甜言蜜语,于是李楠也不觉得自己这么内向有什么不好。 那天儿子回家后一直阴着脸,突然问:“妈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 李楠吓了一跳:“当然是,你怎么问这个?” 原来今天上课的时候说起母爱,大家都炫耀着妈妈对自己的宠爱,这个说我是妈妈的心肝,那个说我是妈妈的宝贝,反正别人家似乎都是“爱”呀“疼”呀不离嘴,为什么自己从没听到妈妈这样对自己呢? 儿子越想越觉得不对,加上受电影、电视的影响,竟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我难道不是妈妈亲生的? 李楠宽慰了孩子一番,总算打消了儿子的顾虑,可是面对儿子渴望自己说些“肉麻话”的眼睛,李楠还是感到万分为难。难为情了半天,李楠细声细气地说了句““你是妈妈的儿子,妈妈很喜欢你,关心你”的话后,红着脸假装镇定地走开了。 李楠也觉得自已应该更热情点,可是要她字正腔圆地说什么“爱”呀“心疼”啊,喊“宝贝心肝”啊,就是觉得别扭,甚至写在纸上都觉得难以下笔。 这天李楠看书,里面记载着作家三毛的爸爸用英文给她写信,信纸上写着“我爱你”、“爱你的父亲”之类的字眼就很流畅,用中文则不会用这么浓烈的字眼,心中一动。 想不到果然如此,李楠发现将那些自己用中文怎么都觉得别扭的语句换了英文之后,果然顺溜了许多,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写上了“dear son”、“I love you”。 发现了这个秘密,李楠每天都给儿子写上一张小卡片,让他感受自己的爱意。慢慢地,她习惯了表述自己的感情,开始试着用中文写“我亲爱的儿子”之类的语言。李楠相信不久的将来,自己应该可以毫无障碍地对儿子说:“儿子,妈妈真的好爱你。” 情景分木斤 比起西方的家庭关系,我们习惯于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更喜欢默默地做而不是大声地说。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样的表达方式自然问题不大,彼此能够根据对方种种作为来判断对方的心意,但是对于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相对较低的孩子来说,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可能会造成如上文李楠儿子那样的误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的。P7-9 序言 有一个女孩子,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找工作多次都不顺利。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 起初,她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家里。母亲为她擦眼泪,安慰她说:“满肚子的东西,有的人倒得出来,有的人倒不出来,也许有更合适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外出打工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手脚太慢。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_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失败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安慰她,鼓励她,从来没有说过灰心和抱怨的话。 30多岁的时候,女儿凭着语言的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一位辅导员。后来,她开办了一家自己的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又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向已经年迈的母亲问道:“妈,那些年我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为何对我那么有信心呢?”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不论怎样我都爱你!你犯错也好,你失败也好,妈妈都会是你永远温暖的港湾。再说了,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许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会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了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不变的信念和爱,就是最坚韧的一粒种子。 虽然这只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平常、很普通的例子,但是,从这个小小的例子中也能看到母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母亲由于母爱的天性,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所以在家庭中一般来说孩子主要都是由母亲来教育抚养,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更亲近。不论是为孩子营造环境,还是对其言传身教,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都意义重大,可谓任重而道远。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还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也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由此可见,母亲的意义之伟大,母亲教育之伟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母亲的素质决定着人类和民族的未来。因为几乎所有的人所受到的早期教育都来自母亲,从某种意义上讲,母亲教育是“根”的教育,是“源”的教育;其他的教育则是“苗”的教育,是“流”的教育。 人类的历史和当代教育科学也都证实,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是其他任何人(包括父亲在内)都难以替代的,尤其是早期教育。因为母亲与子女的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特殊关系。母亲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知觉对象、第一个模仿原型、第一个情感传递者、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行对孩子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 现代教育也发现,一个人在孩童时期能否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将直接决定他长大后能否成就自己,几乎所有的教育家对这一点都深表认同。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小孩在上学之前的这段时间,几乎都是跟妈妈形影不离地生活在一起的。这个阶段正好是孩子智商、情商、性格和心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刻。因此有教育专家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呢?我们认为,孩子的妈妈不仅是简单地扮演一个呵护孩子的“保护者”的角色,同时还要扮演一个教孩子认识世界、激发孩子身体和脑力健全发展、帮孩子健康成长的“老师”的角色。作为孩子的母亲,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这个除去“母亲”之外的特殊的“老师”的角色,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孩子将是幸运的;在你的引导和教育之下,孩子一定能获得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妈妈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很多妈妈对于孩子早期的启蒙教育已经非常注意,意识到自己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任”,意识到自己作为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直接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发展。然而遗憾的是,这其中又有很多妈妈不知道如何去扮演自己孩子人生中第一任老师这个“角色”,不知道如何去影响孩子,不知道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启蒙教育。确实,正如她们所言,孩子还小,心智、心理、理解能力、语言表达……都还只是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和他们沟通起来都非常困难,谈何培养呢?这样的烦恼确实难倒了不少新妈妈。 我想你需要的,就是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本书集众多专家意见、成功母亲的经验与失败母亲的教训于一体,以提出案例、分析案例、提供解决方案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好妈妈在孩子的情感、沟通、人格、自立、学习、成长等方面,如何建立亲子关系,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与优秀品质,如何解决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如何让孩子具备自立能力,如何帮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的烦恼……为妈妈们提供了一整套有效的教子方案。 拥有这本书,你也能成为一名教子成功的好妈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