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描述“无可取代的,心底伤口逐渐治愈的时期”的故事,将对于微小事物的关怀以及哲学的广度化为一体,正是独特的“芭娜娜的世界”。
吉本芭娜娜编著的《尽头的回忆》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沉睡的宝藏,就算时光流逝也无法忘怀,鲜明地描写了那些无可替代的“瞬间”,那些让生命充满意义的记忆,被誉为杰出的短篇小说。
《尽头的回忆》是吉本芭娜娜2003年7月出版的畅销作品,收录了《幽灵之家》等五篇爱情小说,诉说着带有女性质感的时光故事。这本短篇小说集是吉本在不断自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把自己最拙于面对、觉得最痛苦的事情写下来呢?”的情况下写就的作品。《尽头的回忆》的每一篇都是令人感伤的爱情故事。吉本说,也许是因为待产,才会急于将过去所有的伤心往事做一个清算总结吧。虽然书中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个是吉本的亲身经历,但她却觉得这是她自开始创作以来最像私小说的小说,也是对她而言非常重要的作品。
幽灵之家
“妈妈——!”
一点儿也不温暖
小朋的幸福
尽头的回忆
后记
隐含作者与深层意蕴——吉本芭娜娜《尽头的回忆》解析
“那,我去你家做?”
我说着,淡淡地约定了日子。
我们坐在一棵大榉树下的长椅上,这是我们大学校园里唯一活着的榉树。
我没什么朋友,仅有的少数几个朋友都在拼命打工,很少来学校。这在我们这所私立的笨蛋大学是常见的情况。因此,同样总是独来独往的岩仓和我就自然而然地亲密起来。
我是在附近一个类似酒吧的地方暂时替朋友打工时认识他的。那时他也在那儿打工,当调酒师。
后来,每次在校园里碰见,我们就一起吃吃饭、聊聊天什么的。
他是镇上非常有名的一家卷筒蛋糕店的独子,据说他因为不愿继承家业正拼命节衣缩食地存钱,而他的生活实际上也确实给人这种拮据的感觉。他看起来似乎有些走投无路——如果不在大学时代好好攒钱,自己决定未来的方向,那么无论他是否情愿,等待他的就是烤一辈子卷筒蛋糕的人生。即使已经确定了未来方向的人,也有一种特别的苦恼,他的打工生活就渗透着这种苦恼。
我说:“不是挺好的吗?卷筒蛋糕,再好不过了呀。”
我对卷筒蛋糕喜爱之极。
“也不是特别反感,不过我妈,实在是太能干了呀。性格开朗,善于待人接物,做事又勤快。”
岩仓说道。在附近的镇上,岩仓母亲的爽朗和周到确实是出了名的。经常有人说,是因为被她待客的亲切热情所打动才最终在店里买了东西。
“我……我觉得她真的是个脾气很好的人。”
“知道啊。”
光是跟他一起在街上走走就能够充分了解他的善良体贴和良好教养。比如,走过公园时,树木被风吹得沙沙摇曳,光影也在晃动。这时,他就会眯起眼睛,一副“多美啊”的神情。要是有小孩子摔倒,他脸上就流露出“哎呀,摔倒了”的表情,当妈妈把孩子抱起来时,他就转为“这下好啦”的样子。这种纯真的感觉,绝对是从父母那里继承了某种宝贵品质的人才拥有的特征。
“所以啊,要是在那样的家里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度过一生,就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好脾气的人了。”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