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语新诠(1海外喷饭录)
分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作者 (美)乔志高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里,乔志高累积在美国“听”美语的经验,将地道有趣的习语、谚语、俚语,以中国人的观点加以诠释。美语中涌现的新词语、新用法,它们的来龙去脉、“言外之意”,凡微妙费解处,都用亦庄亦谐的文字、风趣耐读的故事,或追本溯源,娓娓道来;或三言两语,点拨到位。《美语新诠(1海外喷饭录)》收录整理了乔志高专栏旧作的精华篇目与晚年部分札记,更添加若干补注、图注和附录,补充因时间而改变的含义和用法,勾勒时代人物、叙事背景和历史渊源等。

内容推荐

乔志高累积在美国数十年“听”美语的经验,将地道有趣的习语、俚语、谚语,以中国化的观点和智慧加以诠释。美语中涌现的新词语、新用法,它们的来龙去脉、言外之意,凡微妙费解处,都用亦庄亦谐的文字、风趣耐读的故事,或追本溯源,娓娓道来;或三言两语,点拨到位。

为什么说不懂“双关语 ”(pun,“喷”),体会美式幽默永远只是隔靴搔痒?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究竟是外国移民谋杀英文,还是移民后裔谋杀他们祖国的文字?为什么说话斩钉截铁说一是一,不是现代美语的美德?为什么美国人说话尽量避免大字眼,严肃场合也要故意掺杂俚语解嘲?选举政治中的log-rolling、barnstorming、platform,都是什么意思?在公司里,上司让你跟各个部门touch base,你该怎么办?为什么美国人害怕接到pink slip?人们老说的the name of the game,是指球赛吗?……

乔志高优游中西文化六十余载,在他笔下,英文美语不再是呆板严肃的功课,而是轻松有趣、引人入胜的体验。《美语新诠(1海外喷饭录)》中汇集数千条地道美语,涉及华府政治、新闻传媒、竞技体育、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汇成美国本土的南腔北调,最真实的美国之音,为美式英语权威集大成之作。《美语新诠(1海外喷饭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目录

一个文人典型的消逝/黄碧端

怀念乔志高先生/白先勇

《美语新诠》初版序/乔志高

不骂人的艺术 Good humor man

把他涂成黄的!Color him yellow!

吃在美国 Pie in the sky

海外“喷”饭录 American's funny bone

人生如球戏 Something on the ball

身体英文和体育经 Pulling the punches

政治行情和政治切口 Lame duck and draft

总统辞令和捉刀人 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中文西用 Kungfu and Gung-ho!

兽的王国 The elephant never forgets.

汽车上的美国 Backseat driver

跟老美打招呼 How are you doing?

贫嘴与滥调 “Scram!” and others

字母汤 Alphabet Soup

汤姆、迪克和哈利 Any Tom, Dick and Harry

美国人的官腔 Gobbledygook

办公室的腔调 Organization man

“话”要衣装 In your birthday suit

“书”的行话和隐喻 crack a book

美语重逢记 Sunday morning massacre

美式成语拾零 Don't rock the boat.

带不带S? corp or corps?

身体英文其二 Bleeding heart

美语索引

试读章节

一个文人典型的消逝/黄碧端

3月4日,打开电脑看到来自乔志高(高克毅)先生信箱的信。因为不久前我跟他说这回确定4月会到佛罗里达去看他,我以为他来信讨论路程,打开一看,竟是高先生的公子William的信,说高先生在3月1日晚上,因感染肺炎去世了……William的信末说:“Thank you for your longfriendship with him,which Dad greatly appreciated.He had been lookingforward to youR upcoming visit.”——谢谢你和家父长期的友谊,他非常珍惜,一直期待你的到访。我掩上电脑,心上仿佛被一块大石压着。近几年我一再说要去看他,一直食言。这次确定了,但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九十六岁的高龄,亲人都随侍在榻前安详离去,这是有福的告别。然而,乔志高先生的去世,标志了这个世代又一个文人典范的消逝。近几年,好几位文化界我有幸亲炙的前辈逐一辞世,我仿佛看见繁茂的大树枝叶日渐落尽,掩袭而来的是这个时代广大的喧嚣和荒凉。

我念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读乔志高先生的书。当时他讨论英文用法的《谋杀英文》《美语新诠》,笔记美国和美国华人社会的((金山夜话》((纽约客谈》等书,语言谐趣鲜活,出入华洋中西,对当时“十五二十时”的我来说,不仅开卷有益,那个鲜活地掌握西方社会脉动的作者,也教人有读其书如见其人的感觉。

但我和高先生开始接触,却是在威斯康辛大学念书末期时的事了。1970年代高先生从“美国之音”(VOA)退休,应聘到香港中文大学为中大的翻译研究中心创办一份翻译学报《译丛》(Renditions)。这份学报在1973年秋季创刊,一出场,严谨和雅致兼具的面目就教人惊艳。我当时虽是穷学生,也立刻远洋订了一份,迄今仍保存着完整的早期Renditions。学报是春秋半年刊,过了好几年,有一回威大的刘绍铭教授要我给Renditions译元剧的《赵氏孤儿》。译文后来刊登在Renditions的第九期(1978春)。这个因缘,也开始了我和高先生断断续续的通信和两次会面。回头看,竟是三十年的岁月了。

1980年我回国前,替《联副》和《人间副刊》写了一些域外书评。高先生虽然一天都没住过台湾,但和很多1949以后散居海外的学界华人一样,心系着这个延续了中华文化一线香火的孤岛;台湾的艺文动态,他们时刻都在留意。高先生每每从报纸航空版上看到我的小文,就写信来打气,爱护后辈的深心,非常使人感动。回国后我在高雄中山大学任教,1983年舂因事赴华府,终于约了去拜访他,在四月樱花盛放如海的D.C.,和高先生及梅卿夫人得半日相聚。梅卿夫人非常优雅美丽,而高先生是标准的谦谦君子,两人真是少见的神仙眷属11994年我在“国家两厅院”服务时,高先生来台北开会,我遂有机会和他们贤伉俪再度会面,并且一起听了一场音乐会。回想起来,当时高先生已经八十二高龄了,但两人都仍是从容优雅,不见老态。

林以亮(宋淇)曾在序高先生的《鼠咀集》时说,“高克毅……集中国人的德性于一身,同他接近的人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来自他和蔼的性格。”也许就是这种蔼然的人格加上对知识的孜孜不倦,使他比别人容易摆脱岁月的追随吧。

高先生生于美国,三岁时回到中国,自幼双语兼修。燕京大学毕业后,又回美国求学,取得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住在美国。中日战争期间他为纽约的中国新闻社服务,加入抗战对美文宣工作(相隔七十年后,高先生在前年还写了《抗日期间在美国的岁月》长文,分别刊登在《联副》和香港《明报》,追忆那段以笔从戎的海外抗战岁月。九十四岁的高先生在文章里不但显示极度清晰的理路和惊人的记忆,也有许多对相关人事的春秋史笔)。悠长的一生中,他的职业主要是媒体工作;但他也是收放自如、钜细靡遗的美语用法追踪者,这是他的兴趣;他还是能庄能谐、笔下生春的散文/杂文作家,这是他的阅历及文采的自然成果;然而他更是翻译家:他的深厚的中西文化养成基础和极度敏锐的语感天赋,加上广泛的知识趣味,使他在中英语言的掌握和互译的功力上,放眼当今可以说无人可以取代!

夏志清教授有一篇精彩的长文,题目就叫《高克毅其人其书》。夏教授称高先生为“多才多艺的美国通”,“对美国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学、艺术、音乐以及各色人种及其方言……非常内行”,又是“体育狂”,又能“唱洋歌”,且认为他“倘若年轻时走了绘画的路,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大画家”……但我想,除了这些才能,应是高先生从小熟读的中外文学作品,使他日后以文名家,而那些博杂的兴趣都让他的文字更多姿,内容更繁富。他和其胞弟克永合编的《最新通俗美语辞典》,也把这全能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部辞书,读之使人浑忘是在看工具书,而更像捧读一册以从容的随笔小品笔调写成的精彩语词考证!这部辞典,十年前出了读者文摘版,后来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了中大版,前年北京大学又出了北大版,经典的地位已然确立。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