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为重要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一位颇富个性的诗人。鉴于他对现代中国之思想、制度和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也鉴于他对建构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数十年来,对毛泽东本人及其思想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长久意义的学术领域。毛泽东研究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尽管国外的毛泽东研究在理论目标、分析方式、社会功能和学术立场等方面与国内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化之“现代性”和比较政治学的宏观视角上,其研究成果,应当被看作毛泽东研究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这样的一种视域和理解,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在众多国外毛泽东研究的学术著作中,精选翻译了这套“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首先旨在推进毛泽东及其思想研究的深入扩展,同时也期望为人们进一步审视和反思20世纪人类的“现代性”过程,提供一个侧面的资料支持。本杰明·I·史华慈专著的《中国的共产党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典藏本)(精)》就是其中一本。
《中国的共产党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典藏本)(精)》独辟蹊径,从相关的学术框架和内部政治关系方面考察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以及重要人物的历史。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独特的思维视角,引用了大量的史实以及各方面的相关资料,把握与洞悉中国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与脉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杰明·I·史华慈专著的《中国的共产党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典藏本)(精)》是国外研究毛泽东与中国共产主义发展的一部优秀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
中文版代序: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英文第三版序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第三章 国共合作的序幕
第四章 国共合作
第五章 主要趋向的评价
第六章 新的路线
第七章 瞿秋白的领导
第八章 路线上的新转变
第九章 李立三的领导
第十章 长沙与“李立三路线”
第十一章 王明的领导
第十二章 毛泽东的胜利
第十三章 毛泽东主义战略的基本特征
附录一 德性统治:“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的宏观透视
附录二 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响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