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是一门面向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物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等能力,并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科学素养。游荣义等编著的《大学物理学》为上册,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相对论、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本书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选用和参考。
游荣义等编著的《大学物理学(上册)》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编写的。《大学物理学(上册)》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相对论、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下册包括恒定磁场、电磁感应、振动、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和新技术物理基础。每章配有习题并附有答案,此外,各章还配有计算机模拟实例和实验题。全书涵盖了“基本要求”的核心内容,并适当选择了部分扩展内容。在新技术物理基础的选材上注重物理前沿和应用热点。
《大学物理学(上册)》理论系统,难度适宜,可供普通高等学校用作120-140学时的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选用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