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纵奇才,他的绘画完美绝伦、独具特色,影响后世习画之人;他与拉斐尔、米开朗琪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是谁呢?那么请来看崔旭编著的《达·芬奇传/中外名人传记丛书》吧。
《达·芬奇传/中外名人传记丛书》的编著是崔旭。 《达·芬奇传/中外名人传记丛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生动地刻画了达·芬奇身在文艺复兴这一大时代的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辉煌与暗淡,丰富细腻地描写了达·芬奇的内心情感世界及其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前面我们提过,维罗乔的画室是一个学术和艺术的活动中心,因此常常吸引一些科学家、艺术家前来聚会,探讨有关学术和艺术的问题,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畅谈自己的学术见解。托斯卡涅里就是这里的常客,以在上釉的陶器上进行创作而闻名遐迩的卢卡·捷拉·波比亚,还有画家菲力波·利彼,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卡尔罗·马莫基,也都是这里的常客。维罗乔在讲课时,在日常言谈话语中,常常把他们讨论的一些问题介绍给自己的学生,学生们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受益匪浅。
达·芬奇在维罗乔大师的精心指导下,短短几年的时间,学识渐渐丰富起来,艺术上也大有长进。谁也说不清他画了、记了多少个本子。翻开来看看吧,那些本子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动植物,写满了寓言、格言和哲学笔记,还有他听来的各种故事、歌谣、笑话以及许许多多的建筑草图、公式与数据等。从那一摞摞的本子、一张张的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天才少年所付出的辛劳,看到他在走向成熟之前艰难跋涉的过程。
1473年,圣·萨尔宾诺教堂向维罗乔定制了一幅《基督的洗礼》。这是一幅长达177厘米、宽151厘米的祭坛画。维罗乔大师精心构思,画面上不仅要出现耶稣和约翰,还要画上两个目睹这一神圣事件的小天使。紧张的创作活动由此开始了。
维罗乔大师的工作态度一向严谨,一丝不苟。对这幅画,他更是倾注了极多的心血。他是那么严肃、认真,以至于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完工。教堂一次次催促后仍得不到结果,于是又派了人来,话说得很不客气。
“大师啊,我已来过多次了,按照合同规定,早就该交画了。这么着吧,咱们这次定个时间,限定复活节前交画,否则受罚。您看如何?”教堂来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