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包括肛管和大肠两部分。肛肠疾病的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由韩宝等编著的《中国肛肠病诊疗学(精)》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分16章着重论述了近年来对肛肠的解剖、生理病理,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检查方法、麻醉措施,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原则、围术期处置措施,肛肠疾病护理、预防保健,以及结肠内微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研究进展等,注重科学、系统地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并突出阐述了54种常见肛肠疾病的主要症状、鉴别诊断、现代诊疗技术运用。特别是对部分常见疾病的诊疗,贯彻了新编中医临床指南的精神,突出了中西医结合诊疗肛肠疾病的独到之处。在阐述某些疾病的结尾附有编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导向。书末附有常用方剂检索及常见疾病的国内外编码对照等,以方便读者使用。
编者在广泛涉猎国内外肛肠疾病最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肛肠疾病研究和经验,从临床实用出发,以中医诊疗肛肠疾病为特色,分16章详细阐述了中医与西医对肛肠解剖、生理,肛肠疾病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等认识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介绍了肛肠疾病的症状特点、检查方法、围术期处理与护理、手术麻醉、辨证施治、保健预防,以及常见肛管直肠疾病、肛周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功能性便秘、肛肠肿瘤、先天性肛肠疾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步骤、术后处理、并发症处理及注意事项等。《中国肛肠病诊疗学(精)》简繁适度、表述恰当、配图精美,实用性、指导性强,适合普通外科、肛肠专科医师、研究生借鉴应用,也可供低年资医师或社区医师等学习参考。
《中国肛肠病诊疗学(精)》由韩宝等编著。
第1章 肛肠学基础
第一节 胚胎学
一、泄殖腔膜与泄殖腔管
二、尿生殖膈
三、肛管
四、会阴部肌肉
五、原始肠管
第二节 结肠解剖特点
一、基本结构
二、结肠脂肪垂与系膜
三、大肠走行与周围器官
四、结肠各段特点
五、结肠系膜
六、结肠袋
七、结肠皱襞
八、动脉血液供应
九、静脉回流
十、淋巴回流
十一、神经支配
第三节 直肠解剖特点
一、基本结构
二、直肠系膜、筋膜和间隙
三、直肠的毗邻
四、动脉血液供应
五、静脉回流
六、淋巴回流
七、神经支配
第四节 肛管解剖特点
一、基本结构
二、肌肉
三、纤维肌结构
四、血液循环
五、淋巴回流
六、神经支配
七、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第五节 盆底和会阴解剖特点
一、盆底基本结构
二、会阴基本结构
第六节 肛肠生理特点
一、肛肠各层组织
二、大肠的分泌和吸收
三、大肠的运动
四、大肠内的细菌与气体
五、排便与肛门自制
第七节 肛肠病病理特点
一、发育畸形
二、炎症
三、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四、恶性肿瘤
第八节 肛肠疾病与水、电解质平衡
一、体液含量和分布
二、水的平衡
三、电解质含量、分布和生理功能
四、体液平衡的调节
五、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类型
第九节 中医对肛肠的认识
一、肛肠解剖研究
二、对肛肠生理学的认识
第2章 肛肠疾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 便血
第二节 疼痛
第三节 脱垂
第四节 排便障碍
一、排便异常
二、排便生理过程与便秘
第五节 肛周分泌物
第六节 腹痛
一、急性腹痛
二、慢性腹痛
第七节 腹胀
第八节 腹泻
一、急性腹泻
二、慢性腹泻
第九节 肛门瘙痒
第十节 发热
第3章 肛肠疾病检查方法
第一节 体位选择与病变部位标记
一、体位选择
二、病变部位标记
第二节 病史采集与一般检查
一、病史采集
二、一般检查
第三节 肛肠镜具检查
一、肛门直肠镜
二、结肠内镜
三、小肠内镜
第四节 影像学检查
一、超声检查
二、X线检查
三、CT检查
四、MRI检查
第五节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与盆底肌电图检查
一、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二、盆底肌电图检查
第4章 肛肠疾病手术的麻醉
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及用药
第二节 麻醉常用药物
一、局部麻醉药
二、吸入性麻醉药
三、静脉麻醉药
四、肌肉松弛药
五、镇痛药
第三节 常用麻醉方法
一、局部麻醉
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三、鞍区麻醉
四、硬膜外阻滞麻醉
五、骶管阻滞麻醉
六、腰俞穴麻醉
七、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
八、全身麻醉
第四节 术后镇痛
一、局部镇痛
二、硬膜外或骶管镇痛
三、静脉镇痛
第5章 肛肠疾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第一节 病因病机
一、外感六淫
二、内伤七情
三、饮食不节
四、劳逸失当
五、体质虚弱
六、瘀血阻滞
第二节 辨证特点与处理措施
一、辨证特点
二、处理措施
第6章 肛肠疾病围术期处理
第一节 术前准备
一、病史询问与检查
二、心理准备
三、饮食调整
四、皮肤准备
五、肠道准备
六、药物准备
七、特殊病人的准备
第二节 术后处理
第三节 疼痛
第四节 坠胀
第五节 出血
第六节 肛缘皮肤水肿
第七节 发热
第八节 感染
第九节 晕厥
第十节 尿潴留
第十一节 粪便嵌塞
第十二节 肛管皮肤缺损
第十三节 创口延迟愈合
第十四节 吻合口漏
第十五节 性功能障碍
第十六节 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
一、造口坏死
二、造口回缩
三、结肠造口黏膜脱垂
四、结肠造口穿孔
五、造口狭窄
六、造口出血
七、造口旁疝
八、造口周围皮肤病
第十七节 休克
第十八节 营养与营养支持
一、营养物质的代谢
二、正常营养需要
三、营养支持
第7章 肛肠疾病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二、麻醉后护理
三、手术前后护理
第8章 肛肠疾病预防保健
第一节 概述
一、肛肠疾病诱发因素
二、预防保健措施
第二节 便秘
第三节 膳食纤维
第四节 结肠微生态环境
第9章 肛管直肠常见疾病
第一节 痔
一、内痔
二、外痔
三、混合痔
第二节 肛裂
第三节 肛瘘
第四节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第五节 完全性直肠脱垂
第六节 肛隐窝炎
第七节 肛乳头瘤
第八节 肛门直肠狭窄
第九节 大便失禁
第十节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
第十一节 肛管直肠异物及损伤
第十二节 直肠阴道瘘
第10章 肛门周围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毛囊炎
第二节 肛门湿疹
第三节 肛门瘙痒症
第四节 肛周神经性皮炎
第五节 肛门癣
第六节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第七节 肛门尖锐湿疣
第八节 肛门直肠淋病
第九节 直肠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十节 肛门直肠梅毒
第十一节 肛门单纯疱疹
第十二节 艾滋病
第11章 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痢疾
第二节 肠结核
第三节 放射性直肠炎
第12章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
第二节 克罗恩病
第13章 功能性便秘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肠前突
第三节 直肠内脱垂
第四节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第五节 会阴下降综合征
第六节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第14章 大肠肛管肿瘤
第一节 大肠息肉
第二节 大肠其他常见良性肿瘤
第三节 大肠类癌:
第四节 结肠癌
第五节 直肠癌
第六节 直肠或肛管恶性黑色素瘤
第七节 肛管癌
第15章 肛肠先天性疾病
第一节 先天性巨结肠症
第二节 结肠冗长
第三节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第四节 骶尾部畸胎瘤
第16章 肛肠其他疾病
第一节 大肠色素沉着症
第二节 肠道菌群失调症
第三节 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节 骶尾部藏毛窦
第五节 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
第六节 结肠憩室病
第七节 大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八节 肛管直肠痛
第九节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附录A 方剂索引
附录B 常用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及国际、国内编码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