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需要读一本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水准的行为金融学本土经典,薛冰岩编著的《投资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学)》会是最佳的选择。本书告诉您——如何识破黑嘴、黑庄和谣言,甄别股票价值的4种方法,识别股市里的6种傻瓜,揭秘庄家操纵股市的7种手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投资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学)/经济学下午茶系列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薛冰岩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您需要读一本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水准的行为金融学本土经典,薛冰岩编著的《投资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学)》会是最佳的选择。本书告诉您——如何识破黑嘴、黑庄和谣言,甄别股票价值的4种方法,识别股市里的6种傻瓜,揭秘庄家操纵股市的7种手法。 内容推荐 薛冰岩编著的《投资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学)》用通俗的语言解读行为金融学,并以此对投资所应遵循的定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行为金融学融入了心理学、金融学、行为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关注的是人们在金融领域的真实行为,特别是人们的心理如何影响投资决策、公司行为和金融市场。希望这本《投资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学)》对读者的投资行为有所助益。 目录 第1章 博傻游戏——股市里的6种傻瓜 “完美派”投资客 “大意派”投资客 “勤奋派”投资客 “灵通派”投资客 “直觉派”投资客 “专注派”投资客 散户选股的常见误区 避开散户容易陷入的10大误区 第2章 心理黑洞——行为金融学的几个前沿理论 锚定理论 心理账户理论 前景理论 懊悔理论 过度自信理论 金融学的划时代转折 第3章 无间股市——散户心理全景透视 错过翻19倍的机会 近乎绝望的被套经历 散户亏损和赢利之后的心理路程 “小数法则”与“赌徒谬误” 追求自豪,害怕后悔 弄清自己的投资习惯 第4章 问道于盲——有效市场VS金融异象 大猩猩为何比专家更高明 基金经理的忽悠模式 “赌徒谬误”与“热手效应” “机会之魔”的纸牌 “有效市场”假设 “有效市场”PK“魔鬼纸牌” 醉鬼漫游 行为金融VS随机漫步 金融异象 第5章 明日黄花——摇摇欲坠的传统金融理论 坍塌的华尔街之墙 偶像的黄昏 应运而生的行为金融学 第6章 金融博弈——博弈论之于股市 押宝与押宝的艺术 选美与选股 格林厄姆大战“市场先生” 乌合之众 苏必克博傻 与庄家博弈 机构博弈 游资重仓股的特点 恐惧驱动:非理性萧条 贪婪驱动:非理性繁荣 庞氏圈套与麦道夫骗局 第7章 多角人性——炒股就是炒心理 认知失谐 当预言不灵时 酸葡萄VS甜柠檬 宁愿保持现状 情绪定输赢 成功投资客的特征 第8章 纸上富贵——楼市乱象与财富幻觉 货币幻觉 财富幻觉 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 纸上富贵,终是浮云 过度反应理论 过度自信 从众效应 次贷与房奴 第9章 代理吊诡——职业经理人的决策偏差 行为决策中的偏差 代理成本 索尼的一个失败案例 沉没成本 群体蓄积的不是智慧,而是愚蠢 公司外部的行为阻碍 如何考量上市公司的人才战略 其他细节 第10章 自知之明——投资者的自省与自律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特韦斯基的圈套 致命的自负 谨慎短线交易 合理止盈和止损 不要轻易打完手里的子弹 看透技术分析的本质 我的股票我做主 永远做市场的小学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完美派”投资客 “完美派”投资客会一直握着赔钱货不放,总是幻想着,股票能够涨回去,却急于把正在上涨的股票卖出去,有着强烈的获利了结倾向。 一旦需要割肉的时候,墨菲定理法则就会在他们耳边响起:“一割肉,股票立刻就会回升,让你后悔莫及。” 这其实正是行为金融学所讲的“懊悔规避”和“追求自豪”心理在作祟。 圣哲曾言:完美是毒。 投资领域同样如此。 每一笔交易都大获全胜,只是幻想。 完美派投资客拒绝蒙受一点的损失。他们可以参照股神巴菲特的成绩。 巴菲特说:“如果从我的上百种投资中剔除最好的十五项投资,其长期表现将流于平庸。” 完美派投资客经常迟疑不决。他们往往是花费了很长时间,努力工作才积累了一些本钱,所以会尽量规避风险。 完美派投资客有时会错误地夸大一些股票的风险系数,作投资决策时过分保守,尽量避开那些热门股票。 完美派投资客不会轻易受小道消息或媒体报道的影响,而喜欢自己亲自作调查研究。他们通常并不信任专业人士的建议,只有在他们确认风险已经降至最低时才会进行投资。 在征求专业人士的建议时,他们也会花大量的时间考虑这位顾问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完美派投资客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他们经常因为在决定投资与否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错过了投资良机,从而无法实现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此外,在选定某只股票之后,在出售时机选择上的过度谨慎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大意派”投资客 “大意派”投资客通常工作努力、有着不错的收人,他们很容易忘记自己把资金投在了什么地方。 对“大意派”投资客影响最深的是行为金融学所谓的“心理账户”效应。 他们会把钱财分为意外之财、血汗钱、黑钱等。“大意派”投资客认为好工作或好职业才是致富之道。 他们可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做出了投资决策,但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将这项投资束之高阁。 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变成了“随它去吧,爱怎么样怎么样”的态度,这项投资在他们心目中已经不复存在。 “大意派”投资客可能会因为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小道消息而买人股票或其他投资工具,然后由于工作压力或家庭原因而完全忘了这回事。 “大意派”投资客往往认为花钱买来的专业人士的建议肯定是好建议,不需要仔细核实。 P4-5 序言 一群“驴友”在野外徒步跋涉,他们发现了一座悬索桥,通过这座悬索桥可以大大缩短他们回到驻地的路程。 然而,这座悬索桥又高又窄而且晃晃悠悠。 于是“驴友”们在过桥前准备了绳子、安全带和其他的保护性措施。 但是当他们平安到达桥对面时,却发现一头饥饿的老虎正在那里恭候他们的到来。 传统金融理论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这头饿虎的出现令其进退维谷,这已经超出了传统金融学研究的范围。“经济人”死了.市场失效了 传统经济学曾将经济学领域里所设定的虚拟人物称为“经济人”。这个虚构的“经济人”如果处身于实际生活中,将是六亲不认、毫无情感,一切行为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准则。因此,他不会犯下一般“凡人”感情用事的错误,花的每一文钱、用的每一份精力,都经过仔细的盘算。 传统金融学同样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 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基本上等于空谈。 正所谓“56个民族56朵花,还有一群炒股的大傻瓜”。在股市里“找死”的人.并不比在股市里“谋生”的人少。 传统金融学是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市场是有效的,并告诉大家应该如何使自己的资产最大化,基于这一思想,产生了套利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等。 但是,正如凡人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也无法完全符合“有效市场”的条件。 理性世界只是经济学家一相情愿的乌托邦。按照进化论的学说,适度的非理性.甚至是人类种族得以延续的基础。而绝对的理性只能导致崩溃。 一门新兴学科——行为金融学(Behavioml Finance)应运而生,它宣布:“经济人”已经灭绝很久了,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效。 “死本能”与博傻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 “生本能”和“死本能”。 换句话说。人类就是一种游走在理性与疯狂边缘的物种, “求生”与“找死”都是与生俱来的欲望。 巴菲特说过,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的时间,而要毁掉它,5分钟足矣! 人性中仿佛有一种自我毁灭的程序,无意识中整出一些傻事儿,让自己功亏一篑,然后问自己,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这种投资领域的“死本能”,就是“心理黑洞”。 人们常常因为过度自信、贪婪、盲目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投资者是介于理智与疯狂边缘的群体。 后记 股市如江湖,是复杂的利益结合体,散户在人市之前,至少应该明白市场相关利益方,唯有如此,才可能透过利益的迷雾,看清各路神仙的表演风格。 股市如人生,投资思路决定投资结果。但不管是何种思路,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朝秦暮楚和见异思迁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一事无成。 墨西哥著名诗人克塔维奥·帕斯有诗句这样写道:“一条沉寂的长街。我在黑暗中行走,跌倒又站起,我盲目而行,双脚踏上静默的石头和枯叶。”股市这条路,就是这样“一条沉寂的长街”,投资者注定孤独而艰难,但别无选择,只有一往无前,才能走向光明大道。 身在市场,你就得准备忍受心理煎熬,这是注定的。无论牛市还是熊市,你都要忍受患得患失的刺激。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进行非理性的操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不会进行理性的操作。所以,以理性、严格的纪律约束自己,才是常胜不败之王道。 从一名幼稚的股市菜鸟,到一名老练的股市候鸟,期间注定要有很多的路要走。 然而,智者则善于借鉴别人的失败,复制别人的成功。 笔者进人中国股市已超过10个年头,其间大起大落,悲欢离合,有连续翻倍的辉煌战绩,也有深度套牢的麦城苍凉,有成功逃顶劫后余生的欢快;也有失败抄底无可奈何的失落。 多年以来,笔者始终在探寻,在和西方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股市有哪些独到之处,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持续稳定的赢利方法,带着对这些问题的疑问,我总结出了一套暂名为“临界点”的理论,将在另外一本书中单独阐述。 我不认为本书全是由我所著。事实上,它综合了我以往的实战心得以及至少几百位智者的研究成果。此外,本书经由博客邦出版工作室做了一些编辑加工,相信更利于读者阅读体验。 这本行为金融学的白话读本,就是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认识自己,看透股市。 愿读者诸君借力好风、大展宏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