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作家新美南吉,被誉为“日本的安徒生”,以唯美简练的笔触,极富想象力的文字,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美丽心灵的窗户。他的儿童文学作品,非常强调故事性,起承转合,曲折有致。他说:“应该想到童话的读者是谁。既然读者是小孩而不是文学青年,那么今日的童话就应该努力回归到故事性来。”二战后出现的日本儿童文学新派作家,大都把新美南吉看作是最值得推崇的前辈作家之一。为了纪念新美南吉而设立的“新美南吉儿童文学奖”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
本书收录的就是日本的这位伟大童话作家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一种淡淡的伤感的调子,一种伤逝、幽玄、悲苦和似真似幻的迷离之美。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外国卷)(套装共4册)》以中小学语文课本为参考和依据,将课本中所选的作家作品以及这些作家的其他经典佳作悉数收入。为方便青少年阅读,书里的每一专辑、每一篇文章前都有一个相关的导读,他们将作品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思想内涵、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等精炼概要地表达了出来。
本书是《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外国卷)(套装共4册)》之一。
正坊和大黑
一
过去有一个到各村巡回演出的马戏团。马戏团很小,只有十个艺人和一只老黑熊、两匹马。马除了登台表演之外,每次马戏团转场时,它们还要披上红呢毛毯负责拉行李车。
有一次,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子里。团员们分头把红红黄黄鲜艳的海报,贴到了香烟店和澡堂的墙上。村子里的大人和小孩围着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海报,欢天喜地,好像过节一样。
帐篷搭好已经三天了。这天下午,观众席上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千代跳完了舞,轻轻地抖动着粉红色的裙子,退回到后台。接下来,该轮到老黑熊大黑出场了。耍熊的五郎身披一件褪了色的紫色金丝绒上衣,脚蹬一双长靴子,一边啪啪地抽打着鞭子,一边走到笼子旁边。
“来,大黑。该你上场了,你可要听话啊!”
五郎笑着打开了笼子的铁门。可不知为什么,大黑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站起来。五郎一愣,弯下腰一看,大黑浑身是汗,闭着眼睛,牙齿打战,直喘粗气。
“不得了啦,团长!大黑好像闹肚子了。”
团长和其他团员都围了上来。五郎和团长两个人打算给它喂竹叶裹的黑药丸,可是大黑紧咬牙关,口吐白沫,摇晃着脑袋,怎么也不肯张开嘴。不一会儿,大黑的肚皮一鼓一鼓的,随后它就趴在地上,像一只陀螺似的,在笼子里乱转起来。转了一会儿,它又扑通一下倒在了稻草堆上,大口大口地喘气,无力地眨巴着眼睛。
“啪啪啪”,观众席上响起催促下一个节目的掌声。于是,只好让扮演小丑的演员佐吉先代替大黑登台表演。
这时,不知是谁叹了口气,说:
“要是正坊在,它就会吃药的。”
团长连忙用粗哑的嗓音命令道:“对,千代,你去把正坊带来。”
千代牵来一匹马,也顾不上换服装,就迅速跨上马,沿着白色的田间小道,朝邻村跑去了。
二
正坊第一天表演爬梯子时,扭伤了脚,住在邻村的医院里。
正坊病房的窗前,有一棵梧桐树,伸展着叶子,它那绿色的影子投进了房间里。正坊穿着白色的睡衣,正坐在病床上,一边望着玻璃窗外,一边想:梧桐的树干像大象的腿一样粗呢。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马蹄声。不一会儿,就听见有人沿着走廊朝这边走来。当看到千代的脸出现在门口时,正坊高兴得跳了起来。
“姐姐,我已经全好了。刚才我还在床上翻跟头了呢!”
千代总是像对待亲弟弟一样地疼爱正坊。
“哟,这么快就好了,太好了。正儿啊,不得了啦。大黑闹肚子了,给它吃药它也不吃。大家都很为难,所以我就跑来叫正儿了。”
“大黑?好,我这就回去。我已经全好了。”
两个人得到院长的同意,就一起骑马回去了。护士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大门外。
三
“大黑,是我啊,大黑!”
正坊左手托着药丸子,右手轻轻地摸着大黑的鼻子。大黑比刚才平静了一些,但是眼睛仍然混浊不清,显得无精打采的。呼哧呼哧地喘气的时候,沾在鼻尖上的稻壳就会一动一动的。
正坊一下子想起来了,便“啦啦啦啦啦”地唱起了《勇敢的水兵》。
这是正坊和大黑每次上场时的欢快乐曲。大黑听到正坊的歌声后,微微抽动了一会儿耳朵,然后突然站了起来。正坊迅速把手里的药丸塞进它的嘴里,大黑一下子就把药丸吞了下去。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正坊和大黑更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而且,他们也成了团里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员。
还有一次,也是在一个村子里演出的时候,因为一直跟正坊和大黑出场的喜剧小丑佐吉从剧团逃跑了,只好由大胖子团长代替他的角色。
“大黑,该咱们上场了!”
正坊把大黑从笼子里放出来,然后像往常那样,一边摸着大黑的鼻子,一边把大黑最喜欢吃的饼干塞进了它的嘴巴里。
阿留爷爷在舞台上用喇叭奏起了《勇敢的水兵》。
啦罗啦啦,啦啦啦,
啦罗,啦罗,啦,
啦罗啦啦,啦罗啦,
啦罗,啦罗啦。
啦罗,啦罗,啦罗啦,
啦罗,啦罗,啦。
正坊戴着一顶插着白色鸟羽的军帽,腰间挂着一把金光闪闪的玩具宝剑,扮成一个将军的模样,骑在大黑的背上。大黑踏着喇叭的节奏,精神抖擞地走到了台上。
“现在上场的是,吊儿郎当将军和他的宝马大黑!”
阿留爷爷介绍完了,正坊就从大黑的背上骨碌一下滚了下来, 亮了一个相。观众们哄堂大笑,拍起了巴掌。
“将军现在出发,要去打败盗贼!”
大黑“啊”地一下张开了血盆大口。将军正坊骑在大黑的背上,从口袋里抓出饼干,塞进了大黑的嘴里。大黑把正坊的整只手连同饼干全都含进了嘴里。正坊故意惊讶地眨巴着眼睛,又做了一个从大黑背上滚下来的动作,逗观众们发笑。
不一会儿,装扮成盗贼的团长,手持贴着锡纸的明晃晃的大刀出场了。吊儿郎当将军见了,大吃一惊,哆哆嗦嗦地扔掉手里的宝剑,连忙搂住了大黑的脖子。观众席里的小孩子们又是一片哄堂大笑。
“站住!”
团长绷着贴满了假胡子的脸,瞪着凶狠的三角眼,摆出了架势。大黑看着团长那张可怕的脸。平时,团长怒骂正坊的时候就是这张脸。于是,大黑以为团长又像平时那样真的生气了,要用竹刀砍正坊。
“站住!”
团长又挥起了大刀。就见大黑呜呜地吼了一声,一口叼起正坊,眨眼工夫就穿过观众席,跑到帐篷外面去了。
这下可把观众和团长、阿留爷爷给吓坏了。
正坊也惊呆了。
正坊被大黑放到外面的草坪上。他温柔地抚摸了一遍大黑的头和后背,安慰它,让它镇静下来。然后,好不容易才把它带到台上,先向观众道歉,又向一身盗贼打扮的团长陪不是。想不到,观众反而更加高兴地喝起彩来。团长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
P54-59
童话家新美南吉在这个世界上仅仅生活了29年,却如一颗耀眼的彗星,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天宇中,留下了自己宝石般的光芒。人们甚至把他称为“日本的安徒生”。
1913年,新美南吉出生在日本爱知县知多郡半田町(现为爱知县半田市)的岩滑地区。他的父母亲经营着一家榻榻米店。“新美南吉”原本是他哥哥的名字,可惜的是,哥哥在出生18天后就夭折了。父亲让南吉继承了哥哥的名字,是希望南吉能够延续着哥哥的生命,平安和健康地活下去。
南吉出生后,他的母亲就一直处在病患之中。南吉4岁那年,年仅29岁的母亲不幸病故了。因此,南吉小时候几乎没有享受过多少母爱的温暖。他的父亲只好拜托邻居家的一位小姐姐帮忙照看南吉。
我们从新美南吉长大后所写的作品里,也能够找到这种“像是对母亲的一种怀恋”。例如在《小狐狸》里,在他刻画的那位温柔、包容的妈妈身上,就寄托着他的这种“怀恋”。那篇作品最后一节写的是小男孩文六和他妈妈的对话。当文六说到,如果他真的变成狐狸了,会怎样呢?如果被猎犬发现了,爸爸妈妈会逃得快,可他还是一只小狐狸,会落在后面的时候,妈妈反复强调着,如果那样,妈妈就一瘸一拐地慢慢跑……“我不要,我不要,我就是不要!”小小的文六含着眼泪扑进了妈妈的怀抱里。这时候,相信每一位读者都已深深地感到了,妈妈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又是多么需要、多么依恋着自己的妈妈!
新美南吉8岁时,他的叔父也因病去世了,年仅30岁。哥哥、母亲、叔父的相继早逝,使南吉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不安感和宿命意识。他后来在日记里写道:“我的母亲和叔父都很早就夭折了,我大概也活不过30岁吧。”这句话不幸而真的成了谶语。
不久,南吉又被父亲送到了邻村的祖母家,开始了寄养的生活。祖母的那个小村四周有竹林、谷场、井台、田野,田野边还长着小小的山桃树。可是一到夜晚,小村四周都是漆黑一片,偶尔会有一点昏黄的灯火,那是老旧的煤油灯点亮时发出来的。
他在这个小山村里度过了寂寞的童年时代。这个小村的若干景象,包括它的谷场、井台、长长的冬夜、弯弯的山路、昏黄的灯火……后来都在他的作品里出现过。
人们说,新美南吉在短暂的一生里,曾经失去过很多东西:亲生母亲、家人、青年时代的恋人、还有健康……他从幼年时代起,就一直在承受着心灵的孤独和生命的不安与忧愁。因此,他在长大后所写的作品里,讲述了很多以“丧失”和“离散”为主题的故事。我们从这些故事里,也不难体会到一种淡淡的伤感的调子,一种伤逝、幽玄、悲苦和似真似幻的迷离之美。例如在《去年的树》《跟在后面的蝴蝶》《一张明信片》以及《小狐狸阿权》等故事里,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带有离散和哀愁色彩的美。正是这种美,构成了这位带有悲剧和宿命色彩的、英年早逝的童话作家的婉约动人的文学世界。
1927年,14岁的新美南吉还只是一名初中生,但他已经正式开始创作童话、小说、诗歌和童谣等体裁的作品了。他最早的几篇作品,发表在当时很有名的、被称为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的“龙门”的《赤鸟》杂志和著名童话家小川未明编辑的《日本童话集》中。这给了南吉以极大的信心。他在当时的日记里,满怀自信地写道:“在我的作品里,蕴含着我的天性和远大的理想……”所以,他这样想象着:不管今后会发生多么复杂的变化,“假如几百年、几千年之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多么幸福啊!”
他的预言没有落空。从那时候开始,他以自己短促的生命,为我们这个世界,为全人类的孩子们,留下了诸如《去年的树》《小狐狸阿权》《小狐狸买手套》《爷爷的煤油灯》等许多堪称“钻石级”的儿童文学经典名篇。 1933年,新美南吉20岁的时候,身体开始出现不好的症状。先是经常盗汗,最终演变成了咯血。“不!我不要死。我想活着。我想读书。我想写作!”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那时他刚刚写出了《盗贼和小羊羔》《小狐狸买手套》等童话。
1936年春天,新美南吉从东京外国语学校毕业。这年冬天,他回到故乡岩滑,一边休养身体,一边写作。“家乡的月夜啊,谁人在吹笛。”他柔和的心,沉醉在献给家乡的短歌里。
第二年,他来到一个名叫河和的海边小镇,做了一名小学代课老师。这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镇。“在这里,我暂时体会到了细微的幸福感。在这样一个地方,有着这样的幸福感,我以前一点都不知道呢。活着并不是毫无用处的,我在这里体会到了这一点。”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心情,也抒发了他对那里的自然景色和一种转瞬即逝的幸福感的留恋。“名誉什么的,我根本就不需要,只要能这样在这所可以俯眺大海的美丽小学继续做教师就好了,我由衷地这么想。”
但是,天何不公!上苍似乎并没有特别眷顾这位善良的童话家。他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大的好转。
1942年,新美南吉28岁。一年后就要迎来死亡的童话家,在这一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也是他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童话集《爷爷的煤油灯》。
“我朝池子里投了一颗小石子。想要看到波纹变得很大后再死,没能亲眼看到的话,就太遗憾了……”1943年早春时节,新美南吉的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光。他对疼爱和照顾着自己一如照顾着亲生孩子一样的师母伊藤照说,“我的寿命这么短暂……波纹才这么小,实在令人遗憾,真不甘心啊……”
1943年3月22日上午8时15分,新美南吉与世长辞,年仅29岁,和他母亲去世时的年龄一样。
新美南吉的生命结束了,但是他留下的童话、小说和诗歌,他的“第二次生命”,又从此重新开始了。人们说,他的作品,无论何时何地,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就好像他一直还存活在我们的心中,从来没有离去过一样。
在新美南吉逝世之后,人们为他整理出版的“最终校订版”的《新美南吉全集》,竟然有十二卷之多。除了童话和儿童小说,还包括诗歌、童谣、短歌、俳句、戏曲等。他纯净的生命,在这些作品里得到了永生。他善良的灵魂,也乘着童话之鸟的翅膀,在人间、在未来、在世界不同国度和民族的孩子们中间依依飞翔。正如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曾经说过的那样:“我死了,但我所热爱的事业,不会就此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