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分类
作者 维小词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走过千山终遇你,不算迟——《郑风·野有蔓草》;在思念里,与时光默然相对——《王风·采葛》……在这本娟致小书《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中,作者维小词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内容推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

在这本娟致小书《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中,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的作者是维小词。

目录

缘会:琼花房

走过千山终遇你,不算迟——《郑风·野有蔓草》

在时间的深处,与你相遇——《唐风·绸缪》

寸寸柔肠总关情——《古相思曲》

人面桃花,物是人非——崔护《题都城南庄》

繁华寂寞,不过流年一瞬——李商隐《无题》

思求:十月白

只有你,是我思念的方向——《周南·汉广》

在思念里,与时光默然相对——《王风·采葛》

等你,在时间之外——《邶风·静女》

等你直到山水的尽头——《秦风·蒹葭》

裁一段相思铺路——《越女歌》

到底相思都似梦——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盟好:女儿红

有你,就有繁华——《廓风·柏舟》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此身在,情常在——孟郊《烈女操》

一切有情,全无挂碣——《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云林深处,结一段尘缘——白居易《赠内》

绸□:巴乡清

相思始觉海非深——《郑风·山有扶苏》

只那一瞥,如饮风月——《郑风·溱洧》

误入寂寞深处——李清照《声声慢》

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姜夔《踏莎行》

寄卿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朱彝尊《桂殿秋》

和鸣:千日醉

爱的天长日久——《郑风·女日鸡鸣》

请和我在红尘中相爱一场——杨方《合欢诗》

泅了千年,相思仍不绝——王维《相思》

与你淡似水,便干杯不醉一韩氏宫女《红叶题诗》

世事如梦,梦醒无痕——苏轼(《朝云诗》并引

伊人已逝,乡关在何处——纳兰性德《青衫湿遍》

惜别:竹叶青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卫风·伯兮》

你我如何能相忘于江湖——李白《秋风词》

只怕水远山遥,梦来都阻——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聚如短尺,离若长河——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良辰美景依旧,而斯人不复——陆游《钗头凤》

怀运:姚子雪曲

默默相思,说与白云知——《郑风·子衿》

你的爱,有多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只等你,却把秋水望穿——徐干《室思》

离恨如春草,剪不断,理还乱——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我在远方,思君如常——朱淑真《圈儿词》

闺怨:杏花村

思君时日,我已老去一一《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一点芳心,冷落成灰——王昌龄《闺怨》

心未老,色却衰,而爱驰一自居易《后宫词》

心上秋色,合成离愁一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心有千千结,不忍吐离别——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背离:烧刀子

不待风吹,心自落一《邶风·谷风》

人间相见,唯有礼——《上山采蘼芜》

你是笙歌我是夜——贾充《与妻李夫人联句》

相思已是不曾闲——蜀妓《鹊桥仙》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冯小青《怨》

盼归:桑洛酒

自离别,始知相忆深——《周南·汝坟》

人生如戏,戏中有你——《国风·召南·草虫》

恨到归时方始休——《郑风·风雨》

你归来,我盛开——《小雅·隰桑》

好鸟织成双,解得离别苦——《西洲曲》

相守:罗浮春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邶风·击鼓》

我的情深,只有天知晓——《郑风·出其东门》

你只是途经我的盛放——卓文君《白头吟》

与你一同,如斯缓慢地老去一管道升《我侬词》

流水无限似侬愁——贯云石《中吕·红绣鞋》

悼忘:昆仑觞

半随流水,半随尘埃——《唐风·葛生》

与你,鱼寄锦灰流火起——元稹《离思》

原来岁月不成歌——元稹《遣悲怀》

断魂无据,万水干山何处去——苏轼《江城子·乙卵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情深的悲剧,以死来句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长清短清,那管人离恨——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爱情,驻守岁月的信念一商景兰《悼亡》

试读章节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颇为流行的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也与《都风·柏舟》一样,都是唱着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渴望:

河里青蛙从哪里来

是从那水田小河里游来

甜蜜爱情从哪里来

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

哎哟妈妈你可不要对我生气

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古礼要求人们恋爱、结婚都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正如《齐风·南山》中所言:“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虽然在“诗经”的年代,每年三月初三,仲春游会,允许青年男女自由相会,但若谈婚论嫁还是要经历媒人说媒、父母定聘送礼等重重礼节、程序。

但是,爱情的轰然来袭,怎能禁得住礼教的层层裹缚?从“髡彼两髦”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不满二十岁的未成年人,也难怪女子的母亲如此不安。

人们都是这样,在不谙世事的年龄里硬生生地担负起择定终身的大任,他们的目光还青涩,精力还旺盛,野心也勃勃,世界在他们的眼里仿佛一个芬芳多汁的水果,随时等待被他们咬上一口,所以他们无所畏惧,只会不停地走下去。

但是已入中年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成熟的目光不会逡巡于炫眼的浮华,反而是投向那些收割过的田野,甚至是田野下方沉默寡言的土地,世界在他们眼中就如同一条无声流淌的小溪,容得他们解解渴,歇歇脚,之后就是相伴前行,让一路风景留在身后。

我以为爱就是要山河无尘、朗朗清清。如果有爱,就不要有其他,那些只会弄脏了爱。而爱中应该没有惧怕、没有功利、没有权衡、没有身家背景,当如洁白的罂粟花一般,美丽得让人沉溺、无法抗拒。倘若一开始就计算得清明、守护得周全,那便不能算是爱。《都风·柏舟》中的女子正是这样,爱得坦坦荡荡,她不管他们的前途是否茫茫,未来是否悃惶,只知道,此时此刻,有爱就够了。

其实,每一个母亲都曾经年轻过,也都曾为爱无畏无惧地燃烧过,只是年纪大了些,世故多了些,理智多了些,热情少了些。她们看重的是世俗对一个人所下的定义,而不是内心所感觉到的一个人的真实。

这是母女之间总要发生的矛盾。那个头发飘垂的少年还在舟上等待,母亲的坚持依然不可动摇,她上呼天,下问地:为何世间总是对年轻的爱情充满不信任?

她不知道是否能与他相爱一世,但是她知道此刻她以全部的身心在爱着他。他们都想努力让自己活得丰盛,不让这纯洁无染的爱情淹没在世俗的庸碌中,这难道也是错?

她知道,前面还有长长的路要走,还有大大的舞台在等待,也知道在那俗世舞台的上下通道里,既有光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但她从没有畏惧,纵使一直行在阴暗里,她也坦然,因为她确信,心中有爱,身边有爱的人,就自会成就一番只属于彼此的绚烂繁华。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

年岁渐长,我渐渐不再那么信任“绝对”,而是认为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有余地。就算现在以为自己只爱这个人,总有一天也可能会爱上其他的人。我也认为在这个不符合我梦想的世界里,没有值得让我为之慷慨的人,所以只好自重自卫,和这个世界保有距离,拒绝看得太分明。  然而,我这样究竟不能算是真正爱上过谁,而自重自卫到过分就是自私。要知道,黑白之间存在着各种的灰,但爱中没有任何的灰色地带或模棱两可。爱就是爱,就要100%,哪怕你说爱了99.99%,都不能算是爱。

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了一个女子平凡而执著的爱。

十三岁时,她家对面搬来一个男人,是一位作家。第一次见他,她就陷落了,无可自拔地爱上了他。

谁也不会相信孩童时期产生的爱竟会绵延至漫长的一生。后来,她随父母搬家离开了那个城市。但是因为那份难以销蚀的爱的牵引,她还是回到那座有他在的城市,终日在他的住所徘徊,在他的窗外孤立,只为看他的灯亮起,和灯下他影影绰绰的身影。

这时的她已经不是懵懂无措的孩子,不再像当年那般只敢用痴痴的大眼望着他的背影。她出落得亭亭,又独擅风情。这样的她终于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她听从心的召唤,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全然交付于他。虽然,她内心再明白不过,自己只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

后来,她发现怀了他的孩子,但并不打算告诉他,她只是想把这个孩子和这份爱恋变成她心底永恒的秘密,一个只属于她的秘密。

为了抚养他们共同的孩子,她出卖自己的身体;她全心等待他不时的召唤,并珍惜着和他在一起的短暂时光,而拒绝任何人的求婚;但是,他始终没有认出她,也没有爱上她。

最后,他们的儿子因为患了重病,离她而去,她自己也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她终于鼓起勇气,用一支饱蘸苦痛爱意的笔写下了她对他最完整最无私的爱情。

信中,她写了一段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P41-43

序言

你想过吗?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时常令我们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我们不得不生存在其中的世界又并不符合我们的梦想,于是,我们常常会听见这样的声音——诗人柏桦说:我写诗是企图重新命名这个世界;诗人尹丽川则说:一定有一些马,想回到古代…… 一个遥远的过去,在那里与我们遥遥相对,稳定地散发着一种叫做传统的幽香。你安静地读一首《春江花月夜》、聆一曲《高山流水》、听一出《惊梦》,这时,仿佛你就在远方,在春江外,在高山流水中;仿佛你独立在现实的影子之外,那里的阳光染你,山岳拱你,树林托你;又仿佛你正在君父的城邦作一稍歇,在《清明上河图》中摩肩接踵地踱着。

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在一段遥远的漫长时空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如今呢?如今神州大地已不知诗为何物,我们活在形容词的荒年。

为了成全自己的古典情结,在这本书中,我总是会用更多的诗来解读一首诗,也可以说由一首诗而牵引出更多的诗,因为在我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我希望让今天的人们能够看到,诗歌给了我们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我最喜爱诗,而在所有人类情感中我最景仰爱,因为爱才是生命,而后生命才能爱。在我心中,爱与诗一样,都是天神创造世界之前就悬于天际的词汇。当我们的肉身行走于那个叫做生活的框框中时,总需要拿一些永恒的问题来打磨自己,让自己温润和悦,而爱情就是这些问题里最值得一提的东西。正如杜拉斯所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而我也曾对生命做过这样的发愿: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希冀这种美满团圆的结局并不是对残酷现实的怯懦或逃避,而是想为人世做一巨大的善行,用以对抗日益蔓延的遗忘和绝望。

其实,爱情到底算什么呢?它不过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宽敞的处所,在那里,人们仿佛跌出世界的规则之外,不会感到害怕或停滞。也只有在爱中,我们都会一样的,平等而自由。

当人类还小的时候,爱情简单易行,而那时候地球很大,人口很少,光阴非常慢,整个儿的物质和精神都宽宽松松、潇潇洒洒,足够人们缓慢地去经历感情的万水千山,细细地去品咂感情的千滋百味。

现在,人类还没有太老,经验和阅历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成熟又充满活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把握整个世界,但是他们渐渐发现把握不了自己的内心;而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追求,到现代人手里则变成一项无法胜任的“工作”,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人类开始对着这个世界做很多事,说很多话,写很多字,他们与这个世界沟通于语言、文字,却又隔绝于彼此的内心。人们不再将诗歌当做自己的语言,不再用诗歌诉说内心的喜怒哀乐。他们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而不相信内心抵达不到的。

爱呢?只能看见爱的形式泛滥,而爱,渐渐式微。

八大山人曾说:“觅一个自在场头,全身放下。”来来来,让我们也一起来寻个自在场头,搬出地窖中陈年好酒,佐以故纸堆中经年好诗,陪君狂歌纵酒醉千场。酒酣处,你我会忘形地高呼:“梦里任生平,视酒如情!且让你我举杯高歌,不诉离殇,不许谈明天!”

酒醒后,若我们在这苍茫尘世再相遇,你若见我手捧发黄卷册不旁顾,若这世界满目疮痰仍在,嘘——轻声,莫醒我,我正醉在遥远的相思梦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7: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