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教育名家的家教密码、著名教育家30多年教学精髓!千万个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
《好父母好家教(修订本)》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学精髓和经验智慧为基础,为广大父母和孩子提供家教指导,从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再到现时众多父母的家教误区,事例众多,针对性强,切中肯綮,鞭辟人里,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父母好家教(修订本) |
分类 | |
作者 | 魏书生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教育名家的家教密码、著名教育家30多年教学精髓!千万个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 《好父母好家教(修订本)》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学精髓和经验智慧为基础,为广大父母和孩子提供家教指导,从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再到现时众多父母的家教误区,事例众多,针对性强,切中肯綮,鞭辟人里,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 内容推荐 孩子迷恋电子游戏?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一点挫折都接受不了? 《好父母好家教(修订本)》是中国教育界传奇人物魏书生的经典著作之一,他以自己30多年的教学精髓和经验智慧为基础,为广大父母和孩子提供家教指导,从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再到现时众多父母的家教误区,事例众多,针对性强,切中肯綮,鞭辟人里,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 《好父母好家教(修订本)》作者魏书生是一位神奇的班主任,教学30多年,无论什么样的班级,经过他的指导,学生快乐健康,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时他又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儿子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2002年出版了第一本书,现已硕士毕业,进入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任职。魏书生的家教经验角度独特,独树一帜,是从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实在又实用,是广大家长喜欢阅读的教育良方。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家教事小意义大 家庭是第一道染缸 学外国家庭教育的长处 天下父母排座次,中国父母在后边 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尊重身为工人农民的父母 引导孩子辩证地评价父母 第二章 家教有法无定法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书信——家长与孩子心灵的桥梁 电话能成为家教的助手 轻声细语的批评效果好 孩子心中都有两个自我 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 朋友多了路好走,孩子应交好朋友 第三章 教育子女德为先 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真善美 勤劳是做人的根本 莫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引导孩子笑对人生 教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 容难容之事 不怕误会的孩子才是强者 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磨练孩子的意志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第四章 学习指导要科学 引导孩子把学习当成享受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教孩子利用潜意识 最好还是能读大学 高考状元家长谈教子 引导孩子有效利用考前的时间 孩子作业要督促,莫替做,莫放任 正确看待考试分数 孩子上了中学成绩为什么下降 引导孩子走出失败的陷阱 早熟早慧的孩子怎样教 不要忽视大器晚成的孩子 成绩差的孩子也有潜能 后进生也能成就大事业 一分钟自我竞赛治拖拉病 第五章 成才之路万千条 由琴童自述想到因材施教 引导孩子把探索当乐趣 人生只有十二万小时 不能升大学怎么办 引导孩子正视身体缺陷 第六章 热点问题纵横谈 当干部有利于孩子成长 常干家务活的孩子智力好 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 不让学生追求穿戴打扮 学生举办生日宴会弊大于利 双休日,孩子怎么过 看电视要有限度 该不该给孩子请家庭教师 第七章 防止家教进误区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拔苗不能助长,神童非为人造 不能溺爱迁就孩子 忠言不一定非要逆耳 听孩子把话说完 训子莫在广众下 莫偏袒自己的孩子 “父亲扮黑脸,母亲扮红脸”不可取 奶奶教育孙子要爱中有严 第八章 名人教子面面观 品学兼济——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 观念方法要正确——宋庆龄的家庭教育思想 让孩子独自闯一闯——刘少奇怎样教育孩子 让孩子按自己的个性发展——老舍怎样教育子女 做有责任感的父母——马克思怎样教育孩子 为孩子读书——布什夫人的家教秘诀 试读章节 李伟是一名初中女生,今天老师上语文课时,读了一篇文章《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还让同学们讨论哪种方式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培养出有作为的人才。李伟回家给父母讲了国外的家庭教育情况,李伟的妈妈对这些将信将疑: 西方国家的家长真让中学生打工挣钱吗?真的很少给孩子零用钱吗?真的让孩子做家务劳动吗?真的让孩子吃苦吗? 这是真的。 先说日本。 日本孩子们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日本的调查统计,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依次为: 1 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占被调查人数的41.8%。其中小学家长百分比高于初中,城市家长有此期望的比率高于农村。 2 虽平凡,但能构筑家庭。占被调查家长的30.6%。其中初中高于小学,城市高于农村。 3 遵纪守法,有道德。占被调查家长的12.4%,中学略高于小学,农村高于城市。 4 经济上富有。占被调查家长的6.7%。 5 为国家、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占被调查家长的5.5%。 6 有社会地位。占被调查人数的0.3%。 7 其他。占被调查人数的1.5%。 同日本的家长相比较,中国的学生家长选择为国家、民族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数和百分比,以及选择希望子女有社会地位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日本学生家长。 日本学生家长选择希望子女工作平凡,但能够构筑家庭的人数和百分比,选择子女遵纪守法、有道德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中国学生家长。这说明日本学生家长更务实,更富有经济思想和法制观念。 日本学生家长家教内容的选择依次为: 1 注重养成基本生活习惯。占被调查学生家长的58.5%。 2 注重正直果断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57.9%。 3 注重培养子女的丰富感情和个性。占被调查人数的15.2%。 4 注重忍耐力、自制力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5.2%。 5 注重子女能自觉行动、有自己主张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4.8%。 6 注重子女能理智适应环境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2.7%。 7 注重发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2.4%。 8 注重学生取得好成绩和获得学历的教育的人数,仅占被调查家长人数的2.7%。 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家长注重子女学业取得好成绩并获得学历的教育的人数比率达43.9%,远远超过日本家长。这与中国长期以来重视学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息息相关。 另外,日本学生家长注重培养子女正直果断、丰富的感情和个性、忍耐力和自制力的人数和百分比都高于中国学生家长。 下面再介绍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 一、西方国家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之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独立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 二、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普遍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孩子,他们在家中都有各自的角色,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庭院,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等等。 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国约有50万送报童(《光明日报》1993年7月3日)。稍大一些的中学生打工也是寻常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支持。 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 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 1 宁苦而不娇。欧美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练。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认为这是“残忍”的。 2 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平均收入比中国多几十倍,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 更令人惊叹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其子女的零用钱少得可怜。他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记清每一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 3 严教而不袒护。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位朋友的窗玻璃,拉纳夫妇并未道歉,而是让儿子自己抱一块玻璃去赔偿认错,还要求朋友对孩子不要有丝毫原谅的表示。 三、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结果。 由于育儿观、育儿方法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 1 很强的自立能力。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即使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如,美国一位教授正读大学的女儿每周末都在一家餐馆做跑堂工作。 2 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位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职业的影响下,独立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收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降低成本,赢得顾客。 3 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练,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就有很多不如人家的地方。做父母的,不能不引起重视。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P6-9 序言 多年以前,漓江出版社让我写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 当时我正在写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书,不知为何,我已出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写得很顺手,而学校管理工作这本书却因现行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写得极不顺利,正想歇一歇。 20多年讲台寒暑,我接触过成千上万的学生,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家长,并同他们中的不少人长谈过家庭教育问题,感触颇深,近来正想把同家长们所谈的热门话题系统地写一写。所以,我几乎不假思索便采纳了朱老师的建议,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5月1日至10日,我应约到浙江台州椒江和临海、江西南昌、广东珠海等地讲学。回校后又到大连参加“辽宁省学习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然后到沈阳、鞍山讲课,接着又到锦州参加“辽宁省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期间,辽宁省电教馆还到校拍了12集魏书生语文教学专题片,校内每天都有远道而来的各省市领导、老师听课,座谈…… 7月1日便起程去香港和澳门开会、讲学,顺路又再一次应邀到珠海讲学。本想7月13日返回盘锦后再写,便可完成本书的写作任务了。不料这次港澳和珠海之行,成了我有生以来感触最深的一次讲学,从而也使我这本书的写作构想发生了变化。 珠海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我惊喜,珠海及港澳人们思想的转变,更让我高兴。他们对教育,尤其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大大超出我的意料,使我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里的文化教育气氛甚浓,并非一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的“文化荒漠”。 9年前,我曾在香港考察过半个月。当时的感觉是人们忙于生计,似乎来不及重视子女教育。这次去讲学,所见所闻所感却大不一样。短短几天内,我就见到了不少介绍家教,介绍育儿知识的广告、辅导站和展览会。我在澳门讲完课,老师们纷纷围着我,同我探讨教育学生、教育自己子女的方法。 人们关注的家教问题越来越多。我深感社会越发展,经济越繁荣,人们对家庭教育就越重视。 一路上,我拟定了七八十篇的提纲,准备回来便写。但一想,那样便超过了朱老师给我规定的期限,于是决定,今天再写一篇,加在一起共68篇,算是我的第一本《家教漫谈》。其他的题目,我将慢慢写,争取写得可读性、可操作性更强一些。我期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共同研究和探讨其他的家教问题。 我常觉得,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 我又觉得,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 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 一个孩子成了坏人,社会受害,人民受害,集体受害,邻里受害,但受伤害最重的,还是坏人自身和他的父母。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活得更充实,为了我们自己能生活得快乐,我们应该走进孩子广阔的心灵世界中去,在他们心灵的田野上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然后辛勤地耕耘,浇水,施肥。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 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 明天的大地会更新,明天的世界会更好。 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如日之升,把未来照亮! 1996年第一版 2005年第二次修订 2012年第三次修订 书评(媒体评论) 魏书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我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 吕叔湘 魏书生的可贵之还处在于,他总是尽最大努力,不使自己站到学生的对立面上,不去训斥他们,他管理班级的诀窍是把每个学生当做副班主任。他让学生学会实实在在地生活。 ——《中国教育报》 是值得一看的书,从很多方面阐述了对孩子的管理和引导,但也让人觉得像魏书生这样能循循善诱的老师太少了。 ——网友 983263083 青少年成长中的各种案例,针对每个案例的情况加以分析。很有独到之处。建议家里有青少年的家长看看。 ——网友 美丽的花树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