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城壮歌(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长城壮歌编写组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长城壮歌(上下)》编写组编写的《长城壮歌(上下)》为济南军区优秀新闻作品选,46万3千字,让我们更珍惜英雄的品格和精神,把它们发扬光大,使它们在新的时代发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鼓舞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内容推荐

《长城壮歌(上下)》编写组编写的《长城壮歌(上下)》内容简介: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中国人民的自尊、自信、自豪、自强。这些品格和精神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来,还将随中华民族今天和明天的生存发展而生存发展。有《长城壮歌(上下)》这些品格和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不断强盛“谁能说不是必然的”?

目录

鏖战淞沪——上海抗战纪实

1.战云密布北中国

2.淞沪危机

3.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4.东方马其诺防线

5.张治中受命

6.陈诚说:扩大上海战事

7.蒋介石:就任三军大元帅

8.张治中:此恨绵绵

9.冯玉祥:壮志难酬

10.松井石根:从淞沪走向绞刑架

11.江岸争夺战

12.血战罗店

13.巍巍宝山城

14.淞沪三杰

15.一寸山河一寸血

16.淞沪抗战中的宋氏三姐妹

17.八百壮士守“四行”

18.“八一四”:中国空军的节日

19.江阴海空大血战

20.将军热血洒淞沪

21.杭州湾登陆

22.当撤不撤:蒋介石寄希望于《九国公约》

雄关荡寇——平型关大捷纪实

1.奇兵出城关

2.告别红军帽

3.战士推火车

4.阎公赞周公

5.日寇遇克星

6.林氏三兄弟

7.洛川论战策

8.胜败谁人定

9.坂垣誓夺关

10.苍山待布阵

11.伏兵扼强敌

12.林彪从军行

13.面壁对地图

14.千钧一发时

15.抢占老爷庙

16.李天佑考兵

17.群英闯山洪

18.将军真英勇

19.志在斩蛇头

20.虎将徐海东

21.战地友军来

22.排长过把瘾

23.战场猛张飞

24.勇士亦书生

25.潇洒机枪手

26.兵临驿马岭

27.岭下英雄血

28.猛虎袭狼群

29.光复涞源城

30.战争是学校

31.二取平型关

32.昔阳小兵变

33.友军欠友情

34.国人大祝捷

35.傅作义驰援

36.御敌在忻口

37.夜走大白水

38.阵前与妻书

39.林彪伤春雾

40.卫立煌劳军

41.赴苏有传奇

42.语惊斯大林

43.情场又失意

44.延安识叶群

钟山硝烟——南京保卫战纪实

1.红军将领到南京

2.唐生智勇任守城将

3.松井石根兵分三路

4.蒋介石飞离南京

5.句汤线上硝烟弥漫

6.淳化牛首浴血奋战

7.唐生智不离岗位

8.光华门威武不屈

9.拒劝降严阵以待

10.紫金山血战到底

11.两将军血洒雨花台

12.血战中华门城堡

13.蒋介石命令撤退

14.最后战斗长江边

15.唐生智艰难过江

16.广东军突出重围

17.松井石根挥师入城

18.两少尉比赛杀人

19.他们从尸堆中爬出

20.妇女惨遭蹂躏

21.纵火抢劫毁古城

22.斗顽敌宁死不屈

23.雄鹰猛袭日机场

24.总领事馆毒酒事件

25.军统特工谋刺汉奸

26.新四军痛歼日寇

27.侵略者的可耻下场

焦土热血——枣宜会战纪实

1.战火烧向鄂西北

2.李宗仁调兵遣将

3.豫南战斗

4.鄂北烽火

5.钟毅为国捐躯

6.襄东狼烟

7.枣阳反击

8.张自忠率部出征

9.张自忠尽忠报国

10.为总司令报仇雪恨

11.襄阳之战

12.陈诚上阵

13.大洪山歼敌

14.保卫宜昌

威震华北——百团大战纪实

1.命令从这里发出

2.烽火绵延5000里

3.鏖战狮垴山

4.战火中的日本小姑娘

5.举国欢腾庆初捷

6.红旗插上榆社城

7.涞灵之战

8.将军泪弹关家垴

9.力量的源泉

10.历史的见证

滇缅军魂——中国远征军纪实

1.太平洋战端

2.美国派来了参谋长

3.蒋介石亲临缅甸

4.仰光无光

5.同古喋血

6.谁在操纵远征军

7.仁安羌大捷

8.东线战事

9.归途断绝

10.名将殉国

11.兵败野人山

12.印度整训

13.再战缅北

14.史迪威扛起卡宾枪

15.血染孟拱河谷

16.奇袭密支那

17.强渡怒江

18.杂牌第八军

19.浴血腾龙

20.犁庭扫穴战八奠

21.龙陵回马枪

22.芒友会师

试读章节

1.战云密布北中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平(今北京)城西南二十余里,横跨永定河东西两岸。这座石孔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桥由11孔石拱组成,其上建有石栏,栏杆、望柱头等建筑上雕刻了“数不清”的石狮子,形态各异,雄伟生动。卢沟桥工程宏伟,建筑艺术精美,大凡来京的商旅过客,都要在此驻足,欣赏中国古代工匠的伟大杰作。著名的“卢沟晓月”在金代就已是燕京(即北平)八景之一。卢沟桥又是战略要冲,它扼京冀门户,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卢沟桥的石狮默默仰望长空皓月近百年。它默默忍受着中华民族的外侮内患,默默地遥望东北三省沦落在日寇的铁蹄下,3000万中华儿女沦为外族奴隶;它默默地凝视着永定河的东岸,东洋倭寇驻屯军在中国的领土上飞扬跋扈,横行恣肆……

卢沟桥的石狮不能再沉默了,它再也沉默不下去了。在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反抗日寇的呐喊声中,它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全面开始了!一场历时八年之久的、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就从这一天——1937年7月7日、这个地方——卢沟桥开始了!

卢沟桥的石狮在怒吼: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对外侮的容忍是有限度的!中华民族绝不会屈服!绝不会俯首称奴!

卢沟桥的石狮在怒吼:贫弱的中国在强敌面前敢于拿起武器,敢于反抗,敢于胜利!

卢沟桥的石狮和全国人民一起发出了抗日的怒吼声……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畔宛平城。

城北回龙庙附近,人影憧憧。这些黑影绝不是在这没有月亮的静静黑夜来欣赏“卢沟晓月”的,他们是日本驻丰台第一联队三大队八中队的一百多名日军。他们全副武装,荷枪实弹,进行军事演习,利用夜幕,接近“假想”的敌人,然后准备黎明时进行突击。但是到了第二天的黎明,“假想”的敌人变成了实在的敌人,军事演习演变成了真实的战争。就在7月7日午夜,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宛平城搜索为由,向中国守军发出挑衅,遭到拒绝后,便从正东、东南、东北几面对宛平城展开了包围。8日下午,日军以炮火轰击开始,对宛平城发起进攻;同时,卢沟桥铁路桥,中日两军也为争夺该桥发生了激战。日军一向骄狂,根本不把中国军人放在眼里。但是战争一开始,他们就尝到了败仗的滋味。驻平津的中国第二十九军全力反击,宛平城守军坚守阵地,日军连连强攻,付出的却是惨重的伤亡代价,而未能进宛平城一步!卢沟铁桥,8日日军以数十人的伤亡代价占领了桥南端,但第二天,在从长辛店赶来的二十九军何基沣旅与桥北端的中国守军的夹击下,日军被全歼。

卢沟桥石狮的怒吼,震惊了日本帝国之都——东京。谁也弄不明白,中国人怎么了,南京国民政府是以此来进行全面抗战呢?还是像往常那样会妥协解决?8日到10日短短3天内,日本举行了一系列的内阁紧急会议,最终做出了决定:通过陆军的提议,决定在国内进行战争动员,并向中国华北派兵。日本进入战时体制。

卢沟桥石狮的怒吼,震惊了日本天皇裕仁。这个把中日人民拖进战争灾难的罪魁,早就对中国存有勃勃的野心。他要称霸亚洲,主宰亚洲,做整个亚洲的“天皇”。他听了陆相杉山元向他拍着胸脯做出的保证:1个月左右就可以收拾华北的残局;听了他的叔辈、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关于日中开战后“苏联不会介入”的判断。于是,天皇也赞成出兵中国。

卢沟桥石狮的怒吼,震惊了日本派驻海外的两支最大的军事集团——驻兵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朝鲜驻屯军。关东军立刻做出了反应,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立刻向日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提出报告:“鉴于华北局势,已命独立混成第一、第十一旅团之主力以及航空部队之一部做好随时出动准备。”7月8日又发表声明:“关东军正以极大关心和重大决心,密切注视本事件的发展。”同时派遣前参谋长今村均少将等直飞东京,促使杉山元陆相当机立断,以武力迫使中国屈服。朝鲜驻屯军司令官小矶大将也向东京报告称:“由于华北事件之爆发,已令第二师团之一部采取随时出动的态势。”

日本军中的“主战派”向中国发出了战争的狂嚣,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了不宣战的宣战。

7月9日,日本陆相杉山元在内阁会议中要求:“由内地(日本国内)派遣3个师团前往增援。”

11日,在东京日本首相官邸举行五相会议,决定派遣日本本土3个师团、1个朝鲜师团、“满洲”2个旅团的兵力,并即下令朝鲜和“满洲”方面部队向华北出动。

7月11日傍晚,日本政府发表声明:“此次事件完全是中国方面有计划的武力抗日,已属无可置疑。由此,政府在本日内阁会议上下了重大决心,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立即增兵华北。”日本政府的这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声明,赤裸裸地暴露出其欲在华北一带扩大战火的意图。

日本参谋本部也迅速研究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P5-7

序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毛泽东《论持久战》)

这场战争,震发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展开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熊熊战火。从局部到全面,乃至1945年取得最后胜利,历时14载。

14年间,我们中国一改近代以来一盘散沙、被动挨打的旧颜,如雄狮怒吼,如火山爆发,使蕴积几千年的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精神重新激荡高扬。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这面旗帜下国共两党遵循“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古训,捐弃前嫌,携手抗战。全国各族、各界、各党、各派以及海外华侨,迅速聚集起来,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成为抗日的一员,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力出力,有粮出粮,有专门技术出专门技术,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中华大地,到处都成了埋葬侵略者的战场。

三、四十年代的日本,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均在世界前列,是东方的头号强国。中国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蹒跚的贫弱之国,内外交困,举步维艰。但是,我们中国地大、物丰、人多,日本则地狭、物乏、人少;中国是正义的一方,日本则是野蛮、非正义的一方。14年间,中华民族发扬勇猛、顽强、机智的传统精神,持久抗战,坚忍不拔;“正面”、“敌后”,两相配合;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交相为用;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等“土打法”,也应时而生,齐放异彩。就这样,中国的抗日战争,变惨烈为神奇,演出了一幕幕精彩威武的活剧。悲壮的战略防御,以空间换取了时间;艰苦的战略相持,构筑起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性抗敌固垒;决战决胜的战略反攻,使凶悍的日本帝国主义成为强弩之末;贫弱的中国则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四强”之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我们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世界人民也不会忘记,在关键时刻,中国人民总是一马当先,勇挑重担。1931年,是中国人民打响了反法西斯的第一枪,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40年,当德国法西斯进攻英、法,需要它的日本伙伴出击太平洋给予配合时,是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的后腿,致使太平洋战争向后推迟。1941年,当德国进攻前苏联,需要日本“北进”以形成对前苏联的夹击态势时,仍然是中国战场使日本不能拔腿北向,致使前苏联能够集中力量反击,并进而追击到德国柏林,促成了欧洲战场的迅速结束。

与此同时,长期艰苦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人民武装力量也由抗战前的5万余人,增长到130余万人,并拥有104万平方公里的根据地。这些都构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在其后4年之内迅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抗日战争,壮哉!奇哉!伟哉!它是一曲悲壮的战歌,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战斗,组成了它高亢的音符,亿万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它激昂的乐章。

东北抗日联军最早点燃了中国的抗日烽火,他们14年孤军奋战于北国敌垒,爬冰卧雪,不休不眠,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

“一·二八”上海抗战、长城抗战、察绥抗战等,皆处在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悲曲壮歌,震撼中外,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军人赢得了荣誉,为整个抗日战争增添了光彩。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规模之宏大,态势之雄奇,举世罕见,无不向中外宣示:中国的抗日战争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日本帝国主义冲进这些城市,就像一头野牛陷入了巨大的火阵。

平型关战斗,凶恶的日军板垣师团遭到痛击,中国取得全面抗战兴起后第一次大捷,令骄横的板垣为之胆寒,怯阵多日,不敢妄动。

长沙会战,日军三进三退,遗尸遍野。

百团大战,使敌人后方闻风丧胆。  .

滇缅之战,中国抗日军队攻城夺路于异国他乡,声威远震……

我们永远记得,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抗敌故事,一个个威震敌胆的英雄:茫茫长白山,双手持枪于冰天雪地的杨靖宇;滚滚牡丹江,翻波击浪的八名抗联女英豪;卢沟桥畔,挥舞大刀的赵登禹;忻口阵地上,身先士卒的郝梦龄、刘家麟;滕县城内,血肉模糊的王铭章;宝山街巷,逐屋肉搏的姚子青营;巍巍太行,狼牙山崖的五壮士;枣宜之地,“不死不已”的张自忠;缅甸密林深处,泥血斑斑的戴安澜……

无数的战斗,无数的英雄,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正义、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优秀品格和爱国精神。这些品格和精神,就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保证。正如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说的那样:

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存在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日本法西斯不付重大代价达到其无法无天的目的。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这种精神,我们民族的数千年历史已经证明,现在再来一次伟大的证明……郝梦龄将军等的热血是不会白流的,日本强盗之被赶出中国谁能说不是必然的?(党德信、杨玉文《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38页)

201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中国人民的自尊、自信、自豪、自强。这些品格和精神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而来,还将随中华民族今天和明天的生存发展而生存发展。有这些品格和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不断强盛“谁能说不是必然的”?

让我们来珍惜这可贵的品格和精神吧,把它们发扬光大,使它们在新的时代发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鼓舞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