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养最受欢迎的孩子
分类
作者 王金战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3 应对孩子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

情景再现

5岁的家明原本活泼开朗,最近突然有些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上课也容易走神。有一次,孩子睡午觉的时候,老师发现家明紧眯着双眼,小脸发红,被子里面动来动去。老师走过去掀开被子,发现家明正在抚摸自己的生殖器。看到老师发现了,他手赶紧松开,脸涨得更红了,也不敢睁眼看老师。老师没有说什么,给家明盖好被子。联想到这段日子家明的表现,老师觉得跟这件事情有些关联,于是就打电话给家明妈妈了解情况,家明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他还是这个样子啊,为这个事情,我打了他好多回啊,在家里倒是没有这个现象了,怎么在幼儿园又出现了。老师,实在不好意思,回家我再好好教训他一顿。”听到家长这么说,老师顿时明白,孩子这段时间的情况,一定是和家长处理不当有关系。

关键点分析

调查显示,遇到有关“性”的问题时,87%的孩子首先向父母求解;而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25%的家长赞成由父母负责向孩子传授性知识。其实,对性的学习在孩子出生的时刻,就已经展开。良好的性教育不但能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也能使孩子更加懂得保护自己。

5岁以下儿童的手淫的人数,占整个儿童期(0~14岁)手淫儿童人数的50%以上,所以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幼儿手淫刚开始是对生殖器官的好奇和探索行为,最初的玩弄是无意识的。由于生殖区域皮肤的敏感,使孩子有一种快感。一般的孩子会随着注意力的转移慢漫忘掉这件事情。但是家明的妈妈为了这件事情大动干戈,不停地指责、打骂、吓唬孩子。这样做不仅没有一点效果,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行为。最严重的是,让孩子觉得这是个很不好的行为,自己已经变成坏孩子了,从而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极其不利于儿童期性心理的正常发育。其实,当家长发现这个行为之后,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忘记就好了,比如睡觉之前给孩子读读故事书,发现孩子在手淫的时候跟孩子玩游戏,或者温柔地对孩子说:“摸来摸去弄脏了就会生病,要爱清洁,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关键帮助

中国社会的传统特性使许多父母都羞于对自己的孩子谈性。事实上,对性的学习是延续整个生命的过程,在孩子出生的刹那间就早已展开。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还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只要我们在孩子各个的年龄阶段满足他们的性心理需求,就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0~1岁:“抚爱式”性教育。这个时期儿童主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理应承担对孩子的性启蒙职能。孩子出生后,你就要引导他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母乳喂养,孩子在吸吮妈妈乳头的时候,会产生快乐的感觉。在母亲的爱护下,婴儿产生了信赖的心理。多拥抱孩子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有助于孩子乐观情绪的发展。孩子还可以多跟妈妈洗澡,和妈妈皮肤接触,可以起到抚慰作用。

1~2岁:让孩子了解男女的区别。孩子1岁半的时候是对他进行性教育的最好时期。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的区别。随着语言慢慢发展,孩子询问“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我从哪里生出来的”时,父母最好告诉孩子相应部位的正式名称。教育专家认为,最好给予性器官以正确的名字,要把阴茎、阴部叫得跟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自然,而不要用“小鸡鸡”等来取代正确的叫法。  2~4岁:教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私处。孩子进入性蕾期(3岁左右的孩子所处的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可能会当众碰触自己的生殖器,这时,大多数父母往往会以“羞羞”这样一个含糊的字眼,或者严厉的呵斥来制止孩子。但是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还会让他对自己的身体产生错误的评价。正确的方式是告诉孩子,那个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如果他想碰触的话,可以回到自己的卧室去。这样说不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教给了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4~12岁:对孩子进行较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在同青春期的儿童谈性时,可借助自然现象、童话、寓言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内容穿插其中。家长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比如:“一位姑娘春天把西瓜种子种到地里,她每天都给种子浇水、施肥,种子慢慢长出绿色的叶子。到了夏天,叶子上结出了小花,花谢了就变成了小西瓜,小西瓜越长越大,变成熟透的大西瓜,这个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吃了。妈妈在肚子里也种了一粒种子,在妈妈的精心哺育下,这粒种子慢慢长大,10个月后就变成了一个小人,然后妈妈就把他摘下来,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

P33-36

书评(媒体评论)

王金战所介绍的理念,是当今家长和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理念不变,教育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成就,还会造成伤害!

——《中国教育报》

王金战有着“中国教育战神”之称,语言犀利,直抵要害,他还是中国教育界的“高考战神”,曾经创造中国高考的奇迹。

——《辽宁日报》

17年前,王老师接我们高三数学,他教会了我们自强自信,至今我还在受益。

——王金战老师的学生

王金战老师不仅把学生送进了北大、清华、剑桥、牛津等中外名校,更重要的是他让学生拥有了健康阳光的心态和敢于挑战自我的人生态度,让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有了重新认识,谢谢王老师。

——学生家长

目录

前言

PART 1 好孩子是培养出来的

 1.大人意见不一致时,如何教育孩子

 2.避免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主见

 3.为孩子建立适当的家庭规则

 4.恰当地给孩子自由和规则

 5.换一个角度发现孩子的优点

 6.家庭条件好,就要富养孩子吗旧

 7.年轻父母跟长辈的教育观念有分歧,听谁的

PART 2 与孩子沟通的智慧

 1.恰当表扬孩子的进步

 2.正确处理孩子犯错

 3.应对孩子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

 4.如何成为孩子的朋友

 5.如何跟固执的孩子沟通3g

 6.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如何说“不”

 7.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小矛盾和小战争

 8.给孩子上认识社会不良现象的预备课

 9.孩子无理取闹

 10.对待孩子,如伺避免情绪失控

 11.孩子总跟家长对着干

 12.孩子“诚恳认错,屡教不改”

PART 3 别因孩子的成长而烦恼

 1.孩子为什么会吃手,需要纠正吗

 2.孩子养成了抓人、打人、咬人的习惯

 3.孩子该不该看电视,怎么把握度

 4.孩子喜欢“搞破坏”

 5.让孩子学会单独睡一张床

 6.渐渐长大的孩子喜欢自作主张

 7.孩子喜欢乱涂乱画

 8.孩子对心爱的物品过度依恋

 9.孩子很调皮,什么都敢动

 10.孩子特别任性

PART 4 读懂孩子的行为

 1.孩子忽然说话不利落了

 2.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为什么总是不快乐

 3.孩子对妈妈过于依恋

 4.孩子一到人多和陌生的环境就紧张

 5.怎样呵护“认生”的孩子

 6.孩子爱玩生殖器

 7.你找到孩子说脏话的原因了吗

 8.孩子以前嘴可甜了,可是大了就不懂礼貌了

 9.孩子一到外面就抢人家的东西,像个小霸王

 10.孩子动不动就“出口伤人”

 11.孩子的生日派对中,家长该扮演什么祥的角色

 12.你的孩子喜欢过圣诞节吗

PART 5 习惯和性格的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

 1.找对孩子自卑的原因

 2.让孩子学会面对失望、挫折和圃难

 3.孩子做事总是三心二意

 4.孩子过度膨胀

 5.确定孩子是不是娇气

 6.孩子胆小,怎么才能让他更勇敢

 7.如何让孩子端正竞争意识,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8.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

 9.孩子自私,是家长的错吗

 10.家里被孩子弄得乱七八糟

 11.孩子做什么都慢吞吞的

 12.孩子撒谎,家长该怎么办

PART 6 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

 1.引导学龄前的孩子学习

 2.根据孩子的成长选择合适的玩具

 3.孩子多大上幼儿园比较好

 4.孩子提前入幼儿园好不好

 5.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学习的能力

 6.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

 7.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开放式思维

 8.低龄幼儿背诵古诗词有必要吗

 9.学龄前的孩子要不要上各种知识兴趣班

 10.孩子学琴究竟是为了什么

 11.幼升小,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

 12.孩子上学前有必要认字吗

 13.上学前有没有必要学写字

 14.学龄前学珠心算有没有必要

 15.学龄前的孩子要不要学英语

 16.如何培养孩子的数理逻辑智能

 17.孩子总是坐不住

序言

我这个从教三十多年的高中教师,竟然给0~6岁孩子的家长们写书,读者是不是觉得有点不靠谱。但正因为我大部分时间教高中,在我详细了解了教过的上千名高中生的童年后,才发现高中生的好多习惯原来都是在0~6岁之间形成的,例如,幼儿园喜欢画画的孩子到高中学立体几何时往往很轻松,幼儿园喜欢读书的孩子到高中往往知识渊博、学风踏实……我这才发现原来0~6岁是播种习惯的最佳时机,古人所说的“三岁看到老”再贴切不过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家长们一定要关注的,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表示,未来十年要淡化高考的选拔功能,加大高校录取的自主权。再看近几年高校录取的情况,北大、清华等高校录取的学生中,自主招生、保送、艺术特长、体育特长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所以家长在孩子童年期间就应该注意对孩子的提前设计,既要保证孩子过得轻松,又要让孩子走得更高更远;如果到了高三再做这些事,就来不及了。多年来,我帮助许多孩子从童年开始设计,使他们轻松走向了美好未来,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家长求助于我,在跟家长们的不断交往中,我也强烈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

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一旦时机错过就再也没法挽回。现实情况是很多0~6岁孩子的家长只注重养孩子,而忽视教孩子,于是错失了关键时期。再看市面上有关育儿教育的书籍,几乎都只顾眼前、忽视未来,有些甚至存在导向错误。

所以,当我把从上千名高中生的童年故事中提炼出的100多个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深度思索时,当我站在一个高中教师的角度回望一个人的童年该怎样度过时,更加感觉到写这本书的重要性,也因此最终浓缩成家长们一定会高度关注的70个问题,并本着对孩子未来发展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我和张书雅、咏梅、黄绎霖等家庭教育专家一起,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藉此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以独特的启发。本书创作过程中,得到了陈筱萱老师的支持。至少这本书能帮助家长们在培养一个健康孩子的同时,还能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从小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形成了好的性格、习惯,孩子一定会成为受欢迎的人。这便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大愿望了。

内容推荐

《培养最受欢迎的孩子》由王金战编著。

中学是差生,并不是孩子差,是父母在孩子学龄前没教好。家长要把孩子当成未来的人才来培养,而不是当成宠物来养。从小让孩子受欢迎,孩子才会有幸福的人生。王金战是一个传奇人物,作为家长,他为女儿精心设计,让她全面发展、毫无悬念地考入北大;作为老师,他总结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研究中学生在6岁前养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对中学阶段的影响,帮无数学生重塑信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

在《培养最受欢迎的孩子》中,王金战老师深度解析了幼儿阶段的教育重点,首度提出情商和智商深度结合的新概念——“受欢迎”,告诉家长,孩子的性格、习惯是立足之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是成长的动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健康地度过快乐、有趣的一生。

编辑推荐

金牌教师回望学生的童年,为孩子从小打造英才之路。他的讲座让上百万家长热泪盈眶,他的成长设计让无数学生步入世界级名校,他的学习指导方案半年畅销50万册,他告诉你一个育才奇迹——所有问题解决在学龄前。

王金战编著的《培养最受欢迎的孩子》从一个成功中学老师的角度,阐释和分析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和幼儿阶段的教育密切相关的,帮助家长解决如何从小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形成好的性格、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受欢迎的孩子。文中选取了学龄前家长最常见、最头疼的70多个问题,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8: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