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应对孩子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
情景再现
5岁的家明原本活泼开朗,最近突然有些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上课也容易走神。有一次,孩子睡午觉的时候,老师发现家明紧眯着双眼,小脸发红,被子里面动来动去。老师走过去掀开被子,发现家明正在抚摸自己的生殖器。看到老师发现了,他手赶紧松开,脸涨得更红了,也不敢睁眼看老师。老师没有说什么,给家明盖好被子。联想到这段日子家明的表现,老师觉得跟这件事情有些关联,于是就打电话给家明妈妈了解情况,家明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他还是这个样子啊,为这个事情,我打了他好多回啊,在家里倒是没有这个现象了,怎么在幼儿园又出现了。老师,实在不好意思,回家我再好好教训他一顿。”听到家长这么说,老师顿时明白,孩子这段时间的情况,一定是和家长处理不当有关系。
关键点分析
调查显示,遇到有关“性”的问题时,87%的孩子首先向父母求解;而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25%的家长赞成由父母负责向孩子传授性知识。其实,对性的学习在孩子出生的时刻,就已经展开。良好的性教育不但能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也能使孩子更加懂得保护自己。
5岁以下儿童的手淫的人数,占整个儿童期(0~14岁)手淫儿童人数的50%以上,所以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幼儿手淫刚开始是对生殖器官的好奇和探索行为,最初的玩弄是无意识的。由于生殖区域皮肤的敏感,使孩子有一种快感。一般的孩子会随着注意力的转移慢漫忘掉这件事情。但是家明的妈妈为了这件事情大动干戈,不停地指责、打骂、吓唬孩子。这样做不仅没有一点效果,反而强化了孩子的行为。最严重的是,让孩子觉得这是个很不好的行为,自己已经变成坏孩子了,从而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极其不利于儿童期性心理的正常发育。其实,当家长发现这个行为之后,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忘记就好了,比如睡觉之前给孩子读读故事书,发现孩子在手淫的时候跟孩子玩游戏,或者温柔地对孩子说:“摸来摸去弄脏了就会生病,要爱清洁,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关键帮助
中国社会的传统特性使许多父母都羞于对自己的孩子谈性。事实上,对性的学习是延续整个生命的过程,在孩子出生的刹那间就早已展开。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还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是情感教育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教育,也是人格教育与生活教育。只要我们在孩子各个的年龄阶段满足他们的性心理需求,就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0~1岁:“抚爱式”性教育。这个时期儿童主要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理应承担对孩子的性启蒙职能。孩子出生后,你就要引导他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母乳喂养,孩子在吸吮妈妈乳头的时候,会产生快乐的感觉。在母亲的爱护下,婴儿产生了信赖的心理。多拥抱孩子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有助于孩子乐观情绪的发展。孩子还可以多跟妈妈洗澡,和妈妈皮肤接触,可以起到抚慰作用。
1~2岁:让孩子了解男女的区别。孩子1岁半的时候是对他进行性教育的最好时期。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的区别。随着语言慢慢发展,孩子询问“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我从哪里生出来的”时,父母最好告诉孩子相应部位的正式名称。教育专家认为,最好给予性器官以正确的名字,要把阴茎、阴部叫得跟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自然,而不要用“小鸡鸡”等来取代正确的叫法。 2~4岁:教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私处。孩子进入性蕾期(3岁左右的孩子所处的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可能会当众碰触自己的生殖器,这时,大多数父母往往会以“羞羞”这样一个含糊的字眼,或者严厉的呵斥来制止孩子。但是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还会让他对自己的身体产生错误的评价。正确的方式是告诉孩子,那个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如果他想碰触的话,可以回到自己的卧室去。这样说不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羞耻感,同时也教给了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4~12岁:对孩子进行较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在同青春期的儿童谈性时,可借助自然现象、童话、寓言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内容穿插其中。家长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比如:“一位姑娘春天把西瓜种子种到地里,她每天都给种子浇水、施肥,种子慢慢长出绿色的叶子。到了夏天,叶子上结出了小花,花谢了就变成了小西瓜,小西瓜越长越大,变成熟透的大西瓜,这个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吃了。妈妈在肚子里也种了一粒种子,在妈妈的精心哺育下,这粒种子慢慢长大,10个月后就变成了一个小人,然后妈妈就把他摘下来,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
P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