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宗族史话/社会风俗系列/中国史话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冯尔康//阎爱民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

冯尔康、阎爱民所著的《宗族史话》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和典型的事例,概括地展示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宗族的古老传统以及多变的适应性特点。

内容推荐

宗族是个古老的社会组织,至今仍能看到它的活动踪影。宗族为什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而绵延不绝?今天的宗族和古代的宗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色?冯尔康、阎爱民所著的《宗族史话》注重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和典型的事例,概括地展示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宗族的古老传统以及多变的适应性特点。《宗族史话》中内容涉及祖先崇拜与宗族的祭祖、宗族的形态与结构、宗族的教化和族人的生活、宗族与地方社会等诸多方面。

目录

一 宗族演变的历程1

二 祖先崇拜与宗族的祭祖5

 1 “一本”的祖先崇拜观念5

 2 从皇家太庙到百姓祠堂10

 3 祠堂祭礼21

三 宗族的形态与结构36

 1 宗族的类型36

 2 宗族的结构69

 3 五服、九族与宗亲法76

四 宗族教化与族人生活87

 1 孝悌精神与宗法伦理87

 2 族产与睦族95

 3 族学与宗族教育101

 4 戒规与家法种种105

 5 作为模范宗族的义门108

 6 宗族与族人婚姻112

五 宗族与地方社会122

 1 宗族组织与基层政权122

 2 宗族与外神信仰126

 3 强宗豪族代表地方势力129

 4 宗族与地方社会问题132

 5 移民与宗族135

六 宗族文化的特点143

参考书目148

试读章节

宗族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组织,至今在我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世界各国华人社区,也还有它的踪影和异化形态的宗亲会。它为什么能够如此绵延不绝?今天的宗族与古代的宗族相同吗?它有什么特色?怎样才能认识它?我们想透过大量历史上的宗族活动现象,把握住它的要点,对于认识这些问题,也许会有一些帮助。就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归纳我国宗族大致有如下五个特点,即:传世久远、形态多变、成员日众、功能转换、影响深远。

所谓宗族,按照我们的理解,是由有父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它的正式出现,应当不晚于殷商时代。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社会组织是原始群、氏族公社,它们都是血缘群体,但不是宗族,或者可以视为宗族的萌芽状态。大约经历了几千年的孕育,宗族制在殷商时代诞生,到了周代,它的组织制度更臻完善。此后几度出现危机,磕磕碰碰地延续下来,迄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存。作为社会群体,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社会组织能有宗族这样长久。应当说,我国宗族是最古老而又绵延久远的社会组织。

三千多年的宗族历史,其自身在不断地演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大致说来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异。首先是周朝的宗子宗族制时代,那时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天子既是国家首脑又是宗族领袖——宗子,使宗统与君统合一。在王族之外,从诸侯到卿、大夫、士各级贵族有其各自的宗族。个别的平民家族也有宗族组织,但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因而我们认为先秦时期是纯粹贵族宗族制时代。战国社会大变革破坏了大宗法制,宗族遭到一次毁灭性打击,后经两汉时期的恢复,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形成士族宗族制。士族以家族为单位,拥有用荫权和免役权,并有政府的九品中正制与定姓族制度的保障。士族宗族有接近于世袭贵族的某些特权,是特权宗族的一种形态。这时豪强宗族亦有较大发展,但它们仅有地方的社会势力,而无政治权力,所以士族宗族成了中古宗族制的代表。唐代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使士族制在历史上消失,宗族再一次沉沦。到宋元时,随着科举官僚制的发展,官僚建立起自身的宗族,并以建设义庄、祀田、族学来巩固宗族组织,成为同时并存的各种类型宗族的代表。但官僚只有本身及家庭的特权,其宗族则无法定特权。尽管这时的皇族、贵族宗族仍然存在,但宗族既以官僚宗族为主体,这个时期的宗族从总体上说已进入无特权时代。明清时期官僚制继续发展,绅衿阶层扩大,他们的特权进一步缩小,乃至清代衿士仅有本身的免役权,从法律上说连家庭都不能沾光了。他们为弥补丧失的特权,谋求社会权益,在地方上举办公益事业,而更重要的是组织宗族,因而使宗族在民间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平民也掌握了一些宗族。进入近代以后,特别是清朝灭亡后,等级制消失,宗族也随之进入平民制时代。到20世纪后半叶,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的宗族演化成宗亲会。它在组织原则上同传统的宗族产生巨大的差异,不再强调家族血缘关系而以同姓为结合对象,不像过去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个人身份自愿入会,它放弃传统的族长制管理原则而实行会员大会制和理事会、监事会制,这不仅使宗族真正成为近代民间团体,而且也使它朝着脱离血缘群体的方向演变,很可能会成为类似俱乐部的一种形式。今天我国内地的宗族多数仍与传统形态较接近,个别宗族也称作宗亲会,但还不是俱乐部式的。总之,中国宗族在不停地变化之中,经过了如下的历程:先秦的宗子贵族宗族制一中古的士族宗族制一宋元的官僚宗族制一明清的绅衿宗族制一近代以来的平民宗族制和宗亲会制。

P1-3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