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里做老总,一定要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如果连自己的理念都没有,只是上级怎么说,自己就带领着大家怎么做,那最好是去做个车间的工人。
记得有一家中型企业的老总就不提倡自己企业再出新理念,他认为,上级的理念就非常好,你只要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去做,就一定很好了。如果企业里再出新理念,和上级的理念不同,最后万一没有做出成绩,还会受到上级的批评,与其将来可能要受批评,不如不出新理念。所以,几年下来,市场物价年年往上涨,而大家的工资从来也不涨。有报纸撰文说:《只长产值,不长工资,这样的企业有什么用?》,而这家企业就如同报纸所述,大家都跟着这样一个老总受穷,但还说不出来,因为现行的国企老总是由上级任命的,而不是由下属决定的。面对这样一个结局,上级还有人认为这样一个老总是一个听话的好带兵人,实在是难为了他自己,也苦了他忠实的属下。这样的结局让多少人哭笑不得。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发展,总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适合自己的经营理念。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而这一经营理念就是企业的核心企业文化。记得有一次在太原召开中国企业文化峰会时,蒙牛集团的总经理助理在会上介绍说,他们的老总一年只做三件事: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一种正确的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经营与管理理念)——将这一战略思想和经营理念贯彻下去(达到全员的认知——认同——并共同实践)——到基层调研究(发现在贯彻这一战略中有什么问题,哪些东西需要改进,哪些东西需要完善),然后第二年再继续修订战略——理念文化贯彻——调查研究,如此循环。故而蒙牛这家公司的发展是健康的,良性的。可是,有的企业到现在还不明白什么是企业文化,还不明白什么叫文化管理,还不明白领导者应该做哪些事情。我们在此讲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有人把《水浒》与现实结合起来,讲了以下故事:说梁山上当年聚集了许多好汉(人才),但因为没有理念,充其量不过是一群土匪。但当宋江上山之后,只把这一群“抢劫团伙”提炼为“替天行道”,水泊梁山这家企业马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试看,“抢劫团伙”不过就是人人痛恨的一群社会渣滓。他们在人前也不过就是个不受人欢迎的街匪路霸形象。可是,理念一改,他们的行为马上就发生了变化,抢富人而不抢穷人,抢坏人而不抢好人。这一下他们不但成了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而且他们也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充分感受到了自己这份工作深刻的社会意义。假如说水泊梁山是一个企业,那这个企业目标使得梁山迅速成为同行业的一面旗帜。在“替天行道”这面大旗的激励下,各路英雄好汉(人才)纷纷涌来,为了同一个理想,他们宁愿薪水少一点也要跟着宋江这个总经理去干一番事业。
我们还可以试想一下,“替天行道”这个理念确实不错:在百姓看来,他们是一群“劫富济贫”的英雄;在当地政府看来,他们留有供奉天子的余地;在他们个人心目中,找到了打家劫舍的理论依据。看来,水泊梁山“企业老总”的一个理念让多少人心安理得,让多少人回归到企业中来,不但壮大了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而且也让一群人才安心在这里奉献热血与青春。假如没有这一理念,那宋江、李逵、吴用等人就永远也只是一些江湖草寇而已,他们这一生只能躲藏在大山深处糊口罢了,不可能写进中国的历史。这就是理念的作用。
第二点,企业老总要不断地研究战略和调整战略。我们还以《水浒》为例:当宋江带领员工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企业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梁山公司”成立之初,与其他兄弟企业一样,专门打劫路过的商贾富客。时间一长,商人绕道,导致梁山财源枯竭。此时担任梁山二把手的宋江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和新理念,他们组织优势兵力主动出击,攻打富贾之地,比如三打祝家庄,就是一场以营救同伴为名,以“筹措三五年粮草”为实的战役。这一理念让他们实现了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变。在宋江担任CEO之后,“梁山公司”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不久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最后就成了那一地区同行业中的老大。
P2-3
去年我刚看过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牛士红新书《企业文化建设操作宝典》,今年春节刚过,他又让我为他的这一本新书写序。我知道他是一个写作快手,几乎是两年一本书,可这次又有什么研究成果?我怀着好奇之心又读了他的这本书。合上书稿,我突然发现,他的这本《快速成就自我经典》其实就是上一本《企业文化建设操作宝典》的姊妹篇,《企业文化建设操作宝典》说的是一个组织的企业文化应该怎么做,如:一个组织的创新文化怎么做,一个组织的诚信文化怎么做,一个组织的高绩效文化怎么培育,一个组织的安全文化怎么培育,一个组织的亲情文化怎么培育等等‘,但《快速成就自我经典》这本书中说得更加具体,他说到了一个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如:一个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想挣钱的人应该怎么才能挣到你理想的数额,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位置,怎么对待你的上司,怎么使用你的属下,最后怎么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并成就你自己。他从上一本书谈组织到这一本书谈个体,谈个案,这是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更具体的研究。以前也读过一些这方面的书,不过都是单方面从培育员工的角度去阐述的,而在这本书里作者明确提出了管理者更需要培训,更需要加快培训,第一次把“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归类后,提出分层次培训计划,这还是管理科学中一个新的命题。这本书还不同于我国以往理论研究的表现形式,他用随笔的方式从头到尾,像讲故事一样把每个道理都深入浅出地展现给读者,形象而丰富,带着趣味性,使读者容易记忆,更容易理解。作家们看了这部书稿认为是文学,而理论家们又认为这是活生生的案例,而社会学家则认为是一部对现代人管理的社会科学。一百多个案例,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讲给你听,每一个道理都让人感到亲切而有趣,可贵而可用,好像那些事就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又从来也没有坐下来好好思考过这个问胚,为此,读起这本书就觉得特别亲切.好像就是在述说我们昨天的生活片段,但却又是在归纳总结着新时期我们应该遵循的优秀文化。所以说,这本书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展现了企业中的文化现象,尝试了文化管理与分析研究的一个新角度。
牛士红同志撰写的这本《快速成就自我经典》还是一本多角度的教科书,正像简介中所描述的那样: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一本科学管理的应用书;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这是一部帮助你快速健康成长的教科书;对于具体的操作者来说,这又是一部让你学会如何用智慧来创造、如何用智慧来挣钱的实用书。我还要说,这还是一部教你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怎么做人做事的社会科学读物,无论你处在什么阶层,无论你在哪个行业,无论你在什么岗位。都对你的人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几乎是在手把手教你怎么用你的智慧去发现你自己、去发展你自己、去成就你自己。不但从思想上告诉你应该怎么想,从心理上告诉你应该怎么对待,从发展的态势上告诉你怎么把握,还从方法上揭示了使用你的智慧挣钱的秘密,以及快速成就你自己的方法。作者之所以能将事物把握得这么好,是因为他本人并非为自己安身立命立志,而是他愿意为一个组织的强盛立志,为一个民族的强盛立志。
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本好书,是因为他长期处在基层,有着极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与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和从业员工之间有着最.为密切的接触,有着最为频繁的往来,有着极好的人缘,加上他对工作、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与系统的思考习惯,使他能在细微中发现人生的真谛与真情。生活给了他滋养,他也极勤奋地把握住了生活。可以说,该书中每个可操作性的案例都是他反反复复的工作实践,也都是他成功运用后的精辟总结。我读此书是在感动中撷英,在轻松中获益。这部书不仅可以立人之志,也是强企之力。
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一本科学管理的应用书;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这是一部帮助你快速健康成长的教科书;对于具体的操作者来说,这又是一部让你学会如何用智慧来创造、如何用智慧来挣钱的实用书。这还是一部教你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怎么做人做事的社会科学读物,无论你处在什么阶层,无论你在哪个行业,无论你在什么岗位。都对你的人生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几乎是在手把手教你怎么用你的智慧去发现你自己、去发展你自己、去成就你自己。不但从思想上告诉你应该怎么想,从心理上告诉你应该怎么对待,从发展的态势上告诉你怎么把握,还从方法上揭示了使用你的智慧挣钱的秘密,以及快速成就你自己的方法。
一个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想挣钱的人应该怎么才能挣到你理想的数额?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位置?怎么对待你的上司?怎么使用你的属下……本书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展现了企业中的文化现象,尝试了文化管理与分析研究的一个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