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幸福就是想什么有什么”在我们的故事里,就有个专给人锻造幸福的人。老婆对他很幸福?于是,他便开始为自己寻找幸福。他找到了吗?答案可意味深长哩!
这本“醒世寓言集”还收录了愿望、诗人下凡、神秘原因、新教练、恶作剧、恐惧等众多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锻造幸福的人/醒世寓言集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杨志强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有人说:“幸福就是想什么有什么”在我们的故事里,就有个专给人锻造幸福的人。老婆对他很幸福?于是,他便开始为自己寻找幸福。他找到了吗?答案可意味深长哩! 这本“醒世寓言集”还收录了愿望、诗人下凡、神秘原因、新教练、恶作剧、恐惧等众多故事。 内容推荐 香港报纸专栏连载两年,现首度由作者重新插图,结集出版。写给当代读者的新寓言,可观世情,可娱闲情,更由作者现身说法,介绍写作窍门。 这本“醒世寓言集”收录了愿望、诗人下凡、神秘原因、新教练、恶作剧、恐惧等众多故事。 目录 愿望 诗人下凡 神秘原因 新教练 恶作剧 恐惧 神仙何算命 驴子也读书 钱到哪里去了? 鸭子的歌 锻造幸福的人 拒绝冬眠 瞎子的愿望 似人非人的东西 老鹰 知道不知道 小猫和老鼠 煮汤记 享受致敬 尾巴 陶工的故事 十二个月 爱心 百发百中 阿吉傻不傻? 你不求来我不帮 哭笑不得 乌龟和智慧 人与影子 逆子 三道难题 酒徒 喉咙与胡须 狮子与鬣狗 一秒钟和一个铜板 最心爱的东西 芝士和小孔 说梦 狂泉 复仇 还不鞠躬? 树上长西瓜 小数怕长计 鳄鱼找伙计 大雁和小鸭 金子的声音 两块洋蒜皮 老狗的愿望 达尔文的新职务 小黄莺 平安夜 命运 功夫 理想国里的穷人 夜莺和孔雀 龟兔赛跑续说 喂圣像吃面 亚当与苍蝇 星星迷 千里眼和大近视 五个面包 这个富翁没胡子 怪兽 懒虫相遇 后记:写什么?怎么写? 试读章节 天堂和天官开始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天堂的莎士比亚碰上了天宫的李白,大诗人碰上大诗人,相逢恨晚,谈个没完没了。 莎士比亚说:“你我的作品历来被人翻了又翻,印了又印,全没些儿孝敬,得向他们讨个公道。”李白笑道:“如今他们规定作品印行五十年后便不再有版权,你即使打官司也赢不了。想要捞到什么油水,只会白费心思。”莎士比亚说:“我们可到凡间去写新作品呀!”李白哈哈大笑:“你想被人当做复活的僵尸来研究吗?我才不想给人这样鱼肉哩!” 莎士比亚搔搔脑袋说:“有了,我们可从小孩做起,待长大了,再写书!以我们的文采,一定畅销,挣个盘满钵满!”李白说:“好玩好玩,但我们该到什么地方去呢?”“听说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就到那儿去吧!” 两人来到香港,化成两个小孩,入学读书。岂知每逢考试,最糟的竟是自己的老本行。有天,两人碰在一起,大吐苦水。李白说:“我最怕念自己写的诗。教科书把我的诗剥皮拆骨,小小一首五绝,竞有数不清的对比、排比、递进、顶真、借代……连我也莫名其妙。”莎士比亚也说:“可不是?他们对我作品的分析,连我自己也想不出来!” 李白说:“我们还是回去吧,再读下去,恐怕连会考也通不过,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李白和莎士比亚的担心是对的。我们的教育常沦为为学生考试过关而设,把活生生的诗文弄成干巴巴的分析便成了家常便饭,殊不知这其实是创作的大忌。我们伟大前辈们的作品哪是这样写出来的?这样的考试,不是连作者也极可能不及格吗? 神秘原因 我家的布朗叔叔是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他养了一大群信鸽,每天让它们从后院出发,飞到五十里外的研究所,再由助手在那儿打发它们飞回家。鸽子饱经训练,从不出错,每天准时去,准时回。 这天清早,布朗叔叔像平时那像把鸽子放了,但到入夜,鸽子竞无一返回。布朗叔叔着了慌,到处查询,鸽子竞踪影全无。他只好相信:鸽子受某种神秘的因素干扰,迷了路,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么,这神秘因素又是什么呢?布朗叔叔研究后,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发表了这么一番见解:出事那天,一颗彗星与木星相撞,地球的磁场受到干扰,鸽子原来依靠地磁辨向,一下子不辨东南西北,便都失踪了。 人们听了,都啧啧称奇。几天过后,同学们还就这件事议论纷纷,只有我那要好的同班同学肥仔聪一言不发。有一天,他悄悄告诉我,鸽子出事的第二天是周日,他到北郊探望舅舅,谈起这事,舅舅止不住暗笑。他是个茶餐厅小老板,餐厅就开在鸽子旅途的半路上。那群鸽子天天在他家的天台歇脚,他守候多时,那天把它们一网打尽,如今都被拔光了毛,正躺在厨房的冰箱里。 虽然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却没有勇气把这告诉布朗叔叔。这两天,他又养了一群新的鸽子,它们都很听话。要是它们再次失踪,天知道布朗叔叔又会想出什么更深奥的原因? 科学家的脑袋虽然很了不起,但他们习惯用高深的科学观点去理解问题,对现实世界可能发生的人为“勾当”却全无警觉,因此常把寻常的事件解释得高深莫测。而传媒与人群也爱相信权威,因此,真相便常变得玄之又玄。许多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不解之谜”,就是这样发生的吧?P10-13 后记 记得十五年前,香港的一家日报,问我可否每天给他们的学生版写一个故事,配上一幅黑白插画,对象是小五到初三的少年朋友。我和这家报纸早已合作多年,编辑班底的脾胃,读者的趣味都很熟悉,便答应下来。本来打算写一千个,弄出一本叫《新世代一千零一夜》的书来,后来因事忙,结果只写了两年,共六百多个故事。这便是这套《醒世寓言集》的来由。 在未动手前,我和编辑商量,这些故事,该写什么?怎么写?因为彼此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青少年读者,很容易便取得共识:这世代的年轻人都不爱读长篇大论的文字,我们的故事一定要短小精悍,四、五百字已是极限。拜传媒日益无孔不入所赐,青少年的见识大大超前,听故事的口味也越来越刁钻。这也难怪,吃惯山珍海味的人很难不对食物挑剔,要弄出合他们胃口的故事便得笔笔到位。坊间常见的故事佳作如林,但其中也不乏婆妈式的矫情,也太多道貌岸然的说教。我们不敢斗胆批评这些故事,但这些东西,年轻读者自孩提时起便不绝于耳,若我们还这样写,这甜腻和闷绝人寰谁受得了?这类故事大可留给乐此不疲的人继续去写。我们惯了活在真实世界,便没有本事跟在后面爬行了。朋友中有不少是前线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天天在街头和被目为“街童”的青少年交往,被人称为“北斗星”,令人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告诉我,要年轻人信任你,在有困扰时向你求助,就得和他们“一鼻孔出气”。此无他,想要人家听得进你的话,你就得先了解他们,谅解他们,甚至向他们学习。我和好些充满创意、热诚的教师和青少年读物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看法:若想自己写的文章有人看,和一般家长和教师希望自己的话有人听一样,若多少有点聪明和自信,便不该把自己自小从学校和家长那儿照单全收的东西当成至宝,去批评时下的青少年“一代不如一代”,我们不主张为了讨好大多数人而向时下流行的不良倾向打躬作揖,但我们相信,正统文化是活生生的,是可以为任何人喜闻乐见的,而不是一开口便吓得人落荒而逃的陈词滥调。坚持正统并不排除我们得想时下青少年之所想,用时下青少年喜欢的语调来说话。在这前提下,和千人一面的老套文艺腔和导师腔说再见,便是起码的修为了。 这样做并非离经叛道。香港有个奇怪的现象:好些有“教养”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童话式教育,在孩子的求学时期,让他把世界看得美丽一点,可以养成他善良的性格和高品味的修养。可惜,人生有时可以像诗,但更多时候是一点也不浪漫。孩子不是养在家中的小猫小狗,在学校甚至家庭生活中,他一定会碰上越来越多不那么诗意的东西,若他从小信我们给他提供的美丽世界景象,他以后便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认为我们给他自小编织的美丽世界只是个骗局,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看见美丽的东西就起疑心,此后与一切美善绝缘。若他坚持用这美丽观点看世界,不是永远长不大,便是在严酷的人生面前崩溃。 那么,正统的童话、神话和寓言给我们什么意义?我们每一代人不都是在它们的陪伴下长大的么?因为写这些故事时,我是一家以青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的老牌正统出版社的主编,十几年间我几乎读尽了能找得到的神话、童话和民间传说,也读了不少神话学著作,发现正统的神话、童话及寓言不但不回避这世界并不美丽的另一面,反而无不都从象征的角度去探索人间的一切光怪陆离,喜怒哀乐。它们不但都没回避人生并不那么美丽这题目,反而处处教人直面这世界的光明与黑暗,有如歌的梦想,也有如铁的惨烈。这些智慧宝库孕育了我们的代代先辈,至今仍有无穷魅力。 小孩纵年幼,但非蠢才,欺骗只会换来敬而远之。只可惜,我们这儿的成年人和晚辈说的话,给他们写的书,常回避最令年轻人关切的真相,把真实做种种用心良苦的修饰。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许诺给他们的,常是一个虚假的世界。我疑心,所谓乖孩子,其实只是这社会上的某类短视人物和家长们希望下一代活在这虚假世界里,做个符合他们需要的小处聪明,大处傻里傻气的循规蹈矩人物。这也难怪,生活的真相,在成年人中,又有多少人敢直面呢?但纵然是难,总是要面对的,那怕这真相是令人那么不快、痛苦、失望、无奈和讨厌。有人说,在真相的入口处,就和天堂、地狱的交接处一样,勇者生,怯者死。如果我们不想下一代将来在残酷的现实中不支倒地或颓唐无助,我们是否要和他们一起看清这世界?一个出于天真,把世界染上一片玫瑰色的善人很难支持得太久,只有看透这世界的残酷而却仍相信美善仍在人间的人,才能在正路上走得下去。难道我们不应这样教育孩子吗? 取得了这共识之后,我们便把这些故事的方向定下来:像我们伟大的前辈那样,我们的故事大多天马行空,虽可发生在人类或动物世界的任何时空,但无不指向在现实生活里人人都会面对的种种感慨。我们会讴歌人间美善的温情,但决不回避世界给我们的窘惑。我们不会自许无所不知且还定能给人人解惑,但起码,我们会和读者一起,用我们的经验,前人的智慧,和年轻人一起面对和思考该怎么办才好,也总是会把结论留给读者在以后的日子慢慢思考,这总比写书的人把自己当成神物,时时处处教人如何做人要实在得多。在这条道路上,许多了不起的前辈给我们如何写作提供了经验。安徒生、格林、拉封丹、卡尔维诺等谁不是这样做的?我写这些故事时常想起《伊索寓言》,据说,作者伊索是个奴隶,但他的语言和格调是多么高贵,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学他那样言简意赅,和我们的年轻朋友一起,不无幽默和同情地把这大千世界和冷暖人间仔细端详? 感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社长张秋林先生,一眼便看中了这书稿。也由他的提议,全书会分成十册出版,第一批先出五册,希望在一年内出齐。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彩色对页,由插画到编排都经我一人之手,好能使格调统一,意念在文字和视觉上能一竿到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让年轻读者更容易理解,在每个故事的后面,都由我加上一段短文来解读。而在每册的后面都附有我的一篇短文,介绍我是如何写这些故事的。张先生的意思,是希望方便年轻的读者在读这些故事时,从中能学到一点什么,好让他们写作时容易摸到窍门。而我则只当是受命做一些常识性的经验之谈。人之患好为人师,这世上写得好的人很多,光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便高手云集,名家辈出,在下岂敢班门弄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