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謇奋斗史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曹靖生//陈峻菁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最后的士大夫弃官从商,曲线应对朝廷重税盘剥,巧借官场潜规则规避官僚资本锋芒,内忧外患的时代,数次与超国民待遇的国外资本大鳄殊死搏斗。30年间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疯长,创办大小企业数十家,建设完备的公共设施,一手造就“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赢的崇高的国际声誉,被尊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第一人。

第一部超好看的商人小说《张謇奋斗史》,一生与官斗,与官僚资本斗,与超国民待遇的外资斗,张謇30年间所参与的企事业数量高达180余家,囊括工业、垦牧、交通运输、金融商贸、商会民团、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被称为中国民商第一人。本书由曹靖生、陈峻菁著。

内容推荐

官场黑暗,我们更要看商人传奇。中国第一官场叛徒,民商第一人,在炮火和夹缝中参与创办大小企业180余家,历史地位直追孙中山的传奇故事。

第一部反官场的小说《张謇奋斗史》,批慈禧,别孙中山,痛骂袁世凯,一心想干实事的官场叛徒。末代状元历经清廷、民国、北洋政府等各类官场,与官场规则格格不入,一心只想干实事,终创不朽功绩。

《张謇奋斗史》:一部可以看到当下的历史读物,百年之前,清廷被迫转型,商人阶层在曲折中艰难崛起;百年之后,中国社会仍在转型,民营企业经营困难仍在。两相对照,一部能看到当下的历史读物。本书由曹靖生、陈峻菁著。

目录

第一章 恩科状元不是做官的料

 大魁天下,袁世凯深夜来访

 太和殿上痛批李鸿章,惹怒了慈禧

 性子太直不宜做官

第二章 国富还是民富,这是个大问题

 实业未办,先造牢狱之灾

 张之洞无计可施只得改税

 求助上海巨商,无功而返

 情动两江总督,商办有戏

 唐闸镇风波

第三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状元郎四马路卖字

 凄风苦雨乌篷船

 柳暗花明,救命的织机

 商人?实业家?儒者?

第四章 与官商斗要有点智慧

 让盛宣怀吃了一个哑巴亏

 拿女人的私房钱办厂

 大生棉纱闯进上海

 官大一级压死人

 大生纱厂的标准化管理

第五章 皇帝自身难保,维新变法失败

 奏办京师大学堂

 暗流涌动,翁同龢被罢黜

 变法失败,张謇黯然回乡

 学荷兰人围海造田

 不理慈禧太后,东南互保

第六章 战略眼光发展事业

 海垦公司赔了

 拆东墙补西墙,兄弟也急了

 分红还是继续投资?

 辛丑条约卖国,状元的末世之叹

第七章 甩开朝廷搞地方自治

 兄弟齐心办教育

 通州师范

 在日本劝业博览会上怒发冲冠

 日本学校太好了

 日本考察的收获

 学堂开张

 地方自治

第八章 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大赚了一笔

 大生纱厂在杭州一败涂地

 吴信全的儿子

 兵不厌诈,囤积棉纱

 妙计稽私,人赃并获

第九章 中国近代化第一城

 书生意气上了袁世凯的当

 一百万两全部用于南通建设

 放手大生纱厂

第十章 朝廷变洋奴,保路风潮撼神州

 起义失败

 英国人打算空手套白狼

 筹建苏铁

 辛酸建苏路

 英国人和朝廷是一伙的

 盛宣怀认贼作父,天涯何处是神州

第十一章 孙中山和袁世凯都不能成事

 针绣女神沈寿

 武昌起义,孙中山来了

 实业部长

 给袁世凯和孙中山当和事佬

 孙中山向日本人出卖国家主权

 内部风波

 再会沈寿

 共和了,做事还是这么难啊

 独裁还是独裁

 向袁世凯辞职,死了做官的心

 袁世凯穿了龙袍

第十二章 入主交通银行,想要再造一个上海

 痛失挚友

 决议再造一个上海

 不买吴佩孚的账

 梅兰芳通州唱《贵妃醉酒》

 开发吴淞,一场空欢喜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第十三章 伟大的失败英雄

 日本人要收购大生

 淮海银行挤兑风潮

 绝不能让大生纱厂落在日本人手里

 关键时刻,朋友从背后捅一刀

 借款无门

 一生心血交付国有银行

后记

试读章节

紫禁城太和殿上,“传胪”大典即将举行。

殿外丹墀下,张謇身着六品翰林官服,站在一班新科进士的首位。

光绪在殿上端坐龙椅。

丹墀上,主事太监在唱名,引着一班进士分跪左右。

新科进士们跟着一班三品以上的王公大臣,在向光绪三叩九拜,光绪的目光停留在张謇身上。

“传胪”结束,新科进士们又被引入养心殿。

殿上,光绪和慈禧太后分坐左右,久历闱变的慈禧,面容平静,眼神中却透着几分阴鸷。

新科进士们站在朝臣之末。

光绪道:“亲爸爸六十岁大寿,加的这科甲午恩科,很有几个出色人才。”

慈禧平和地道:“皇上点选的新科状元张謇,听说是翁师傅推荐的?”

光绪道:“张謇老成能干,是有名的孝子,主持过书院,精通河工水利,还在朝鲜办过对曰外交,亲爸爸,他的《朝鲜善后六策》朕看过,若是当年我们就依了这六策行事,东北三省联为一气,在朝鲜设置监国,日本人俄国人又如何敢正眼觊觎我们的属国朝鲜?”

慈禧没有说话,微微点头赞同。

张謇出列,跪拜道:“臣张謇,叩见圣母皇太后,万岁万万岁。”

慈禧道:“平身。张謇,既是你十年前就曾办过对日外交,我问你,这小日本国,自订立《天津条约》起,就在朝鲜屡屡制造事端,它到底意欲何为?是想和列强一样开放通商,多挣俩钱儿呢,还是想连朝鲜也吞并了?”

张謇道:“臣以为,日本不但想吞并朝鲜,还想连我大清也吞并了。”

慈禧不怒反笑道:“它敢!一个弹丸小国,敢打我们大清的主意,反了它不成?”

张謇道:“太后!自朝鲜壬午军变时起,臣就已察觉,日本人狼子野心,不但觊觎朝鲜,而且垂涎我东三省,不但垂涎我东三省,而且对我大清的锦绣江山都已视为囊中之物。”

慈禧震惊道:“你说这话,可有凭据?”

张謇道:“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号称东洋俾斯麦,他一直主张日本要雄飞海外,吞并朝鲜、中国、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几十年来,日人政府,上下一心,发动明治维新,走富国强兵之路,志在以朝鲜为跳板,踏上东亚大陆。同治十三年,倭寇犯我台湾;光绪五年,占琉球;光绪八年,日本军舰陈重兵于朝鲜。太后,日本人野心勃勃,一个朝鲜,绝对满足不了它的胃口!”

慈禧道:“依你这么说,这日本,还真是不可小瞧了它。”

张謇道:“十年前起,日本开始以举国之力扩充海军,每年国库的六成收入都拿去买了军舰、炮艇,日本天皇不但自己带头捐出宫廷收入,甚至宣布每天只吃一顿饭,省钱买船,君民踊跃助捐,终以巨资购入英国最先进的快速巡洋舰,就是打算以国运相赌,和我们大清在海上决一胜负!”

慈禧动容道:“这么说,这场仗我们是非打不可了?”

张謇道:“这场大海战,不是大清要不要战,而是不得不战。”

慈禧道:“那……张謇,你说我们打得过小日本吗?”

张謇诚实地道:“以目前海军军势而言,大清不如日本。”

慈禧道:“胡说,堂堂大清的北洋水师,世界第八,亚洲第一,打不过英国美国也就罢了,怎么可能连小日本海军都打不过?”。  张謇道:“太后,那都是因为北洋大臣李鸿章备战不力!北洋水师三年来未增一枪一炮,营官贪鄙,军纪松弛,上下无斗志,而日本海军的规模如今是北洋的三倍,厉兵秣马多年,一旦开战,北洋水师绝无胜算!”

慈禧的脸色已经有些阴沉,张謇却毫无察觉,只准备借这个面圣的机会,好好抨击一下李鸿章这位位极人臣却丧权辱国的北洋大臣。侍立在旁的翁同龢到底饱经宦海沉浮,担心张謇言辞过于激烈,触怒了这位大清的实际掌权者,赶紧上前一步,准备插言。

慈禧一摆手,制止了翁同龢的插言。

慈禧道:“唔,你接着说下去,李中堂怎么个备战不力了?”

不懂得看人脸色的张謇依旧慷慨陈词道:“太后,十年前,大清无论是国力还是海军,都在日本之上,可即使如此,朝鲜平乱时,李鸿章仍然畏日如虎,约束部下不许与日军开战,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以致倭寇的气焰日益嚣张,大清军队闻倭色变。太后,如今我大清已被日本人逼入死角,若以退让求和,除了向日本人割地赔款,还有什么条件可谈?以臣之见,为今之计,只有全力备战,以战定和,中国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局,希图将来东山再起。”

慈禧听得越发不入耳,诘问道:“那依你之见,大清当如何备战?”

张謇道:“买军舰,购洋炮,练新军。”

慈禧没好气地道:“说得轻巧,朝廷哪来那么许多银子。”

张謇撩袍下跪道:“臣请太后以大清为重,停修颐和园,削减六十大寿庆典的银两,以资军用……”

慈禧怒不可遏,重重地一拍椅子扶手,厉声怒斥道:“张謇,你莠言乱政、狂悖放肆,简直是目无君上!”

生性耿直的张謇,直到此时,还是不肯退缩,他一边伏地请罪,一边仍亢声辩解道:“太后,国家危亡,已到了干钧一发之际,万请太后以社稷苍生为念,损一己之私,而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慈禧没想到还有这种不知死活、强项犯上的臣下,她用套着长指甲套的手指着张謇,手指发抖,气得哆嗦着嘴唇竟说不出话来道:“你,你……”

一旁听得正起劲的光绪,见状也吓了一跳,赶紧喝令道:“张謇,你还不赶紧退下。”

张謇听话地退出殿门。

“传胪”面君之日,竟出了如此凶险的大事,殿下台阶旁的同科进士们都纷纷对张謇侧目,无人搭理他。

张謇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虽然明知处境凶险,这样做对自己没好处,但他觉得能在皇上太后面前直抒胸臆,心中十分痛快。

养心殿上,慈禧已气得上气不接下气,一个劲儿地哆嗦着。

一旁恭立的李莲英急忙上前,替慈禧抹胸捶背,轻声劝道:“老佛爷,千万不要被那书呆子气坏了身子。”

慈禧推开李莲英,面朝翁同龢,阴恻恻问道:“听说张謇是你的得意门生,他今日所言,怕也是翁师傅早就想说而未曾得便说出来的话吧?”

翁同龢虽然欣赏张謇的见解,但也被他这直言无忌的性子吓环了,此刻,翁同稣跪在地上,擦着一脑门子的汗,连连叩头否认道:“请太后明察,张謇虽是老臣的门生,但从无私交,今日他面圣之言,全无顾忌,老臣待会儿一定重重训诫他!”

慈禧根本不听翁同龢的解释,转过脸来,对光绪厉声道:“皇上,这就是你钦点的状元!你们俩可真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好徒弟!”

说罢,慈禧重重地哼了一声,站起身来,由李莲英扶着,拂袖而去。P7-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