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印度佛教艺术随丝绸之路东传中原,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出现了崭新的艺术面貌。作为中原文化在陇西的堡垒——敦煌,受到了深远影响。敦煌壁画中菩萨、飞天、乐舞伎的形象,在唐代逐渐趋于女性化,富含美感,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欣赏趣味,其造型、装扮深深打上了中西融合的烙印。阮立编著的《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对画史中唐人“以丰肥为美”的惯性思维提出质疑,并通过大量的文史和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论述。
敦煌莫高窟唐代艺术,是当时佛教艺术兴盛和繁荣的里程碑,同时又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遗产,是由无数的民间艺术家呕心沥血的结晶,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也高度体现了民间艺术家充满智慧的创造性和丰富生动的表现力。在敦煌壁画中塑造了美神形象的典型代表,其中菩萨、反弹琵琶、飞天的形象已成为敦煌艺术的标志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