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思录——语言学求索集(精)》是刘俐李教授根据自己在30余年语言研究与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记录了其大半生关于语言的思考与追索。体现出作者求实、求新的学术思想,是语言社科类难得的上乘之作。本书分四部分,内容包括方言研究、汉语声调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综论。
《语思录——语言学求索集(精)》是作者(刘俐李)30余年语言研究与教学的结晶,体现出求实、求新的学术思想。《语思录——语言学求索集(精)》有四类。第一类属方言研究,有新疆汉语方言、境外东干语、吴语、江淮官话等。这些论文既有方言本体研究,也有方言形成历史及其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考察;既有语言系统内部结构规律的描写抽象,也有外部因素导致的变异现象的探索。第二类是汉语声调研究,分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第三类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四类是关于语言学理论的一些思考,教育教学教材研究以及其他研究,每类篇数不多,合称“综论”。
壹 方言研究
新疆汉语方言研究
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稿)
新疆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
新疆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扩散
新疆汉语方言研究述评
新疆回族经名的语言变异
宗教避讳和“大肉”
略论乌鲁木齐汉族话和回族话的形成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词汇比较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中的双焦点辅音
焉耆汉语方言的形成——兼论语言变异
论焉耆方言的变调类型
论焉耆话的变调规则
焉耆话的借词系统和人文背景
焉耆话的语法重叠与变调
东干语研究
东干语、焉耆话、关中话同源异境之百年演化
同源异境三方言核心词和特征词比较
东干语特征词的年龄分布和衰变
东干语(陕西支)声调共时差异的实验研究
吴语、江淮官话研究
苏州铁路窗口用语的吴语变异
吴语声调的音区特征、曲拱特征、调类合并和包络式变调
基频归一和声调格局归整的方言实验
贰 汉语声调研究
文献研究
20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的研究综述
20世纪汉语连读变调研究回望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
20世纪汉语轻声研究综述
近八十年汉语韵律研究回望
实验研究
汉语声调的曲拱特征和降势音高
连调中的折度打磨
声调折度打磨说的实验论证
叁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浅谈“使”字句的主语
语言层次中的语素及其教学
论关联词语连接单句成分
肆 综论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杠杆
语料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音位学思考
说“不”
论高校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效能
“文科师范生培养模式方案”论证报告
系统性是现代汉语教材之魂——简评《现代汉语通论》
附 刘俐李论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