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造肉的未来换个思想救地球》(作者炽天使Seraph)特色:
◎作者蒐罗分析各宗教的教义和经典,提出「茹素」乃是各宗教的原始教义之一。
◎本书简要探讨「动物性人造肉」的来源与制作方式,并针对其会给各个层面的影响有着概念的分析。
◎阐述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话,从哲学观点剖析以「吃素」弭平战争,带来和平的另一种观点。
◎邀请愿意以茹素作为发挥人性真善美作为起点的朋友携手保护地球!从心从炉烟薪火相传做起!
◎对於保护地球我们有不一样的选择,认识何谓素食者,人造肉的发明。
◎人为上帝之子,万物之灵长。
◎从食物中发现,蔬食它也是一种解药,了解什麽是人造肉?食物与人的关系,这个残缺的地球如何守护?
《素人造肉的未来换个思想救地球》(作者炽天使Seraph)简介:
在人类破坏地球环境导致天灾频仍的时候,我们要怎麽改变饮食习惯来救地球?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发的,是从动物身上撷取细胞培养出各种不同口感的荤食人造肉,当基因工程持续性的进入粮食作物培育的领域,人造肉的未来是科技革命的一大企图之一。
《素人造肉的未来换个思想救地球》从地球的现况和文明病的逐年高升,来讨论荤食的必要性,及人造荤食有无开发的必要?这种研发对人类的未来和健康是否真的有助益?从自然面、生理面、哲学面及餐饮美食面来探索新世纪的最佳饮食习惯为何!
书中并引用从古至今多个哲学家与科学家的说法,让他们告诉我们,吃素,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方法!
自序
导读
第一篇 人造肉是什麽?人造肉的科技未来,行不行的通
1.认识人造肉
2.人造肉汉堡
3.浅谈培养基的种类
4.人造肉的科技未来,行不行的通
第二篇 嗜肉性对生态的影响
1.抗药性和耐受性的病菌特性知识
2.为何吃素对於地球环保有益
3.基因工程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4.对素食的迷思
5.素食者的种类
第三篇 医学条理中的生理及食物守则
1.人类、草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之生理比较差异
2.食物成分及各种癌症关系
3.为了健康更要吃素
4.荤、素油品的挑选守则
5.健康寿命由自己操控
第四篇 食物在身体里的流程及重要器官
1.人类的消化系统
2.重要器官摘要简介
3.存在消化器官及肠胃中的细菌种类
第五篇 透过宗教面的启思
1.佛教为何要提倡吃素
2.爱心素食主义是基督教最原始的教义
3.回教信仰方面
4.那麽酒到底是不是素的
5.儒教信仰方面
6.寻求身、心、灵上的平静
第六篇 没有真正的肉品,餐桌上的食物也可以很美味
1.可以取代肉汁做成提香及高汤的食材种类
2.食用酵素制作比例与方法
3.荤食者为何不放弃肉食的理由
4.如何由荤食转换为蔬食性的生活
5.成为素食者前的心理调适及情境处理
6.错误的素食也会得癌症
后语
附录
素食人造肉的应用烹调法
诗词欣赏
第五篇 透过宗教面的启思
国内的素食人口没有确实的统计数字,1990年,《中国时报》做过一次调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受调者表示有过吃素的经验,长期吃素的有百分之十四。根据过去卫生署「国民营养健康变迁调查」,发现,国内十九至四十四岁人口中,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长年吃全素。全国素食人口达二百余万人。其吃素的原因一般与宗教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其中以佛教、一贯道者占最大多数。
1. 佛教为何要提倡吃素
因为基於慈悲心,放弃肉食就是解除动物的痛苦。笔者本身认为即便是人造荤肉类,也要先分别自动物体身上去取下那初始的母细胞,牠们也会受伤跟创痛,挨那一针一刀的苦,怎能说这样做已经很人道了呢?如果人类先愿受那一刀再相提并论。在许多佛教寓言和譬喻故事里,就普遍认为人类和动物之间是有其关联性;所谓的「轮回」,其实就是呈现出佛教对待动物的观点,其思想是建构在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基础上,这是和传统西方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动物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当他要面临死亡和刀割之时的时候,心里都是极度恐惧的。动物跟我们一样,有珍贵的生命、有情绪、有父母、有兄弟姊妹。人们为了能快速赚钱,把他们的生活限制在小小的空间里,用不健康的方式把牠们养大。为了让他们长得快、吃的多,施打化学药物、喂食化学饲料。运送时,体型小的用丢的,体型大的用赶的。长大之後无情的把牠们屠宰,然後以各种方式烹饪,最後再送入口中。食肉的各位有想过他们的生活吗?把动物一手养大的人,目的就是杀掉牠卖钱,还会有人带着享受的表情吃掉牠的肉,这是多麽可怕!
只是为了口腹之慾,动物要忍受这麽多的痛苦,我想这不是充满智慧的人类应该做的事情。虽说人造肉的问世是能少许性的减少动物的痛苦,但若一口荤肉都不吃,动物更不痛,不当人类的奴隶那不是更好吗?强者,是应该要保护弱者的!
在《楞伽经》中,清楚阐述了第一条戒律和素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菩萨为护众生信心,令於佛法不生讥谤,以慈愍故,不应食肉。」如果我们能感同身受,能将心比心,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世界,我们将会发现除了慈悲,吃素事实上对地球环境有很大帮助,动物被宰杀时的嘶吼分贝不也是一种噪音污染。
2. 爱心素食主义是基督教最原始的教义
依据历史文献及许多基督教学者的研究,耶稣基督与早期的基督徒都是素食者。
一般相信耶稣是拿撒勒派(Nazarenes)的成员,这是古犹太苦修教派(Essenes,又称艾赛尼派)的一支,居住在以色列迦密山(Mount Carmel)附近。古犹太苦修教派是公元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主要宗派之一,其成员都身着白衣并持素。依据四世纪的教会历史学家伊彼法尼(Epiphanius)及犹太哲学家腓罗(Philo)的研究,古犹太苦修教派虽然奉行所有的犹太仪式,但对所有众生皆持非暴力的态度,认为吃肉或把动物当作祭品是不义的。耶稣身为这个教派的一员,必定与祂的弟弟雅各(Jacob)及所有门徒一样都是素食者。
古犹太苦修教派的主要经典是《十二门徒福音》(Gospel of the Holy Twelve),又称为《拿撒勒福音》(Gospel of the Nazarenes),这是西元一世纪时,许多教会的诠释者经常提到、描述及引用的福音。不过许多世纪以来,这部古老的经典一直被藏在西藏的一间僧院里,直到1888年才被重新发现。许多早期最受人崇敬的教会神父,以及今日为数可观的学者,均称《十二门徒福音》就是失落已久的原始福音。据说这部福音是12门徒在耶稣受难之後,立即共同撰写而成的,而圣经中的《符类福音书》(Synoptic Gospels)便是根据这部经典衍生而成,所以这个版本的《新约圣经》(New Testament)也描述耶稣为严谨的素食者。
在今日的《新约圣经》中,有一则关於耶稣拿面包和鱼喂食5,000人的故事(马可福音6:31-44)。但是依据以下《十二门徒福音》的经文所述,那些食物只有面包和葡萄,并没有鱼;事实上,耶稣是以六条面包及七串葡萄喂食了5,000人。《十二门徒福音》经文29,1-8
1.逾越节即将到来,门徒和其他信徒在耶稣面前集合,并告诉祂所有的事情,包括他们所做的以及所教导的。祂跟他们说:「你们各自前来旷野之地稍作休息。」因为许多人来来去去,他们没空吃东西。
2.他们私下搭船前往旷野之地。民众看到他们离去,许多认识祂的人就从各个城市徒步赶在他们前面,一起来到祂的面前。
3.耶稣现身後,看到这许多人,内心对他们充满怜悯,因为他们就像是没有牧人的羊群。
4.这时天色已晚,祂的徒弟走到祂身边说:「这是一片荒野,现在时间已晚,请打发他们离开,这样他们可以前往附近的乡镇,自己买食物吃,否则他们没东西吃。」
5.祂回答他们说:「你们给他们东西吃。」他们问道:「我们去买两百便士的面包给他们食用好吗?」
6.祂跟他们说:「你们有多少面包呢?去看看。」当他们弄清楚之後,回答:「六条面包及七串葡萄。」祂指示他们让所有人分成五十个一组,坐在草地上。於是众人一排一排地坐下,每排五十人,共有一百列。
这是一本笔记,编者於有记忆茹素以来,对於去肉食血腥性的饮食心得笔记,坊间关於如何吃素及各式素食资讯琳琅满目,然而本书并非要读者把吃肉的饮食习性做为一下子完成变成素食者的诉求重心。反之,本书期望读者从肉食的需要性及科技的滥用度去思考,理性的认识人造肉是不是粮食界的一大福因,对我们的健康有否助益,从自然面、生理面、哲学面及餐饮美食面来探索蔬食这新世纪的最佳饮食习惯。
笔者本身是台湾区拥有丙级素食中餐厨师执照的自由厨子,平时兴趣是投入如何创造出优质的美食,自身在於素食食材、烹调、如何远离病痛等学问上更加追求新知,同时也感恩众多服务於医药界和嗜好同为美食艺术追求者的朋友们,大力提供其所学的知识,共同帮助这本书的完成与问世。
以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名言:「食物就是最好的医药!」来强调远离病痛,一定在选择食物的基础里去努力,西方更有句谚言:「You are what you eat.」意即你就是你所吃的食物去变成的实体。来做为完稿成立此书的最主要编辑动力,另对於原本就茹素的宗教人士,更希望能坚定其守戒的信心,也是编者毕生的一项心愿。想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不要埋怨它因气侯反常而伤害了我们什麽,而是我能为它做点什麽,我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回馈地球这个大地母亲,衷心感恩家人在编写期间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对於接受此书的读者,和平日於网路上及生活中参与提供宝贵意见的有智之士,谢谢你们,来自你们的智慧和知识更添加了内容的丰富性,也诚挚邀请大家一起来为如何生活的更好、为这地球上的生命及所有想超越生命长寿限制的人类做舖路。
※ 另读者如有困难难解的对於蔬食建议及心德可寄以下电子邮址交流,
pennyheart@kimo.com.tw
编者Seraph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