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帝王的必读书——《尚书》
用密码破译自然——《周易》
宣扬王道的史书——《春秋》
自然的咏叹——《老子》
“思无邪”的歌声——《诗经》
中华大地的圣人之声——《论语》
第一部综合辞书——《尔雅》
亚圣的箴言——《孟子》
帝王之术——《荀子》
哲学思想的逍遥游——《庄子》
世界三大兵书之——《孙子兵法》
浪漫主义的发端——《楚辞》
以法为教的治国方略——《韩非子》
“一字千金”的百科书——《吕氏春秋》
纵横家的宝典——《战国策》
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淮南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
几代人的数学智慧——《九章算术》
讥讽世俗的汉朝异书——《论衡》
纪传体断代史之体例典范——《汉书》
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
洞明医术,遂成其妙一针灸甲乙经》
神怪小说的里程碑——《搜神记》
儒道兼修的典籍——《抱朴子》
隐士的清唱——《陶渊明集》
“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文心雕龙》
中国最早的诗评专著——《诗品》
科学与艺术并重的水文书——《水经注》
先秦至梁代的文学轨迹——《文选》
成熟家训的发端——《颜氏家训》
古代农业百科书——《齐民要术》
金玉檀公策——《三十六计》
谪仙斗酒诗百篇——《李太白集》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工部集》
典章制度专史的巅峰——《通典》
绘画史的典范——《历代名画记》
帝王家的历史书——《资治通鉴》
横看成岭侧成峰——《东坡集》
“极古今之变”的史书——《通志》
儒家学说之大成——《四书章句集注》
微型中国通史——《三字经》
卷帙浩繁的官修史——《宋史》
内容详赡的典章制度史——《文献通考:
传奇之祖——《西厢记》
艺术浓缩的历史——《三国演义》
南曲之祖——《琵琶记》
绿林与朝廷的对峙——《水浒传》
典籍丰富的藏书库——《永乐大典》
登峰造极的医药书——《本草纲目》
现实与神话的完美结合——《西游记》
心为万物之主宰——《阳明全书》
颠倒万古之是非——《焚书》
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宝库——《元曲选》
伟大的写实小说——《金瓶梅》
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之事——“三言二拍”
世间真文字——《徐霞客游记》
誉满曲坛,家传户诵——《牡丹亭》
用意勤而民事切——《农政全书》
绝妙小品文——《王季重集》
杰出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明儒学案》
清初我国最进步的思想的结晶——《明夷待访录》
思想价值极高的读书笔记——《日知录》
地理与政治——《天下郡国利病书》
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长生殿》一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
厌作人间语,爱听鬼唱诗——《聊斋志异》
借滑稽笑闹写悲凉凄惨——《儒林外史》
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唐诗三百首》
最优秀的古文选本——《古文观止》
门类允当,考证精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文字之指归,肄经之津筏——《说文解字注》
史义是史学的灵魂——《文史通义》
风靡天下的生活宝鉴——《曾国藩家书》
古典美学之经典——《艺概》
改良主义的乌托邦——《大同书》
唯心主义的美学理论——《人间词话》
系统完整的清代历史——《清史稿》
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之先声——《中国历史研究法》
露骨的真率——《沉沦》
直刺封建堡垒心脏的匕首——《呐喊》
浪漫的自由体新诗——《女神》
文采华丽,字字珠玑——《徐志摩诗全编》
第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子夜》
京昧十足的苦难小说——《骆驼祥子》
中国话剧史上的不朽杰作——《雷雨》
民国《红楼梦》——《金粉世家》
人性解放的呼声——《激流三部曲》
“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上海屋檐下》
人类生存的困境——《围城》
真实的中国,真实的民族——《吾国与吾民》
流淌着革命激情的小说——《青春之歌》
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红岩》
金庸武侠的巅峰之作——《鹿鼎记》
特立独行的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
带你进入美的殿堂——《美的历程》
深入人性的现代派小说——《活动变人形》
小说化的家族史——《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