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术是同床异梦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林明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遴选林明杰评论和综述101篇,涉及文化艺术热点事件和不同观念的论辩、当代艺术潮流分析以及艺术赏析等。作者的文风轻松幽默,针砭入木三分,在谈笑中显露针对文化的真挚情感和严肃思考。

该书看似调侃荒诞的书名,其实包含了作者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思考。针对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林明杰指出,同床异梦才是人生的正常状态。他希望中国的艺术家在艺术这张大床上各做各的梦。

该书作者林明杰先后在中国新闻社和新民晚报从事艺术报道和评论。长期以来的观察和思考,加上自己进行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有评论认为,《艺术是同床异梦》开创了一种人性化的文艺批评文风,语言基调丰富多彩且机智精炼,思考深邃且明快透彻,耐人寻味。

内容推荐

本艺术随笔集遴选了林明杰评论和综述101篇,共有9个章节,分别为“说梦”“斗嘴”“当代”“事儿”“八卦”“作序”“十发”“兔首”等。这百余篇“千字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对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心态与灵魂、艺术门派、国内外炒家、艺术画廊、拍卖行、收藏家的评论,还有对艺术机制、艺术市场、艺术观念、中国艺术发展之路的深刻思考。《蔡元培未竟的理想》《“没出息”的艺术》《东坡骂怀素》《当是不当》《“中国当代艺术”对策》《野狗们》《收藏的“人道主义”》《摩登收藏》《陈冠希道歉》《说曹操曹操不到》等等,这些文章没有华丽或艰涩的词句,亦很少引经据典,却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文风轻松幽默,针砭入木三分,在笑谈中显露对文化的真挚情感和严肃思考。而看似调侃荒诞的书名,包含了作者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思考。林明杰表示,希望“中国的艺术家在艺术这张大床上各做各的梦”。

目录

自序

壹·说梦

 1.艺术是同床异梦

 2.“没出息”的艺术

 3.蔡元培未竟的理想

 4.因树为屋的梦想

 5.服药·喝茶

贰·斗嘴

 6.东坡骂怀素

 7.吴冠中:徐悲鸿是美盲

 8.心灵之药

 9.无法“专一”

 10.你批评给我看看

 11.画坛流行“慢郎中”

 12.大师

 13.江东大壶你害我

 14.壮士断腕

 15.视觉冲击

 16.一个人看的报纸

 17.学不像

叁·当代

 18.当是不当?

 19.当代未必意味当代

 20.“中国当代艺术”对策

 21.感谢国际艺术炒家给我们“上课”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观察之一

 22.没有必要“幸灾乐祸”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观察之二

 23.走出“当代腔”天地更宽广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观察之三

 24.资本沙龙里的“弄臣”和“恶乞”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观察之四

 25.艺术是推动文明进程的弄潮儿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观察之五

 26.艺术还是谋术?

 27.直面心灵才是真正的当代精神

——漫话当代艺术

肆·收藏

 28.野狗们

 29.爱琴的人

 30.收藏的“人道主义”

 31.“石鲁遗作”有话说

 32.“黄牛心态”冲击书画市场

 33.找回真爱

 34.眼力

 35.歇会儿

 36.拍卖会上听相声

 37.“成人玩具”

 38.怨谁?

 39.拔光毛的孔雀

 40.“摩登”的余绪

 41.危机也是种福分

 42.拍卖会上看到“犀利婶”

 43.我们真的爱艺术了吗?

 44.玩出来的性格

伍·八卦

 45.陈冠希道歉

 46.人要有同情心

 47.“艳照”试探人心

 48.本末倒置

 49.车展上的一口痰

 50.程派变“梅派”

 51.一百万的“艺术”

 52.“多情”学者

 53.这才叫“腔调”

 54.屁论

 55.心痛

 56.如果大城市住的都是富人

 57.前辈体面小辈光荣

 58.张娜拉不必道歉

 59.大牌脾气臭情有可原

陆·事儿

 60.文怀沙没有被“集体谋杀”

——与易中天先生商榷

 61.说曹操,曹操不到

 62.该对谁心理测试

 63.上海的文物优势在哪里

——从“广富林”落选想到的话题

 64.让文学艺术的阳光驱走心中的阴霾

 65.想起了那句差点被改掉的国歌歌词

 66.“风格”何在

 67.愚昧+贪婪

 68.戴“锁链”的少女

 69.善待没有“保护伞”的历史建筑

柒·作序

 70.《程十发画云南》序

 71.生命体悟

——《周家盛书法》序

 72.都市观山

——《郑伯萍画册》序

 73.永远面对一张白纸

——《张雷平画册》序

 74.率性如花

——《杨正新画册》序

 75.心花儿

——《李怡蓉画册》序

 76.指尖的渴求

——赵尔俊“黑白系列”之序

 77.中国画属于年轻人

——《“上海风”画展作品集》序

 78.听从心灵的呼唤

——《王天容画册》序

 79.囚窗中的美

——《翁治方刊头画集》序

 80.马小娟《金瓶梅》绘本序

 81.佳联如佳人

 82.造化无穷

——《彭鸣亮油画》序

 83.《诗淇画册》之序

 84.九霄之上看山水云气

——《李厚水墨》序

 85.幽兰之思

——《大美术》创刊一周年卷首语

 86.壶之绝唱

——《随元斋藏壶》序

 87.生命中淡淡的感动

——《成迪画册》序

 88.海上生“半岛”

——《半岛美术馆首展作品集》序

 89.《大熙书画集》序

 90.《鉴陶品瓷》序

 91.把绘画回归绘画

——《百年中国画经典-张桂铭卷》序

捌·十发

 92.自由

——程十发最可贵的艺术精神

 93.推开自由之门

 一一我看程十发

 94。“我想去云南做和尚……”

——程十发和《小河淌水》

 95.陈老莲、任伯年、程十发告诉中国画坛什么

玖·兔首

 96:带有原罪的收藏

 97.双眼的惊恐和哀伤

 98.读雨果有感

 99.争取文物回归不宜用“歪招”

 100.爱国,但不要被忽悠

 101.还有比文物更不能放弃的

试读章节

1.艺术是同床异梦

人往往要求别人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儿。譬如我们会指责别人同床异梦。但你仔细想想,同床异梦才是人生的正常态,要是同床同梦那才活见鬼了。

偏偏中国的美术教育、美术创作乃至收藏家的鉴赏观,充斥着同床同梦的荒谬。美术界的功利和不讲道理,就是要求后来人做那些功成名就的前辈大师们做过的梦。如果你不会做和大师一样的梦,你就会被认为不会做梦。你不会画大师们似的画,你就不是个好画家。

正是这种荒唐的艺术观念长期盛行,使得中国画坛“山寨”现象比比皆是。外行看看似有三分大师相,仔细查查无非“山寨”而已。

做别人的梦做得如此有模有样,也算是真功夫。

然而,就算你将自己整容得跟毕加索一模一样,还穿上毕加索的睡衣,躺在毕加索的床上,甚至搂着毕加索的情人,你也不可能做出和毕加索同样的梦来。

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做梦。每个艺术家应该做自己的梦,而且只能有自己的梦。至于梦是否精彩,那又是另一回事。

怎样才能做出好的梦来呢?精彩的梦来自精彩的心。艺术家要创造出精彩的作品,关键不在技法,因为现成的技法都是前辈成功艺术家创造出来描绘他的梦的。精彩的艺术之梦,来自与众不同的艺术之心。

一个从事艺术的人,如果实在做不出自己精彩的梦,就应该放弃,而不要假冒别人的梦。生活中,没有子嗣,可以过继别人的孩子。但艺术中,无法“过继”别人的梦。做别人的梦是无法精彩的。就算是集全国最优秀的艺人演《开国大典》,一旦与真人版影像资料遭遇也不堪一击。别人是在做自己,而且做得很精彩;而你是演别人,尽管演得也很精彩。让一个书法大师临摹一个普通人的随意笔迹也做不到,何况一个普通人想去模仿一个大师的天真流露呢?所有艺术,一旦以模仿和抄袭为主流,它一定衰落了。

一位画坛前辈坦诚地对我说,改革开放之初,只要弄得到一本国内没有的外国画册,稍微偷点东西参加美展,评委们都没见识过,马上会认为有新意,顿时扬名立万了。

尝到甜头的中国画坛于是盛行起从洋人家里“过继”孩子。幸好尽管中国已经开放三十余年,中国收藏家大多对西方艺术还是不太了解,不知道那孩子其实酷肖隔壁John木匠。

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在滚滚红尘中,大多数人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不得不放弃那些“无用”甚至“碍事”的情感和“不着边际”的幻想,渐渐地,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原来心性。真正的艺术家却是另外一小撮。他们傻乎乎地坚持做着自己的大头梦。艺术家最要珍惜的是自己的心,要保护它,不要让它被屈服和污染。因为艺术家的天职就是为人类保留一方纯真、自由的心灵之园。

总有一天,在红尘中滚累的人会来到真诚之心创造的艺术梦境前,忽然心有所动——这不就是我丢失的心灵和梦想吗?这不就是我埋藏在心底不敢拿出来的痴狂吗?这不就是我连梦都梦不到的美景吗?

艺术的价值还绝不仅仅是抚慰人的情感,它更是开拓人类思维和胸怀的法门。艺术家的自由思考和表达,避免了人类在现实环境诱导或逼迫下的“集体意识”(其实是集体无意识)。它对世界的作用,从意大利文艺复兴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中可见一斑。

愿中国的艺术家在艺术这张大床上各做各的梦!

2.“没出息”的艺术

多年前曾在拍卖会上见到一副对联,其中下联是“人若无癖不可交”,心中不禁惊讶写得出这样句子来的人。不学无术的我后来才知道,这句话来自于明末散文大家张岱。  张岱本是这样说的:“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一直觉得自己贪玩,没出息。读书时上课很少专心,尽在课本上涂鸦,觉得自己是毕加索;但同时又痴迷于在狭小的阳台上养花种草,幻想着自己是园艺师,家里拥有一个大大的玻璃暖房;汽车里常放着一两张交响乐CD,但从来搞不清巴赫、莫扎特、瓦格纳、海顿到底谁是谁,我正陶陶然听着的交响乐到底是什么……

读了张岱的《自为墓志铭》,觉得人家那才叫没出息!他说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合,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没出息也得没出息得那样花样百出,理直气壮!

要如此没出息,可不是容易的,要有张岱般的家世,张岱般的才情。为三顿饭奔波一整天的,想没出息也不行。

一个人连一点癖好都没有,也从来不犯傻,真的可敬可畏。我不敢说这样的人心硬,做他朋友怕被他的剑气伤着,只是觉得这样的人不会有兴趣交没用的朋友,你何必自讨没趣。只有敬而远之了。

人生本是艰苦的,否则婴儿应该是笑着出世了。但上天仁慈,安排下种种风花雪月,好让我们在艰苦付出的同时,也得到心灵的安慰和激励,岂能辜负?

人生本是孤寂的,所以人类诞生了艺术。艺术用虚拟的手段来展现种种“风花雪月”,来弥补人生的缺憾,延展人生的舞台。

收藏家是有福分的。他置身于人类艺术精华的宝库中,应该是最幸福的。但也有例外,不少收藏家眼睛里看到的艺术品依然只是钱。

艺术不是为了具有投资价值而产生的。艺术是解决人心灵饥渴的。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解决人类心灵饥渴更有价值的商品?要么是长生不老药了。有需求就有市场,聪明的人看到了这一点,于是艺术就有了投资价值。

但聪明走到了极致就会犯糊涂。人们一窝蜂地把艺术和貌似艺术的东西当作了股票炒作的时候,忘了艺术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而来。这就像是炒股票的人忘了这个股票所代表的上市企业的业绩和市场前景。

不是所有貌似艺术的东西都是艺术。

什么是好的艺术品?不用去问市场,也不用去问专家,你的心自然会回答。怕就怕你连自己的心都不相信,也不在乎;怕就怕你根本没有兴趣去照顾你的心,去听你的心声。

艺术是没有出息的。有出息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打拼,没出息的人在虚拟世界中玩乐。所以,一颗完全被“出息”的念头塞满的心,是无法体会没出息的艺术的。

3.蔡元培未竟的理想

伟大的思想或许都是超前的。二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和孔子就有了“世界大同”的理想,至今人类距此理想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之时,方方面面都在筹办纪念他的活动。不知这时候人们是否会想到,蔡元培先生有一个未竞的理想——美育。

美育的思想,蔡元培先生提出来将近一个世纪了。他曾生动地解释:“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时至今日,我们将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实践得怎样了呢?且看艺术品收藏热潮如此红红火火,你能说中国人不爱艺术?但是,当我看到一个调查结果,大多数中小学生从未去过美术馆,顿时觉得艺术市场的所有红火都等于零。我们有必要反思,在形形色色貌似红火的文化艺术热潮中,究竟有多少是对美的追求,有多少是对功利的追逐?在教育似乎被格外重视的时代,美育的境遇如何?

中华民族的振兴,关键要靠民族素质的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是衡量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首先要我们懂得什么是美。如果我们对美的理解能力欠佳,能创造出怎样的美呢?过去那些恶俗平庸的城市雕塑和建筑物的出炉,或许也非创作者和审批者恶意;一些优秀的作品不被认可,也并非故意刁难,而是他们对美的理解仅此而已。美育不仅仅是对学生,全民,尤其教育者、决策者更需要美育。艺术家也需要重新美育,反省自己是否在滚滚红尘中遗落了对美的使命。

蔡元培先生一生倡导美育,但他生不逢时,因为那时中华民族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动乱不断,缺乏实践美育理想的环境和机会。如今的中国正是到了实践蔡元培美育理想的大好时候。纪念蔡元培,不要忘了实践他的理想。

P15-22

序言

据说《道德经》不是老子主动要写的,乃因“胁迫”而就。尽管这五千字千古传诵,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人该干嘛干嘛,没真听他的。老子早知如此,所以他懒得写。

以其大才,一辈子只成就这一篇浓缩的精华,也落到如此地步。不才如我,隔三差五地写,稀释程度和惨淡结局可想而知。

拙稿许多是被报纸、杂志催着完成的。大众传媒较习惯以明确的态度向读者说明白些什么。其实道理不该是这么明白的。《圣经》说,不要论断人。想起拙稿中诸多轻狂论断,心中忐忑。只求阁下惠顾本书时,别太在意那些文字论断,且与之“同床异梦”。有些感慨文字乃当时应景而生,如今事过景迁,我也不一一说明,掠其大意可也。

就像是情书写得越多,往往是因为离相爱的人越远。我喋喋不休地说着艺术,或许艺术缪斯早已携你笑傲江湖。那就把我的絮叨当作是为你们助兴的琴音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8: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