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北京人艺经典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书中图文并茂地纪录了欧阳山尊充满传奇色彩的戏剧人生,全面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北京人艺奠基人和著名导演的成长道路和心路历程。
本书收录了记载欧阳山尊生命历程的上百幅图片,经由它们,读者能够更深入地走进欧阳山尊先生的内心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欧阳山尊(经典人物)/北京人艺经典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刘章春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北京人艺经典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书中图文并茂地纪录了欧阳山尊充满传奇色彩的戏剧人生,全面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北京人艺奠基人和著名导演的成长道路和心路历程。 本书收录了记载欧阳山尊生命历程的上百幅图片,经由它们,读者能够更深入地走进欧阳山尊先生的内心世界。 内容推荐 2009年年7月2日,欧阳山尊以95岁的高龄离尘远去。山尊历尽沧桑,荣辱共生,他的一生经历了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反右、四清、文革、改革开放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山尊与戏剧结缘一生,从没有离开过他所钟爱的舞台,有报载,评价他是中国话剧的“活化石”。 这是一本以图片为主的书籍,重点选择编辑了山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量图片,以求用图片来展示传主丰富多采的瞬间。 这本传记重在书写和评价山尊的演剧生涯,而并没有过多地去着墨于他个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目录 引子 一 欧阳家事 二 从“五月花”剧社到大夏大学 三 走向西北前线,初识贺龙 四 和一位美国武官在敌后根据地的三个月 五 年轻的战斗剧社社长 六 亲历延安文艺座谈会 七 两个湖南同乡 八 辣斐大戏院的秧歌剧《兄妹开荒》 九 组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十 王府井大街上的首都剧场 十一 四十岁从头做学生 十二 导演艺术的美学追求 十三 豁达坦然直面人生 十四 桑榆晚景难寂寞 十五 尾声 附一:我们需要一个新型的、示范性的国家话剧院 附二:欧阳山尊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二 从“五月花”剧社到大夏大学 欧阳予倩抱定一生演戏的信念,他并没有奢望欧阳山尊也能子承父业,如他一样粉墨登场,扬梨园之风。尽管山尊从小和他在一起生活,也经常到戏园子去看他演戏,尽管山尊也参加过独幕剧《回家以后》的演出,在电影《天涯歌女》中也充当过儿童演员,但是当他长到了17岁的时候,欧阳予倩丝毫没有看出他有任何想干演戏这一行的志趣,反倒发现他热衷于工业,对理科尤其是对物理学特别感兴趣。 欧阳山尊立志要做一名电机工程师,抱定愿望要去考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的电机工程系。对儿子的人生选择,欧阳予倩积极给予支持。为让山尊能有把握考上大学,便托人专门请了一位教授为山尊补习数学和物理,就这样,山尊在1931年岁末去了真如镇。当年,位于上海市郊的真如镇是暨南大学所在地。他住在学生宿舍里,利用寒假每日到教授家里补习解析几何和大代数。时间转瞬间走到了翌年初,一天晚上,山尊在大学礼堂看了由田汉编剧的抗战话剧《乱钟》,戏散后他回到宿舍准备做作业,耳际依旧回响着刚才在礼堂中群情激愤呼喊抗日的声音。深沉的夜幕中,忽然,大地隐隐抖动了起来,从上海闸北方向传来低吼的大炮声,枪炮声中夹杂着飞机马达的轰鸣。就在这天夜里,中国十九路军抵抗日军的“一·二八”淞沪之战爆发了。随即商铺关张停业,电影公司不再拍戏,剧场也无法演出,许多大学不能如期开学,上海交通大学停课了,自然更谈不上招生。战事打破了山尊做工程师的升学梦。正在茫然无措之时,欧阳予倩替他向美国的国际通讯大学(ICS)报了名,花了200元钱为他订购来了全套蒸汽电机函授资料。 此时欧阳予倩正准备动身前往苏联去参加莫斯科戏剧节,并到几个欧洲国家访问,为此他找来了不少介绍苏联的书籍,并介绍给欧阳山尊读,这是山尊第一次通过阅读了解到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知识。父亲对他说: “既然学校停课不招生,你是不是可以先一面自习,一面到电厂去实习一下。” 这时候杭州电厂正在建新厂,通过关系山尊来到了杭州电厂做学徒,并有机会结识了“五月花剧社”。 在中国抗战戏剧史中,“五月花剧社”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进步剧社,由田汉的弟弟田洪创办。虽然它的生命力只有四十多天,但在中国众多的抗日救亡演剧团体中,它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进行抗日救亡演出的剧社。“五月花剧社”是由“左联”戏剧领袖田汉起的名字,不知“五月花”的称呼是否缘起于那艘曾在1620年第一次驶到美洲大陆的著名的“五月花号”帆船,但“五月花剧社”这一名称其蕴意则充满着人类战胜困境与丑陋的勇气,蕴含着生命的意义。 欧阳山尊到杭州电厂当学徒时便加入了“五月花剧社”。他白天在电厂当学徒工跟着师傅干活,下工后便急匆匆地赶往杭州城里的基督教青年会去参加“五月花剧社”的排练。在那段时间里,他参与演出了抗日救亡戏剧《乱钟》、《回声》、《S·O·S》。也正是在“五月花剧社”,他认识了剧社中最主要的成员舒绣文。而历史更为巧合的是,25年后,在1957年,舒绣文从上海电影厂调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与山尊同在一个剧院工作,这时候欧阳山尊是剧院的副院长和副总导演。 在出国考察前夕,欧阳予倩来杭州与山尊作别。初夏的早晨刚下过雨,浩淼的西湖上漂动着层层晨雾,山道两旁草色青青。已好久没见到父亲了,欧阳山尊便向工厂请了假去看望他。欧阳予倩住在灵隐寺后山的“瞿氏墓庐”,他详细地向山尊询问在电厂当工人的情况,饶有兴趣地听山尊向他讲述参加“五月花剧社”演出的情形。父亲说:“你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让自己各方面成熟起来。”父亲冲他笑着说道: “我在西湖的‘月下老人祠’为我求了一张签,签上写着‘如何?子曰可。’” 父亲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起来,“我出国大约要两年才能回来,家又远在广东,‘子曰可’的意思是说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望你珍重千万!” 与父亲在灵隐后山见面后不久,有一天,欧阳山尊因下班晚点,没来得及换衣服,就穿着工装赶到了剧场后台,剧组负责人见到他说: “你来得正好,保罗病了,住了院,我们正在发愁呢,他和舒绣文的《回声》没法演出了,你正好来救场,保罗演的是一个工人,你的服装都不用换,正是工人本色。”话里提到的刘保罗是中共党员,“剧联”的书记,也是“五月花剧社”的领导人。欧阳山尊迅速把剧情了解了一下,和舒绣文简单地对了对词,便被推上了台。在此之前,欧阳山尊也经常临危受命,“钻锅”替补,自号“百代公司”。当晚,他与舒绣文同台对戏,居然演得有声有色。 欧阳予倩有一出叫《买卖》的独幕剧,为了声援“五月花剧社”在杭州的进步演剧活动,上海的一些戏剧界朋友如应云卫、顾梦鹤、张慧灵、李丽莲来杭州演出这个戏。山尊从电厂赶回城内与他们相见。他听说剧组在演出中需要几颗假手枪子弹做道具用,便爽陕地答应说:“这好解决,我回工厂做几颗,在明天演出前送过来。”翌日,他暗地里用机床车好了几颗道具子弹,装在工装兜里立刻显得沉甸甸的。日头向西斜了下去,眼看天色渐晚,他琢磨着得赶快把“子弹”送到剧组里去,千万别耽误了演出。忽然电厂工头叫他留下来值夜班,连夜给方棚(变压器)烘油。无奈,山尊急忙找到在一起干活的一位师兄,“晚上有上海来的剧团在城里的基督教青年会演戏,你想不想去看?”师兄高兴地答应去看戏,山尊便托他把道具子弹带给剧组交给应云卫。山尊看着他出了电厂大门,心里轻舒了口气。不料,几个小时后,师兄气急败坏地跑了回来说: “糟了糟了,出事了!出事了!” 山尊稳住气问到底是怎么了,师兄气喘吁吁地说:“我刚到青年会礼堂,就看那围了很多人,门口有警察守着门不让任何人出入,一打听才知道戏不让演了,还抓走了几个人。” 山尊问:“我给你的东西呢?” 师兄说:“我把那几颗‘子弹’偷偷往路边的沟里一扔就跑回来了,真是好险!”语气中夹带有埋怨之意。 “五月花剧社”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一切都不可知,心里焦虑之极,山尊感觉这一夜过得竟是如此漫长。天色刚一放亮,他便急匆匆地赶到城里,在湖滨旅馆见到了应云卫和剧组人员。这时,众人正准备出发乘火车回上海。原来,这次国民党军警、特务在基督教青年会抓走了“五月花剧社”的负责人刘保罗和桂公创。当天,欧阳山尊到关押他们的板儿巷看守所,想探听下落,并给他们送去钱和衣服,但是没被允许见到他们。第二天,他又去看守所送衣物,里面的人说他们已经被转到军人监狱了。后来他才知道,刘保罗和桂公创等三人因“宣传赤化”而被判刑入狱。 “五月花剧社”,一朵美丽的“昙花”,散发出耀眼的光晕,却只在杭州灿烂地开放了极短暂的时光便凋谢了。舒绣文和剧社成员转道去了上海,山尊带着对“五月花”的回味与思念又回到了电厂,边做工边学习父亲给他订的ICS讲义,雄心勃勃地准备去考大学。但理工学太为深奥,课程越来越难,如果没有老师辅导,完全依赖自学,无师自通是很难的一件事,以致后来山尊在学习上渐渐中断了下来。他把这种苦恼写信给姑母欧阳立徵,姑母给他回了信,并附带了一封介绍信,让他去上海求见由姑父唐有壬介绍的黄伯樵。唐有壬乃浏阳维新派领袖唐才常的儿子,前文曾提到,欧阳立徵因与唐有壬自由恋爱,而在欧阳家门内引出了一场退彩礼的风波。这时的唐有壬已官至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次长兼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 P17-20 序言 清敝宽阔的浏阳河从县城的一侧蜿蜒穿过,舒缓平静地向西流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个夏日,在浏阳河畔的一条街上,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像是在找寻旧地,眼神中流露着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在这条街上,他寻寻觅觅,徘徊着,在努力寻找着沉睡于童时记忆中的“营盘巷”……记得走进巷子没多远,应该就是家父的那幢祖屋,院子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柚子树,叶子绿绿的,院子对面应该还有一座木塔,那时候我们都叫它八角亭。他向周围的人问路,人们都摇头。一位白发老翁听明白了,他说:“你打听的是那个戏子欧阳予倩的家吧?刚解放,他就把房子献给了政府,有些旧房子拆掉了,盖起了楼房,那不是吗,就这片。”老翁指着眼前的浏阳市人民医院。随即,他打量着对方,“你是他家什么人?” 来者操浏阳口音:“我就是戏子欧阳予倩的儿子。” 老翁甚为惊奇:“看上去你的年龄也不小了……你是干什么营生的?” 来者笑言:“我干的也是戏子这一行。” 话语透着十分自信,自信中又夹带着几分的豪气。 少小离家,七十而归,自嘲做戏子营生的欧阳山尊,离开父亲欧阳予倩的营盘巷祖屋已整整五十六载,他这是头一次回家。 后记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四位创始人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和赵启扬,他们每一位的人生经历复杂亮丽,丰富多彩,当你去接触他们生命中那些似乎已被淡忘了的往事时,都会是不期然地为你推开一道历史之门,你会发觉,当跨过历史的门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时,你所面对的这个人其生命的丰富性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 2009年年7月2日,欧阳山尊以95岁的高龄离尘远去。山尊历尽沧桑,荣辱共生,他的一生经历了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反右、四清、文革、改革开放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山尊与戏剧结缘一生,从没有离开过他所钟爱的舞台,有报载,评价他是中国话剧的“活化石”。 这是一本以图片为主的书籍,重点选择编辑了山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量图片,以求用图片来展示传主丰富多采的瞬间。 这本传记重在书写和评价山尊的演剧生涯,而并没有过多地去着墨于他个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书中提到,欧阳山尊于1955年在《戏剧报》上发表了题为《我们需要一个新型的、示范性的国家话剧院》的文章,当年这篇注入了他对现行剧院团进行体制改革种种思考的文章在文艺界引起很大的震动,也因这篇文章招致风雨,引来非难。本书将此篇文章附录于后,奇文共赏,从中可领略山尊的胆识与真诚。 在此,特别感谢山尊的夫人徐静媛老师,在写作和找寻图片的过程中,她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 感谢湖南省浏阳市委宣传部和浏阳市文化局,他们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刘章春 2010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