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审美对象作为纯粹知觉对象
一、知觉对象
二、纯粹知觉对象
第二节 纯粹意识意向性
一、“意向性”含义
二、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
三、意向作用——意向对象
四、自我——我思——所思
第三节 知觉意向性
一、胡塞尔的“感知”意识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意识
三、知觉意向性结构要素分析
第四节 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
一、知觉第一
二、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
三、胡塞尔与梅洛-庞蒂“现象学还原”思想之比较
四、杜夫海纳的现象学还原
第五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一、“自在——为我们”
二、“自为——准主体”
三、“准主体”与“准客体”
第二章 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
第一节 感性
一、审美对象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
二、“感性”的含义
三、“物质材料”与“物质手段”
四、“审美感性”与“原始感性”
五、感性与审美知觉
六、呈现
七、“感性”的构成:形式、意义、世界
第二节 形式
一、“形式”概念的多重含义
二、审美对象形式论的理论框架
三、杜夫海纳审美对象形式含义的分层描述
四、形式感性
五、感性形式
第三节 意义
一、意义的分层或分层的根据
二、意义与意向性
三、还原、意义的形态和特点
第四节 世界
一、世界观念
二、审美对象的世界
三、世界的构造:时间与空间
第三章 审美对象的存在特性
第一节 真实性
一、经验的证明
二、先验的证明
三、人类学的证明
四、本体论的证明
第二节 表现性
一、审美对象作为主体
二、主体表现性
三、存在的表现
第三节 自然性
一、“艺术作品——审美对象”与自然
二、审美对象就是自然
三、深度、奥秘与神性之维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