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凝聚着史前文明,更见证着人类社会理性化进程中的所有优点和缺点,见证着人性中的美丑和善恶;只要煤还没有退出能源世界的舞台,煤的社会就时刻有可能上演着人类的悲欢离合。
颜烨编著的《煤殇(煤矿安全的社会学研究)》旨在学术上丰富和完善安全生产的社会学理论基础,深化“安全社会学”、“灾难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构建,进一步充实社会学、安全学、灾难学的实证研究,尤其要真正体现中国社会学在“春天来临”时期的大作为。
《煤殇(煤矿安全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透视转型期中国矿难(本研究特指煤矿安全事故)高发频仍的根本性社会原因。
矿难,一种传统性的工业风险,几乎集中表达和反映着工业化初中期的“社会病症”。中国矿难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初中期的矿难有着相似的规律,但又不完全同于后者。目前研究中国矿难的文献不少,从社会科学角度探讨的文献也很多。本研究从社会学关于社会结构的三维性即“实体性一规范性一关系性”视角出发,构建中国矿难的社会结构分析框架,即链接社会结构三维性而预设“政府一市场一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和相关联的“权力一资本一劳动”的阶层关系视角进行分析,以期找到“病灶”,治疗矿难“顽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着急剧转型,从国家全面管控、权力全面主导的“一维”结构转型为形式上的“多维”分化,在煤矿生产领域则转型为“国家政府一煤矿企业一公民社会”三维之间、“权力(官员)一资本(矿主)一劳动(矿工)”三维之间的形式分立,因而以市场化转型为基点,其前后的矿难表现也大不相同。
《煤殇(煤矿安全的社会学研究)》由颜烨编著。
序 陆学艺/1
第一章 基础:问题提出与研究条件/1
第一节 矿难:工业化初中期的社会梦魇/1
第二节 社会学等关于矿难的已有相关研究/15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条件与前期准备/30
第二章 理路:理论视角与基本框架/41
第一节 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应用和三维性/41
第二节 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研究/50
第三节 研究视角设置与基本框架/58
第三章 市场:经济发展与矿难/64
第一节 经济增长对矿难的总体影响/65
第二节 煤炭消费需求对矿难的影响/69
第三节 煤炭产量对矿难的影响/74
第四节 煤炭价格变迁对矿难的影响/77
本章小结/88
第四章 政府:制度变迁与矿难/91
第一节 产权和利益格局变迁对矿难的影响/93
第二节 安全监管制度变迁对矿难的影响/118
第三节 基本安全保障和劳动保护制度问题/146
本章小结/164
第五章 社会:关系结构变迁与矿难167
第一节 城乡就业、收入分配结构对矿难的影响/168
第二节 煤矿系统阶层结构变迁对矿难的影响/182
第三节 煤矿安全维权的社会结构问题及其影响/213
本章小结/230
第六章 讨论、结论、建议及进一步思考/233
第一节 讨论:结构视角——多因解析中国矿难/233
第二节 结论:中国矿难——安全结构失衡之殇/235
第三节 建议:调整结构——构建均衡合理的安全结构/243
第四节 进一步的思考:推进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建设/250
附录一 当前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问卷调查(Ⅰ)/257
附录二 当前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问卷调查(Ⅱ)/266
后记/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