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德)叔本华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在这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有感受外界的能力:当他们看到太阳,能感受到太阳的存在;触摸到世界,也可感觉到地球的存在。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只要通过四肢感触到地球,就会在意识里确定地球的存在。这个在感受、触摸中存在的世界,即为“表象的世界”。

虽然所有生物都有感知外界的能力,但是目前只有人类能够进行哲学的思考,只有人能够将感受到的事物纳入抽象的、反省的意识当中。因此,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在表象世界之外,还应存在一个意志的世界。而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那些看似实际存在的物质,是作为人的表象存在的,即“世界是我的表象”。

如果假设人是意识的主体,而他所能感觉到的世界,都是跟主体相关联的客体,我们就可以将客体称之为“主体的表象”。世界上所有事物,包括已经存在和将会存在的一切,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客体。客体所表现出的性质,都是以主体为条件的,并且它们因为主体的存在而存在。(比如自然界的雨,同样是下雨,有人会因此而感觉忧伤惆怅,有人则觉得缠绵悱恻,有人则无感,由此可见,客体的性质是以“人”这个主体为条件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世界即是表象。

世界即表象这个真理,在哲学发展史上曾经被多次引用,也曾被摒弃过,但它始终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指引的作用。早在古印度的吠檀多哲学中,印度智者已经将它作为一个根本性命题,而这也是最早对这个真理有明确认识的学者。笛卡儿在怀疑论中就曾对这个真理有所揭示,而第一个明确提出这项理论的则是贝克莱。

也有人因为漠视这个真理而遭到失败,比如康德哲学。

在第一篇中,我们将世界定义为表象。仅仅从表象出发去考察世界,不能够得到最全面的认知,因此我们将在以后的篇章中阐明另一真理——“世界是我的意志”。

我们可以这样说,表象与意志是世界的两面,我们只有先从能够感知到的真理出发,才能在日后抛弃客观存在的表象,进而研究到意志层面。所以我们将可知的所有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体,都必须心甘情愿的当成眼前的客体,只有这样才能将世界看作表象。

意志是以人的身体为条件进行思考与研究,将世界从另一个层面去呈现,虽然虚无但它确实存在。世界只有表象与意志这两面,一“实”一“虚”中涵盖世界的本质,二者单独存在,互不干扰,但都是世界的定义。若要再找出第三种,那简直是梦中呓语,同时也会将哲学的研究引入歧途。

主体是世界的支柱,存在的意义是认识所有的客体,也只有主体拥有认知的能力。

世界上所有的客体因主体的存在而客观存在,但不能作用于主体。就拿我们人来说,既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当我们去认识世界时,那么人就是主体,而世界则是客体;当我们的意识在反省和认知自己本身的时候,人的身体也就成为了客体,就和其他客体一样,在时间与空间内存在。

时间与空间是表象多样性的条件,而这仅仅作用于被主体认知的客体。主体不需要这些条件来改变,相反的,主体是客体多样性的前提。主体既不具有多样性,也不具有单一性。我们无法认知它,因为只有它才具有认知的能力。在主体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客体,包括“我们”。

所以,从组成表象的要素来看,作为表象的世界具有两面性,一面是客体,一面是主体。二者共同存在,并彼此依存。客体因主体的存在而存在,也因主体的存在而有意义。二者存在明显界限,客体开始处便是主体的终结点。

只有客体具有时间、空间与因果性等普遍形式,主体不具备,但主体是可以把握这些形式的。康德的伟大发现在于发现时间和空间的普遍形式都是存在于主体的意识之中的,我现在进一步主张,充足根据律就是出于我们的先天意识,是客体所具有的一切形式的共同表述。我在五年前出版的《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篇哲学论文》一书中已指出,任何一个可能的客体都服从这充足根据律,也就是都处在同其他客体的必然关系中,一面是被规定的,一面又是起规定作用的。这种互为规定的范围是如此广泛,以至一切客体全部存在,只要是客体,就都是表象而不是别的,就整个儿都要还原到它们相互之间的必然关系,就只在这种关系中存在,因而完全是相对的。

我还曾指出,客体既各按其可能性而分为不同的类别,那由根据律普遍表示出的必然关系也相应的出现为不同的形态,从而又反过来保证了那些类别的正确划分。我在这里一贯假定,凡是我在那篇论文中说过的都是读者熟悉的,并且存在记忆中;因为,如果还有在那儿没有说过的,就会在这里给予必要的地位。P2-5

目录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一篇 世界作为表象初论

第二篇 世界作为意志初论

第三篇 世界作为表象再论

第四篇 世界作为意志再论

附录: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

序言

我原本预定在这里提示一下大家应该怎样来读这样的书,才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加以理解。要由这本书传达的只是一个单一的思想,可我费尽心思发现除了用这全本的书以外,还是不能发现有什么别的捷径来有效传达。

本书所试图传达的思想就是——人们在哲学的名义之下长期以来所寻求的东西——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的那些东西。这样东西可能我们已经寻找了许久,但是却未能有准确的答案。甚至有人会认为,我们已经完全没可能找到了,犹如不能发现点石成金、医治百病的仙丹一样。而本书,就是在试图找到那个答案。

一个思想的系统,一定会有一个结构上的关联,事实上是这样一种关联:其中总有一部分在下面(基层),支撑着另一部分,被支撑着的这一部分反过来又托住前者。

而一个单一的思想却非如此,不管它的内容是如何广泛,都保有最完整的统一性。即便是将它分成若干部分,这些部分间的关联仍必须是有机的。他们之间的关联是这样的:每一部分都同样蕴涵着全体,就如同全体蕴涵部分一样。没有哪一部分是首,也没有哪一部分是尾。

整个思想通过各个部分而显明,但是如果不能了解思想的全貌,那么也无法彻底的了解任何最细微的部分。毫无疑问,若想全面了解本书中所阐述的思想,除了将本书阅读两遍之外,别无他法。

在读第一遍时,读者是需要一定耐性的,因为内容可能会有一些枯燥而乏味。可在阅读第二遍时,你会发现,你有了另一种了解事物的眼光。

在阅读本书之前,请先读本书的序论。但是这篇序论并不在本书的篇幅中,而是在五年前以“充分根据律的四重根——篇哲学论文”为题已出版了的一本书。不先熟悉一下这个序论的话,要想完全正确地理解本书可能会比较困难。可以说,那篇论文如果不是先于本书几年前就已出版了的话,大概我会直接将它并合于本书的第一篇之内。现在,凡在那儿已说过的,在本书第一篇内就都省略了;单是这一缺陷就显示了这第一篇的不够圆满,而不得不经常以援引那篇论文来填补这一缺陷。不过,对于重抄自己写过的东西,或是把说得已够明白的东西,重复辛苦地又用别的字眼儿来表达一番,那是我极为厌恶的。

在这里,我对读者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读者能熟悉一下康德的主要著作。可以说,我在很大限度内是从伟大的康德的成就出发的。所以,领会康德的哲学的某些定义,是想要读懂这本书的一个前提。除此而外,如果读者还能对柏拉图的哲学世界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就会有了更好的准备,更有接受能力来倾听我了。

不过,相信大部分读者到现在已经开始不耐烦了,那竭力忍耐抑制已久的责难也要冲口而出了:你怎么敢在向读者推荐一本书时,提出这么多要求和条件呢?更何况,现在是—个不缺少各种新思想的年代,单在德国,每年就有三千多种思想丰富、见解独到的著作出版,还有无数期刊甚至日报所发表的东西,都通过印刷机而成为公共财富呢!在这个时代,深刻的哲学家,单在德国,现存的就比过去几个世纪加起来的还要多!因此,气愤的读者要问:我们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的波折来读这本书,这在什么时候才算是终结?

对于这样的责难,我自己也不能给出多么动人的答案。我只是希望我的读者在看过我的警告后,不在这本书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并能够对我多少有点儿谢意。因为不满足我所提出的要求,即使读完这本书也没有什么收获,也可以扔开不读。此外,我甚至可以确定,这本书对于他们来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这本书也只能安静地等待那些少数人了,只有他们高深的思想才能够接受这本书。这个世界的知识已经够多了,以至将难解的和错误的完全看作一回事,可在这个时代那些有智慧的人中,总会有人认识到本书的价值的。还有,可能有些人在本书中会一点也找不到他们所寻求的东西时,他们将是如何地失望啊!当然也可能有些人对本书毫无兴趣,那么对于他们来讲丢掉本书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我害怕自己这样还不能推脱掉责任。这篇序言当然是在劝阻读者,但是看到序言的读者已经花费了金钱在这本书上,那么怎么才能不辜负自己的金钱呢?现在,我最后脱干系的办法只有提醒这位读者,即使他不打算读这本书,他总还知道一些别的办法来利用它,此书并不比很多书差,可以填补他的图书室里空着的角落,而且书本身的装订也还算出色,放在那儿不会显得太掉价。要不然,他还有博学的女朋友,也可把此书送到她的梳妆台或茶桌上去。再不然,最后他还可以写一篇书评,这当然是一切办法中最好的一个,也是我特别要奉劝的。

在我开了以上的玩笑之后,在这个本来就如梦似幻的人生,几乎不能把任何地方看得太重要,而忘记了开玩笑,我在献出本书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相信这本书会到需要他的人手里,而除此之外,就要相信命运了。这命运规定真理得有—个短暂的胜利节日,而在此前此后两段漫长的时期内,也许被人污蔑成不可认识的。前一命运惯于连带地打击真理的创始人。但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生命是悠久的。让我们谈真理吧1

1818年8月于德雷斯顿

内容推荐

《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由叔本华著,段远鸿译。本书的中心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1. “世界是我的表象”,即外在世界只是感觉和表象的世界。但在表象世界的背后还存在一个意志世界,“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万物的基础,整个世界就是意志,意志是唯一的、不可分的实体,人的认识和理性就是意志客观化发展到一定级别后的产物。

2. “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即世界的精神内核是“生存意志”。生存意志是指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生存下去的欲望,生存包含两个意思:“饮食”是个体的生存,

“男女”是种族的生存。

《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编辑推荐

《读懂叔本华的第一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由叔本华著,段远鸿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最悲观、最忧伤的哲学家创作的关于痛苦的鸿篇巨制!

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写的。(叔本华自荐)

一个不知名的鬼灵悄然地对我说:赶快去把这本书带回去!我一回到家。随后就把我的宝贝翻阅起来,我屈服在它那强大、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尼采推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6: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