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画像/读品悟校园智囊团系列》编著者林丽丽。
大家常说,现代的年轻人是“草莓族”:外表光鲜亮丽,遇到挫折,却无法承受。这样的“温室花朵”,相信天下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名列其中。因此,如何激励孩子勇敢面对挑战,提升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就成为父母和老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有鉴于此,我们策划了这套“校园智囊团”系列。
《何处是儿家/读品悟校园智囊团系列》编著者林丽丽。
《何处是儿家/读品悟校园智囊团系列》内容提要:9岁,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乐童年,但是小珊面对的困境是妈妈难产过世,只留下刚出生的妹妹和一个只会酒后闹事的爸爸。9岁,对小珊而言是人生最大的转折点。在社工人员的协助下,小珊和妹妹分别进入寄养家庭。与亲人分开的小珊,她能不能适应新环境?收养小珊的杨爸爸、杨妈妈会如何对待小珊?而小珊逃学又是什么原因呢?杨家能不能成为小珊永远的家?
爸爸终于露脸了,警察叔叔好不容易找到他。据说当时,他又喝得酩酊大醉,醉倒在庙门口。这一次,爸爸的神情跟平常不一样,似乎变得温和许多。他默默看着妈妈的遗照,跪在地上,自言自语地说:“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你!……”
大人的世界,我真的不懂,为什么妈妈活着的时候,爸爸不对妈妈好一点?等妈妈死了,他才开始后悔呢?
妈妈下葬后不久,爸爸又开始晚出晚归,我每天去上学,他还在睡觉;晚上我去睡觉时,他还没回来,爸爸似乎忘记我的存在。妈妈走了以后,李阿姨就经常过来看看我,问我有没有饭吃?我的答案每次都一样:“没有,爸爸没有煮。”因此,我的三餐都是隔壁李阿姨提供的。所幸,妈妈在世时,曾经教我用洗衣机洗衣服.不然,我每天都得穿脏衣服上学了。
老师时常问我家里的情形,我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有时候,老师会送我一些饼干、糖果,也会把她女儿的旧衣服给我穿。坐我旁边的陈芳芳总是不怀好意地看着我,她会叫其他女生不要跟我玩。
放学时,我问她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坏?她想也没想,就回答我:“因为你很厚脸皮,一直拿老师的东西。”我辩解:“你乱说,那些东西都是老师送我的,不是我自己要的。”她不放过我,又说:“那你就不要拿啊!明明是自己想要,还装。”
我很想哭,但强忍着泪水。我不想让陈芳芳说我是爱哭鬼。我转身跑开,正巧撞上老师。老师大概是发现我的神情不对,她一直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摇摇头不想说,免得又被陈芳芳说我爱告状。老师看我不说话,便不再勉强我。
我沿着小巷跑回家,心里感到委屈,忍不住哭了。走到巷口,看到社工(社会工作者。编者注)阿姨和警察叔叔又站在门外按门铃,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他们曾经来过家里几次,对爸爸说,他没办法好好照顾我,也没有钱把妹妹从医院带回来,最好把孩子送给寄养家庭来养。
上一次,社工阿姨告诉我:“寄养家庭就是有爱心的人,愿意当你的爸爸、妈妈,可以给你一个完整的家。”
我懵懵懂懂地问:“那,现在的爸爸也要去寄养家庭吗?”社工阿姨摇摇头,说:“不,你要和爸爸暂时分开一阵子,等爸爸工作稳定了,再把你接回来。”
我又问:“妹妹呢?她会跟我一起去吗?”P11-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