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首次尝试系统地出版所有获奖者的重要著作,本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中国面世其意义更加深远,作者希望它的出版不仅有烛于经济学的发展,而且能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作者经济思想的代表作。库普曼斯指出,本书的第一篇论文涉及内容问题,第二篇涉及方法问题,第三篇涉及工具问题,三篇论文都强调理论和经验研究中的模型构造。
Ⅰ 资源分配与价格体系
1 点集、线性函数和经济决策的分散化
1.1 解决老问题的新方法
1.2 商品空间
1.3 机会集合之和与分散化决策下的利润最大化
1.4 供给决策与消费决策的分离
1.5 决策分散化、激励因素和信息经济
1.6 凸集与最优化的价格含义
1.7 凸性假设在分析中的作用
1.8 借助于价格体系的各种资源分配模型
2 竞争性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2.1 引言
2.2 公设与定义
2.3 竞争性均衡下的帕累托最优
2.4 帕累托最优的价格含义
2.5 具有收入形成规则的竞争性均衡的存在
2.6 模型的解读
2.7 竞争性均衡下消费者的生存
2.8 实证和规范应用
2.9 市场的自由进入
3 生产效率与价格体系
3.1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3.2 技术能力的表达
3.3 线性活动分析
3.4 基本公设
3.5 “生产者”以及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3.6 “资源所有者”、“消费者”以及合意商品的生产可能性
3.7 生产效率
3.8 适当价格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效率
3.9 效率的价格含义
3.10 有效活动组合的存在
3.11 有效点集、生产函数和边际替代率
3.12 一般均衡模型对生产的描述
3.13 线性规划
3.14 投入产出分析
4 不同时间的生产、资本和利率
4.1 时问因素
4.2 模型期的结束
4.3 无限期模型
4.4 有效规划与相关价格的关系
4.5 目前和未来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4.6 利率的定义
4.7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4.8 静止状态
4.9 资本饱和是否可能
4.10 不同时间消费偏好的变化
4.11 严格的理论与现实是否矛盾
Ⅱ 经济学知识的构建
1 不名誉的方法论
2 论述的策略
3 经济理论的公设体系
4 探寻经济知识的基础
5 作为一系列模型的经济理论
6 关于科学效率的问题
7 关于科学研究的心理
8 接下来的模型是什么
9 不可分割商品、规模报酬递增及生产地点问题
10 不确定条件下的单个决策者
11 不确定条件下决策者的相互影响
12 各种偏好的相互影响
Ⅲ 经济学研究工具与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探讨的必要性
2 基础数学的使用
3 动态经济学所需要的工具
4 计算方法与管理科学
5 生产潜能的计算与预测
6 统计推断与经济行为的计量
7 样本调查
8 工具开发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9 对研究项目的评估和支持
中英文名词索引
库普曼斯主要作品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