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云梦》是朝鲜小说家金万重的代表作,是朝鲜小说之滥觞,也是以梦为题材的小说之滥觞。这部书不仅以梦幻般的离奇有趣的情节而著称,而且关于成书过程也充满神秘感,让人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
“梦小说”热滥觞于《九云梦》。如果说《九云梦》是朝鲜“梦小说”的开始,《玉楼梦》《玉莲梦》等则是受《九云梦》影响而创作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曹雪芹的《红楼梦》也受到“梦小说”传统的影响。
《九云梦》虽然没有类似《红楼梦》那样的对社会的宏大寓言,但是却对人生进行了大胆的预言: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虚妄不实的。人之所以需要修佛,是因为“梦”发生于三界,“三界”是人的情欲世界的归宿。只有修佛方能摆脱欲界和梦境,从而获得超越和真实。
这部小说描写了男主人公杨少游与八位美女之间坎坷曲折的爱情经历。情节之离奇,感情之哀婉,典故之丰富、教化之纯正,其他小说难以望其项背。要想用极少的时间读到宏大的叙事,不读《九云梦》不能办。
本书的写作是否影响到曹雪芹先生不得而知,但一直以来被誉为韩国的《红楼梦》,以致韩国的大中学生人手一册。
八仙女出山门,携手而行,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个南岳天山,本来与我们那里没有什么区别,自从和尚开道场之后,便有了天壤之别。莲花胜景近在咫尺,却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今天我们奉娘娘之命,有幸在春色正妍时到此。太阳尚未落山,我们何不趁此良辰振衣于莲花峰,戏水于瀑布泉,吟诗作赋,乘兴而归,不是很快活吗?”大家都附和说:“是呀!”遂一起缓步攀登莲花峰。一边缘崖而行,一边俯看瀑布。然后顺水而下,在石桥上休憩。
正值阳春三月,百花争艳,紫霞葱茏,一片锦绣。谷鸟争鸣,娇音宛转,如同美妙的音乐。春风怡荡,景色留客。八仙女流连忘返,怡然自得。她们盘腿坐在桥上,欣赏美景。只见那百条溪流汇入澄澈的小潭,潭水镜子一般清莹剔透。山上的绿柳红桃倒映水底,依稀一幅灿若图绣的绘画展卷眼前,而且好像是画师龙眠刚刚画出来的。陶醉于良辰美景之中不忍起身,不知不觉已经夕阳西下,暝霭遮林。
再说那天性真来至洞庭,劈琉璃之波,入水晶之宫。龙王闻知性真到来大喜,出宫门迎接,拉着性真的手进宫,分宾主坐下。性真带来了六观大师对龙王的遥谢。龙王听罢,遂令设宴款待性真。山珍海味,丰盛而又可口。龙王亲自为性真酌酒,劝性真饮上一杯。性真坚辞,对龙王说:“酒乃是破坏性情的狂药,是佛家大戒,贱僧可不敢饮。”
龙王说:“佛教五戒中有禁酒的戒律,我岂不知?寡人之酒与人间狂药大不同,它只能制人之气,未尝荡人之心。您难道体会不到寡人一片真情吗?”
性真被龙王的话感动,不敢强拒,就连饮了三杯。酒足饭饱,性真拜辞龙王,离开龙宫,冒冷风回奔莲花峰。来到山脚下,酒力上冲,两眼昏花。性真思忖:师父见我满颊红潮,定责怪于我。于是脱去衣服,临溪盘腿而坐任风吹拂。他弯腰捧起一掬清水,往脸上撩,以期解酒。忽然,一股奇异的香味,缓缓袭人鼻腔,根据经验可以判断,这种香气既非来自麝香,也非来自一般的花卉。闻到香气之后心旷神怡,琐事与不快倏尔消失殆尽,悠悠然飘飘然,不可言喻。于是性真自言自语:此溪上流有何等样奇花,郁烈香气泛水而来?我当溯源而寻之。说罢穿上衣服,沿流而上,寻找花香源头去了。
说来也巧,此时八仙女恰在石桥上休憩,正好与性真相遇。性真放下锡杖,上前施礼说:“诸位女菩萨,请听贫僧一言!贫僧乃是莲花道场六观大师的弟子,奉师命下山,刚刚归来。石桥狭小,诸位菩萨分坐桥上,男女恐不得分路,唯愿诸位菩萨暂移莲步,借路于我,我好赶路。”
八仙女回答:“妾等是卫夫人娘娘的侍女,承命于夫人,刚刚问候过六观大师,在此休憩。妾等闻听,礼云:行路,男子左行,妇女右行。此桥原本狭窄,妾等已经先坐此处,今道人欲过此桥,于礼不可,请别寻他路。”
性真说:“溪水既深,且无他径,让贫僧如何走法?”
众仙女说:“昔菩提达摩尊者,乘芦叶而涉大海。和尚若学道于六观大师,则必有神通之术,涉此小川何难之有?用不着与女子争路呀。”
性真笑着回答道:“试观诸仙之意,是索要买路钱啊!贫寒之僧本无金钱,现在只有八颗珍珠,愿意将明珠奉献诸位娘子,以此买行路的方便。不知尊意如何?”
说罢,性真摘下一枝桃花,向众仙女掷去,刹那间桃花的花萼化为明珠,祥光满地,瑞彩烛天,与海蚌体内的珍珠一般无二。八仙女各自拾取一颗珍珠。众仙女看了一眼性真,粲然一笑,乘风腾空而去。性真伫立桥头,翘首远望,直至倩影消逝,香风散尽。性真惘然如失,不乐而归,将龙王所说禀告六观大师。六观大师指责性真晚归。性真辩解说:“龙王热情款待,诚意留客,却之不恭,不敢违礼。” 大师不答,让性真退下。
性真回到禅房,天幕已降。自打发生艳遇的一幕性真神魂恍惚,悠悠荡荡,众仙女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那艳态妍姿,总在眼前晃来晃去,欲忘而难忘,不思而自思。他兀然端坐,默然思忖: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幼读孔孟之书,壮逢尧舜之君,出则统帅三军,入则总理朝政,锦袍着于身,紫绶结于腰,揖从人主,利泽百姓。事功其前,享乐随之。赏娇艳之色,听幻妙之音,荣光极于当代,功名垂于永久。——如此方不枉活一世。可惜自入佛门,饭不过一盂饭、一瓶水,事不过诵经称念,财物不过百八颗念珠而已。其德虽高,其道虽妙,寂寥枯淡,高妙又有何用?就算我修成上乘之法,继承祖师之统,盘坐于莲花台上,待我三魂九魄化为灰烟之时,有谁知道有一个叫性真的人曾经生于天地之间呢?
思之如此,念之如彼,欲眠难眠,不觉夜深。刚一合眼,八仙女忽翩然而至,性真急忙睁眼细观,却不见踪影。此时性真良心发现,产生后悔之念:“释教道行以正心志为上。我出家十年,不曾有半点苟且之心。今突发邪心,以至于今天如此胡思乱想,岂不有妨我修行之前程?”于是把化来的饭菜加热吃下,趺坐蒲团,振作起精神,转动项珠,正要念佛,忽然一童子在窗外呼唤他:“师兄睡下了吗?师父叫你。”
性真大惊,思忖:“深夜叫我去,一定有缘故!”性真心中有鬼,不愿意在此时见师父,但又不能违命,只得硬着头皮跟童子来见方丈。来到门前,性真被眼前的场面吓坏了:六观大师已经召集弟子,一个个正襟危坐,烛影晃动之下,大师满脸怒气,见性真来到眼前,劈头盖脸大声责问:
“性真知罪乎?”
性真滚下台阶,跪地回答:
“小子服事师父十阅春秋,未曾有一丝一毫不恭不敬,小子愚钝,实不知何罪之有。”
六观大师说:“修行之功课不外乎三——身、意、心。汝往龙宫,饮酒醉归。到石桥邂逅女子,以言语酬酢,折桃枝相赠,而且与之相戏。今汝归来,仍有缱绻之态,还想狡辩吗?汝最初醉心于美色,继而沉迷于富贵,慕世俗之繁华,厌佛家之寂灭。身、意、心三种功夫,俱被破坏,以汝之罪,断不可仍留此地!”
性真闻听此磕头哭诉:“师父!师父!性真确实有罪!但不是自破酒戒,主人强劝,不得已而为之。与仙女搭话,本非有意,只为借路,并没有做不正当之事。及归禅房,虽然萌发恶念,也只在刹那之间,随即醒悟,收回妄心。引导善端,自咨忏悔,复正方寸,这不正是儒家所谓‘循循善诱’吗?弟子有罪,任凭师父鞭挞责罚,以为儆戒,师父也不失教诲之职,何必赶我出寺门呢?那样做就断绝了我悔过自新之路啊。性真十二岁便离开父母亲戚,皈依师父,削发为僧。就义而论,师父无异于生我育我之父母。就情而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之恩重如泰山!徒弟之分重矣!莲花道场即性真之家,舍此何往乎?”P7-10
先说一说书名。《九云梦》的书名含有三层意思:
其一,“九”说的是本书有九个主要人物,一男八女。他们因前世的因缘而聚合,发生了悲欢离合的故事。
其二,“云梦”二字是地名,见于《国语》、《左传》、《楚辞》等古籍。指的是今湖南益阳市以及湘阴县以北,湖北江陵以南的地区。
其三,古代汉字中有“云”,也有“霎”。前者有云乱、运动变化之意,后者则指今天所说的云彩或乌云。笔者怀疑作者取的是前一种意思,即用的是“云”字。“梦”无他意,就是做梦的梦。“云”与“梦”合起来产生两大巧合,首先,云代表变化,梦代表虚幻,而《九云梦》书中的一些事迹恰恰发生在云梦地区,而且云谲波诡,让人称奇。其次,云梦恰恰是韩信被拘之地。刘邦假装游云梦,召见韩信,韩信不疑,中计被捕。韩信一世英雄,位极人臣,然而被囚于牢笼之后,一切荣华富贵荡然无存。作者正是以此隐喻人生如梦的主题(当然全书是否真的反映了这个主题完全是另一回事)。
如果不论人生如梦这个主题成立与否的话,可以说《九云梦》的书名起得绝妙,在《九云梦》面前,《红楼梦》的书名都略逊一筹。
《九云梦》是朝鲜小说家金万重的代表作,是朝鲜小说之滥觞,也是以梦为题材的小说之滥觞。这部书不仅以梦幻般的离奇有趣的情节而著称,而且关于成书过程也充满神秘感,让人至今仍觉得不可思议。在朝鲜,关于《九云梦》的写作动机至少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金万重仕途不顺,屡遭贬谪。这本书就是金万重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不得意之时为其寡母写的,目的在于转移母亲对儿子不幸遭遇的担忧。据说《九云梦》是在一夜之间写成的(有人认为不可能,笔者认为是可能的)。让母亲把注意力集中于杨少游的命运上,借以摆脱一切不快情绪。为达到这个目的,故事要曲折而又不能是多重线索的(那样会因看不懂而影响阅读效果),而且要充满悬念。这些金万重都做到了。
第二种说法,金万重曾经作为使节出使中国。行前他母亲让他回国时捎回一些中国小说供她消遣。可是由于公务繁忙等原因,作为孝子,金万重竟然忘记了母亲的托付,待想起此事,已经在回国途中,再想补办已经不可能。为不使母亲失望,金万重决定利用仅有的一点时间抓紧写一部小说,于是在轿子中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创作。此说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九云梦》有一个别名,叫《轿中记》。
其实,完全可以把以上两种说法合起来加以考察,把写作动机归纳为:第一,此书是为母亲而写的;第二,此书未加精密的构思与长考,是在极短时间内写成的。其实,仓促写成名篇的事情并不少见。佛教《百喻经》就是用一夜的时间翻译为中文的,文字水平比那些精雕细琢的译本并不逊色。围棋中有一个谚语——长考出臭棋。这句话用在写作上有时也适用。立就成篇与十年磨一剑并不矛盾。十年磨一剑说的是写作需要长期积累,而已有积累做保证的“立就成篇”说的是爆发性的思维具有常规思维所不具有的优势,往往能够超水平发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梦小说”热滥觞于《九云梦》。如果说《九云梦》是朝鲜“梦小说”的开始,《玉楼梦》、《玉莲梦》等则是受《九云梦》影响而创作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曹雪芹的《红楼梦》也受到《九云梦》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后面还会涉及。
……
在写作技巧方面,《九云梦》有一个明显的优点与一个明显的缺点,泾渭分明。优点是故事写得曲折有趣,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必然性,虽荒诞不经却可以让人接受。加之作者不时用些中国历史典故,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含量与趣味性。《九云梦》一书的缺点同样彰明较著:全书结构“干”多“枝”少,甚至可以认为没有“枝”。故事沿着一个线索直线展开,显得有些单调。若不是故事离奇,吊人胃口,恐怕很难传世。由于《九云梦》是用朝鲜文写的(这并非因为作者不精通汉文,而是作者要坚持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这在当时朝鲜文人中属于凤毛麟角),在语言上不好给予《九云梦》以具体评价。《九云梦》的朝鲜文本经金万重的堂孙金春泽翻译成中文(文言文),1914年朝鲜研究会又做了最终的勘定,订正了原书中的舛误,并在语句顺序上做出一些调整。需要说明,即使如此,中文本中仍存在大量错误,多到平均每页有数十处。另外言不达意之处也不在少数。不能说《九云梦》中文译者的中文水平不高,只能说外国人掌握中文很难,要想达到流利书写的水平更难,要用文言文书写则难上加难。译者基本掌握了文言文书写技巧,但作为外国人,要想在文言文写作上达到出版水平几乎不可能。好在《九云梦》的中文文本意思还是表达出来了。笔者就是根据意思,重新安排词句,在保持原文风貌的前提下力求文笔流畅优美,此目的是否达到,只能由读者断定了。为了适应内容的需要笔者用了一些文言文词句,但都不难理解。
2010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