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其书法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被后人称为“书法亚圣”。他那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来为海内外华人和汉学友人所共仰,其墨迹成为后人学书的典范样本,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
《颜真卿传世书法赏析》(作者郭豫斌)讲述了他的生平事迹,收录了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及对作品评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颜真卿传世书法赏析/跟大家学书法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作者 | 郭豫斌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其书法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被后人称为“书法亚圣”。他那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来为海内外华人和汉学友人所共仰,其墨迹成为后人学书的典范样本,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 《颜真卿传世书法赏析》(作者郭豫斌)讲述了他的生平事迹,收录了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及对作品评析。 内容推荐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其书法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被后人称为“书法亚圣”。 《颜真卿传世书法赏析》是“跟大家学书法丛书”系列之一。 《颜真卿传世书法赏析》讲述了他的生平事迹,收录了他创作的书法作品及对作品评析。 《颜真卿传世书法赏析》的作者是郭豫斌。 目录 《颜真卿传世书法赏析》 超凡人圣的颜真卿 声名显赫的琅讶颜氏 颜真卿书法艺术渊源 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三个境界 初步确立“颜体”风格 形神兼备的境界 登峰造极的颜体书法 刚烈忠臣颜真卿 颜真卿的行书艺术成就 颜真卿的传世行书书法 《祭侄文稿》 《祭伯父文稿》 《争坐位帖》 《蔡明远帖》 《刘中使帖》 《送裴将军诗帖》 《送刘太冲序》 《修书帖》 《邹游帖》 《乍奉辞帖》 《鹿脯帖》 《鹿脯后帖》 《乞米帖》 《捧袂帖》 《朝回帖》 《硖州帖》 《守政帖》 《与夫人帖》 《江淮帖》 《华严帖》 《文殊帖》 《广平帖》 《湖州帖》 《奉命帖》 《叙本帖》 《中夏帖》 《御史帖》 《讯后帖》 《寒食帖》 《颜真卿名帖精选》 与郭仆射书 刘太冲帖 蔡明远帖 鹿脯帖 鹿脯后帖 朝回帖 硖州帖 捧袂帖 与夫人帖 乞米帖 守政帖 蔡州帖 南来帖 华严帖 试读章节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其书法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书法家,是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被后人称为“书法亚圣”。他那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来为海内外华人和汉学友人所共仰,其墨迹成为后人学书的典范样本,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瑰宝。 颜真卿所创造的“颜体”,在书学史上缔造了一个独特的境界。其楷书笔画丰润,端庄雄伟;行书□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苏东坡曾云:“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北宋书学理论家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赞道:“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真卿在行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所作《祭侄文稿》,用笔苍率,不着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神采飞动,姿态横出,笔势雄伟,超凡人圣,被公认为是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世称颜鲁公。琅砑颜氏是著名的名门望族,其始祖为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被后世称为“复圣”。颜回以下,颜氏家族谨守儒家忠孝仁义之道,研习经史及文字训诂、音韵之学,风教缜密,人才辈出,子孙多以名德、学业、著述、文翰名播儒林,留名青史。 唐朝初年,颜氏家族的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颜育德四兄弟都是当时的俊彦之士。颜师古是唐代著名儒学大师,曾奉唐太宗命令撰修《五经定本》,在文字上统一儒学,为儒学的复兴作出巨大贡献。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父,据《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上记载,颜勤礼“幼而朗悟,识量宏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颜真卿祖父、颜勤礼之子颜显甫,《大宗碑》记载: “少聪颖,而善工篆隶草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特为伯父师古所赏,凡所注释,必令参定焉。” 颜真卿伯父颜元孙,精究诂训,尤善草隶,所作《干禄字书》选1599字,以平、上、去、人四声的次序排列,其中大部分的字,又分别标出正体、通体、俗体3种写法,被后世尊为正字学的始祖。其父亲颜惟贞博学多才,幼年失怙,矢志求学,据《颜家庙碑》记载:“家贫无纸笔,与兄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故特以草隶擅名。” 颜真卿出生的年代,正是盛唐时期,几代皇帝都喜爱书法。唐太宗李世民笃好王羲之书法,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语,且重金购求、锐意临摹,又拓《兰亭序》以赐亲近大臣。据说,李世民死后,就把《兰亭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带人了陵墓。武则天用笔刚柔相济,结字谨严绵密,草书、行书均有较高的造诣,有飞白书《升仙太子碑》等传世。唐玄宗李隆基,性英勇,善骑射,通晓音律、历象之学,也是个有革新精神的书法家。他一变初唐格局,字体由硬瘦走向丰茂,成一代流风,天下同趋。 皇帝如此,王公大臣、文人士子也随风而起,研习书法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当时,书法家队伍空前壮大,既有达官贵人,也有文人墨客,颇有名气的大书法家不下百人之众,篆、隶、正、行、草各体书法俱臻完善,佳作时出。当时,还产生了专门的书法学校,书法在科举考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景龙三年(709年)出生的颜真卿,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被推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是在承继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的审美追求,融人时代的文化风貌而形成的。在中国书法史上唯一能和王羲之相抗衡的,就是颜真卿了。他的书法,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用楷书所写之碑端正劲美,气势雄厚,行草□劲秀挺,古意盎然。 追究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渊源,首先是家庭的影响。颜氏家族素来以书法见长,其父、兄辈中就有许多著名的书者。再则,颜真卿的母亲殷氏家族是陈郡名门望族,世代与颜家联姻。母亲殷氏的曾祖殷闻礼、祖殷令言、伯祖殷令名及其父亲殷子敬都以儒学、书法闻名于世。颜真卿3岁时父亲去世,由舅家殷氏养育。当时殷氏一门书法以颜真卿的舅祖父殷仲容最著名,名噪一时,对颜真卿影响也最大。颜真卿曾说:“仲容以能书为天下所宗。”P1-4 序言 书法,为汉字所独有的书写艺术。欲写书法者,不可不稍识汉字的字体与书体的异同及其变迁。 字体,系从文字学角度指构造符合共同原则、具有共同特点的一类文字。如甲骨文、大篆、小篆,基本上依据“六书”的原则组字造型,属于古文字,自隶书之后,汉字则脱离“六书”而成为单纯的文字符号,属于今文字。 书体,一般是从书法艺术角度指人们书写的文字具有某一共同特点或具有某一风格并能自成系统者,如真、行、草、隶、篆等书体。另外,书体在唐以后,也兼指某一书家的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欧体等。书体是随着字体的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的,并且经历了一个从简到繁,又由繁就简的发展过程。在古文字系统中,往往一种字体就是一种书体。如甲骨文、大篆、小篆,其风格虽因人、因时而异,但尚未形成书法意义上独立的书体,字体与书体难以截然划分。秦、汉之后,字体基本稳定而书体蓬勃发展,二者日益分离,书体遂有三体书、四体书、五体书、九体书、十体书乃至五十六体书、百体书等等,种类繁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过人们的筛选,有些书体逐渐被淘汰而湮灭,有一些书体则因便于书写或受人喜爱而继有发展,真、行、草、隶、篆等“五体书”便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应用的书体,其中尤以行书应用的范围最广。 行书,一般认为起始于东汉刘德升。晋卫恒曾说:“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刘德升”。唐张怀璀为行书定义说:“不真不草,是日行书。”行书又分真行和草行,其区别正如清刘熙载所说:“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由于行书“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清宋曹语),故其应用极广而为有志于书法者所不可不习。为此,特辑印历代名书法家行书字帖一套,以应习行书者临摹、观赏之需。 本册辑印唐颜真卿行书《与郭仆射书》《刘太冲帖》《蔡明远帖》《鹿脯帖》《鹿脯后帖》《朝回帖》《硖州帖》《捧袂帖》《与夫人贴》《乞米帖》《守政帖》《蔡州帖》《南来帖》《华严帖》等14种。 颜真卿(709-785年),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郡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真卿为琅玡颜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道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争坐位帖》,又名《论坐帖》《与郭仆射书》,为唐广德二年(764年)颜真卿与郭仆射之书稿。此书稿与晋王羲之《兰亭序》有“双璧”之誉。宋苏轼于安师文处见《论坐帖》真迹时曾说:“此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宋米芾也说:“《争坐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送刘太冲序》,又名《刘太冲帖》,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一刻石。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鲁公《送刘太冲序》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宋米芾誉为“神采艳发,龙蛇生动,睹之惊人。” 《鹿脯帖》《鹿脯后帖》《朝回帖》《硖州帖》《捧袂帖》与《夫人帖》《乞米帖》《守政帖》《蔡州帖》《南来帖》《华严帖》均为颜真卿传世墨迹中的佳作;由于是日常函札,信手自书,毫无拘束,然颜体书之雄浑气势、丰厚姿态仍跃然纸上。 《蔡明远帖》,此书用笔稍显迟滞,疑为后人摹本。 编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