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马人的故事(Ⅲ胜者的迷思)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日)盐野七生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盐野七生——一个最受男性欢迎的传奇日本女作家,定居罗马30多年,15年写就的传奇帝国千年兴衰史。

《罗马人的故事(Ⅲ胜者的迷思)》是一部激发国家和企业发挥最大活力和创造力的书,一部被当作领导者论、组织论、国家论教材的书。

对于以超级大国为发展目标的当代中国,在欧洲历史上可作为借鉴的,唯有古罗马帝国。古罗马被视为人类史上最早的大型跨国企业;古罗马时代是现代社会的原形,几乎拥有今天中国迫切需要的所有普世价值。古罗马帝国的国家与民族、中央与地方、自由与法制、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每一项都与现代中国息息相关。

内容推荐

《罗马人的故事(Ⅲ胜者的迷思)》简介: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受到罗马霸权扩张到地中海全境的刺激,罗马经济结构发生剧变。一方面,骑士阶级兴起,失业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另一方面,由元老院所主导的寡头政体,在面临汉尼拔战争的危机时,高度发挥机能,权力不断集中,而开启“平民派”与“元老院派”抗争的世纪。《罗马人的故事(Ⅲ胜者的迷思)》作者盐野七生以人物和事件交错的叙述方式,突显公元前133年~前63年这个革命动荡的世纪。成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成为霸者之后罗马人的种种困境与混乱,值得经营现代生活的你我深切反思。

目录

推荐序1 为什么是罗马?(王石 万科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2 向往古罗马文明的精神特质(王巍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给中国版的序

致读者

第一章 格拉古兄弟时代(公元前133年—公元前120年)

第二章 马略与苏拉时代(公元前120年—公元前78年)

第三章 庞培时代(公元前78年—公元前63年)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图表版权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格拉古兄弟时代(公元前133年——公元前120年)

在西欧,有“含着银汤匙出生”的说法,特指那些出生于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十分优越的家庭的孩子。如果用这个形象的说法来形容历史上有名的格拉古兄弟〔提比利乌斯·森普罗尼乌斯·格拉古(Tiberius Sempronius Gracchus,约公元前169年——公元前133年)和弟弟盖乌斯·森普罗尼乌斯·格拉古Gaius Sempronius Gracchus,约公元前160年——公元前121年)〕,是再恰当不过了。

两兄弟的外祖父,如前所述,是罗马将军大西庇阿。他们的祖父提比利乌斯也是罗马的名将,曾率领奴隶军团,在罗马防卫的最前线对抗不可一世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四十来岁时即已成为名满战场的勇将,并以身殉国。两兄弟的父亲提比利乌斯(按照格拉古家族的规矩,家中长子承袭父亲的名字,故本书提到的祖孙三代都以提比利乌斯为名)是公元前2世纪前半页活跃于罗马政坛的知名政治家。在元老院主导下的共和政体体制下,他们父亲的作为是值得特书一笔的。

格拉古父亲的生年不详,从其生平经历推算,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20年。公元前190年,由于与叙利亚国王的战争,大西庇阿决定率罗马军队第一次踏足东方(地中海东岸地区),根据大西庇阿的命令,父亲接受了出使马其顿的任务,敦促马其顿国王菲利普承担起支援前线罗马军队的后勤保障任务。这是在历史上有记载的父亲第一次担任公职。

公元前187年,格拉古父亲被选为保民官(tribunus)之一。当年,罗马发生了著名的“西庇阿审判”,即反对派抓住大西庇阿在职务上有500塔罗提(古希腊货币单位)公款的用途不明为借口,针对大西庇阿发动的审判。以老加图为首的反西庇阿派的真意,并不是要追回这500塔罗提,而是要在政治上使大西庇阿失势,以达到清除政敌的目的。由于老加图实力强大,加之这一政治背景,当时无人敢出面为大西庇阿辩护。格拉古父亲时年33岁,不惧权势,勇敢地站出来为大西庇阿进行了辩护。

在辩护中,他是这样说的:

“一个由众神守护,为祖国做了那么多伟大贡献的伟人,一个在罗马共和国登临最高位置的伟人,一个被人民感谢、敬重和爱戴的伟人,今天,却似乎成了被告席上被人们耻笑的丑角。我们强迫他坐在讲坛下面的席位上,强迫他听取对他的弹劾和非难,强迫他承受无知少年的辱骂。

这样的闹剧,不仅仅是对西庇阿名誉的污辱,也是对罗马市民名誉的污辱!”

反对派试图强行逮捕大西庇阿的提案在元老院被否决了。但是,他们使这位“扎马之战”的胜利英雄在政治上失势的目的却达到了,大西庇阿极度厌恶反对派的阴谋诡计,愤而离开罗马,从公众生活中引退。

尽管从公众生活中隐退,但这位在罗马唯一拥有战胜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战绩的大英雄,是不可能忘记自己处于命运低谷时勇于力排众议、为自己辩护的那位年轻人的。她把自己的女儿科涅利亚(Cornelia)许配给格拉古父亲,此后二人结婚,才诞生了提比利乌斯和盖乌斯两兄弟。说格拉古兄弟身上流淌着名将西庇阿的血,就是源于这一重关系。

公元前182年,也就是为大西庇阿辩护的五年后,38岁的格拉古父亲被选为罗马的市政官(aedile)。市政官的职责包括对大型庆典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他亲自组织的体育竞技大会华丽精彩,且规模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引起了元老院的重视。很多自费参加活动的格拉古父亲的政治“后援者”(类似于今天的“拥趸”、“粉丝”,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竞技大会提供了赞助。因此,这次体育竞技大会不仅展现了格拉古父亲的能力和富裕程度,而且显示出他已经成为能够统领众多“后援者”的政治“掌门人”。

格拉古家所属的森普罗尼乌斯家门,本出自平民。就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他家也还是平民。但就是从那个年代开始,为了打赢这场战争,需要贵族、平民团结起来,于是允许担任过执政官的人所属的家门成为罗马的统治阶级即贵族阶级。换句话说,就是打开平民精英成为贵族的通道。从公元前3世纪起,只要森普罗尼乌斯一门出了个执政官,家门即可成为贵族。由于这个措施,在公元前2世纪,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已不是那么明显。

当然,历史悠久的贵族豪门还是存在的。如小西庇阿所属的科涅利乌斯一门,建造罗马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的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所属的克劳狄乌斯一门,主张用持久战术对抗汉尼拔的法比乌斯·马克西姆斯所属的法比乌斯一门,罗马成为共和国时即已是显贵的瓦利乌斯一门,以及后来赫赫有名的盖乌斯·尤里乌斯·恺撒所属的尤里乌斯一门。相对这些名门望族,因不屈汉尼拔威势而享有“意大利之剑”美称的马尔凯路斯和格拉古家这些原属平民但后来拥有权势的新豪门,则被称为“平民贵族”,以与原有老贵族相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后世研究者喜欢使用的分类方法。当时的罗马人,似乎并不执拗于这种分类。以当时的通例,每年选出的两名执政官中必有一名是平民。这样的话,理论上每年都会有一个平民家庭进入贵族的行列,罗马的“贵族阶级”,已不再仅仅是封闭的世袭制。而拥有广阔的土地、统率众多“后援者”的政治“掌门人”成为平民贵族,也不再是什么罕见的事。

担任市政官职务两年后,公元前180年,格拉古父亲被选为行政官(praetor)。他的当选,得益于市政官任上以出色的竞技大会主办者为看点的周密的选前宣传,得益于众多“后援者”亲临现场投票,得益于“西庇阿审判”前后他果敢和仗义执言的一贯表现所带来的选民们的敬意。或许,是这一切综合作用的结果。当选为行政官,还意味着他具有了指挥两个战略单位(两个军团)的资格。

翌年,41岁的格拉古父亲以前行政官的身份(行政官任职期满后,通常都会到海外行省任最高长官或统率军队打仗),被派遣到西班牙东部地区,负责当地行省的军政事务。他面对的是原住民不满罗马统治而举行的起义。

在西班牙东部行省任职期间,格拉古父亲充分施展了自己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他率领的是由奴隶组成的军队,指挥这支军队,他从不用皮鞭,而是给士兵们与自由市民同等的待遇。格拉古兄弟的爷爷是在对抗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战斗中阵亡的,格拉古父亲拿出爷爷的血迹激励士兵,将士同心,终于消弭了这场起义。格拉古父亲还在西班牙建立了原住民能够接受的、符合实际的、公正的统治制度,使过去一直执拗地反对罗马统治的西班牙,获得了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为表彰他的功绩,在他返回罗马时,元老院特地为他举行了凯旋式。

两年后,公元前177年,格拉古父亲被选为罗马政坛上的最高职位——执政官(consul)。大约两三年后,格拉古父亲与大西庇阿的女儿科涅利亚(Cornelia)结婚。从大西庇阿将女儿许配给格拉古父亲到二人完婚,中间经历了12年。由此推算,指定婚约时候的科涅利亚,还是个幼女。夫妇二人的年龄差距是很大的。

公元前169年,格拉古父亲获选为监察官(censor),负责全面监察罗马人的道德行为。这虽不是最高官职,但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监察官的职权中,还包括国家公共财产的管理及与公共事业建设相关合同的处理。格拉古父亲在任监察官职务期间,促使国家通过了关于禁止公共事业建设被少数人垄断的法律。

格拉古父亲自费买下了岳父大西庇阿在罗马广场(Foro Romano)的公馆,在这块地皮上建造了一座希腊式的会堂(basilica),被称为“巴西利卡·森普罗尼亚”。后世的恺撒又在同一场所建造了被称为“巴西利卡·尤里乌斯”的会堂。

P16-19

序言

为什么是罗马?

这是一部煌煌十五册的巨著,作者盐野七生写了十五年,我曾整整读了一年。读后,逢人就推荐。我读的是台湾出版的繁体横排本,当时感到奇怪:为什么这样的书,在大陆却看不到?没想到,现在就有了简体中文版。大概是因为此前我在各个场合不遗余力的推荐,中信出版社希望我能为之写篇序言。

过去我也读过罗马史,比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但这类史书,更多是从政治、军事的角度来理解罗马帝国。盐野七生不同,她以现代史观的方法论来解读罗马,这其间涉及国家与民族、君主与公民、宗教与人性、权力与秩序、科学与技术、领导与公关等方方面面,视野极广,见人所未见。正如她自己所说:“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

我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所以对书中所讲罗马帝国的城市与建筑极为关心。在第十册《条条大路通罗马》中,作者专门讲了罗马的道路建设:与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倒不如说“条条大路起罗马”。罗马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心脏,而这些四通八达的国家公路,有如血管脉络,把政令和资源高效率地传输到帝国的每个角落。

盐野七生说,东方帝国在修建长城的时候,罗马人正在修建罗马大路。接着,她就告诉读者,两千年过去了,罗马修的大路现在还在使用。这时,你会很自然地想:中国的长城,现在除了收门票之外,还有没有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建的,而且从工程的角度讲,也有很多质量问题。同样是国家主导的巨型工程,哪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更有用?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联想。为什么罗马修的路现在还能用?作者展示了一张罗马大路的剖面图,告诉你这个路是怎么修的,为什么能连续使用上千年?这样的图示还有很多。作者很愿意从科学与技术的角度解释,罗马帝国有其与众不同的力量,而建筑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建筑给市民和士兵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在作者的描述之下,罗马帝国宛如一个强大的跨国企业,《罗马法》就好比这个企业的内部规章。这个企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思维惯性、话语系统、人力资源储备,甚至还有自己的保安系统。制度、人才、资源配置等等,都是罗马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书会被国外一些研究者拿来当作领导者论、组织论、国家论的现成教材。

盐野七生贯穿始终地自我设问,并希望回答:为什么只有罗马人能成就如此大业,为什么只有罗马人能够建立并长期维持一个巨大的文明圈的呢?一望而知,作者认为罗马帝国的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与它所秉持的价值取向与施政目标有关。

作者认为:罗马的力量,来自保障国民安全的基础设施和贵族行为理应高尚的传统。国民最需要的是安全系统,其次是尊贵和快乐的生活。罗马皇帝努力满足了国民的需要。一切政令、公共设施、对外战争,都是为了满足国民的安全感和享受需要。

其次,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

罗马帝国是多神教的国家,罗马人把被帝国征服的民族的神,全部当作自己的神来供奉。这样的神有30万个。罗马甚至赋予被征服者公民权,历届罗马皇帝里有很多被征服者。试想,这在东方帝国,可能吗?

这些分析让我非常受启发。作为国家来说,自由与宽容,这才是罗马帝国的立国之本,作为跨国企业来说,宽容开放,兼收并蓄应当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念。正是这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赋予罗马帝国强大的力量,并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这也是我向朋友们力荐这本书的原因。

作为一个先睹为快的中国读者,我只能谈谈一点浅见,作为对作者盐野七生的感谢。如果这篇小文又能够对读者有小小的帮助,会令我更加高兴。

是为序。

王石 万科集团董事长

2011年8月8日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是最好的教训,也是最好的娱乐。

——盐野七生

国家兴盛的关键是对败者的“宽容”。支持罗马繁荣最重要的是国家意志、国家建设、帝王能力和公民。

——日本媒体评论

历史的假设,是应对变化的最好指导。

——日本钢铁集团总裁 三村明夫与盐野七生对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