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春所著的《日本“满洲移民”社会生活研究》在吸收前辈已有研究成果,阐述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对“满洲移民”的社会生活进行研究。当然,“社会生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包含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工具性活动,也包含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交往性活动。在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中国社会史研究学者常建华对社会生活史的含义的界定,“社会生活史,主要是指民众日常生活的历史”,那么,社会生活就是指民众的日常生活,“诸如衣食住行,嫁娶丧祭,家庭宗族,娱乐,信仰,风俗习惯等,既包括物质资料的消费,也包含精神文化的状态。特别是同社会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石艳春所著的《日本“满洲移民”社会生活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日本“满洲移民”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研究。《日本“满洲移民”社会生活研究》使用的资料与文献,涉及日本社会史、宗教史、女性史、教育史和文化史等方面,在吸收前辈已有研究成果、阐述日本“满洲移民”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础上,重点对在“满洲移民”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具有重大影响的农业经营问题、教育问题、宗教信仰问题、妇女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绪论
一、本书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满洲移民”社会生活的意义
三、关于“满洲移民”的研究概况
四、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1章 “满洲移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1节 “满洲移民”的缘起
1.1.1 加强殖民地统治的需要
1.1.2 解决“农村问题”与“人口压力”的需要
1.1.3 推行“大陆政策”的需要
第2节 “满洲移民”政策的具体实施
1.2.1 初期移民
1.2.2 武装移民
1.2.3 百万户移民
第3节 “满洲移民”的类型
1.3.1 “集团开拓团”移民
1.3.2 “集合开拓团”移民
1.3.3 “分散开拓民
1.3.4 “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移民
第2章 “满洲移民”的管理与生活实态
第1节 移民管理机构
2.1.1 综合移民管理机构——开拓总局
2.1.2 省县级移民机构
2.1.3 移民村落的管理
第2节 互助共济的协同组合
2.2.1 移民农村团体——协同组合
2.2.2 协同组合的机构、事务內容及组织
第3节 “满洲移民”的生活实态
2.3.1 生活环境的改变及对策
2.3.2 移民的健康状况
2.3.3 移民的卫生保健
2.3.4 移民的生活
第3章 “满洲移民”的农业经营
第1节 土地掠夺与日本政府关于移民农业经营的设想
3.1.1 “满洲移民”对土地的掠夺
3.1.2 日本政府关于移民农业经营的设想
3.1.3 移民农业经营方针的实施
第2节 “满洲移民”的日常农业经营
3.2.1 “满洲移民”的农业经营方式
3.2.2 “满洲移民”耕种的农作物
3.2.3 “满洲移民”的家庭收支
第3节 “满洲移民”农业经营形态的变迁——以“弥荣村”为例
3.3.1 “弥荣村”的建立
3.3.2 以村落为单位的共同经营
3.3.3 以小组为单位的共同经营
3.3.4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
第4章 “满洲移民”的教育与宗教信仰
第1节 “满洲移民”的教育
4.1.1 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人教育
4.1.2 配合侵略需要的移民教育方针
4.1.3 “满洲移民”的教育机构
4.1.4 移民教育的內容
4.1.5 移民教育的实质
第2节 “满洲移民”的宗教信仰
4.2.1 无处不在的移民神社
4.2.2 以教化为目标的移民宗教
4.2.3 天理教移民村——“天理村”
第5章 “满洲移民”中的女性
第1节 女性移民的实施
5.1.1 女性移民政策的制定与具体实施
5.1.2 《满洲开拓女子拓殖事业对策要纲》
第2节 女性移民的特殊作用
5.2.1 增强移民的稳定性
5.2.2 生育与培养移民第二代
5.2.3 协助丈夫从事农耕
第3节 女性移民的相关组织与团体
5.3.1 女性移民的相关组织
5.3.2 女性移民的相关团体
第6章 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满洲移民”的结局
第1节 反对移民用地掠夺的抗日斗争——“土龙山事件”
6.1.1 “土龙山事件”爆发的经济基础
6.1.2 反对土地掠夺斗争的过程
6.1.3 “土龙山事件”的影响
第2节 “满洲移民”的悲惨结局
6.2.1 苏军参战与移民
6.2.2 “满洲移民”的避难过程
6.2.3 “残留孤儿”问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