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文选读》,吕叔湘先生精心烹制、奉献给青年人的一道语文大餐,绝非快餐可比。书中所收的笔记文经过认真挑选,都是和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附有注释。文后所附的“讨论”乃大家手笔,有益于读者培养熟读深思的良好读书习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笔记文选读/大家语文 |
分类 | |
作者 | 吕叔湘 |
出版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笔记文选读》,吕叔湘先生精心烹制、奉献给青年人的一道语文大餐,绝非快餐可比。书中所收的笔记文经过认真挑选,都是和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附有注释。文后所附的“讨论”乃大家手笔,有益于读者培养熟读深思的良好读书习惯。 内容推荐 《笔记文选读》这本书专选文言,为的是希望读者学习文言,达到精熟的地步。文言之中专选笔记,笔记之中又专选写人情,述物理,记一时的谐谑,叙一地的风土,那些跟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为的是内容富于兴味,风格又比较朴实而自然,希望读者能完全消化,真实得到营养。 这个选本有吕叔湘先生写的“注释与讨论”。这是所谓指导工作,属于老师分内的事儿。通行的语文教本也有加入这一部分的,可是平心的说,并非阿其所好,吕先生的才真做到了“指导”。他用心那么精密,认定他在指导读者读文言,处处不放松,他使读者不但得到了解,并且观其会通。在现在青年,文言到底是一种比较生疏的语言,不经这样仔细咬嚼,是很难弄通的。他的指导又往往从所读的篇章出发,教读者想开去,或者自省体验,或者旁求参证。这无关于文言不文言,意在使读者读书,心胸常是活泼泼地,不至于只见有书,让书拘束住了。愿意读者好好的利用这本《笔记文选读》。 目录 出版说明 荐序 叶圣陶 序 重印题记 世说新语 刘义庆 管宁割席 华王优劣 顾荣施炙 阮裕焚车 家无长物 小时了了 邓艾口吃 新亭对泣 未能忘情 佳物得在 木犹如此 祖财阮屐 牛屋贵客 东厢坦腹 桓玄好缚人 床头捉刀人 雪夜访戴 温峤娶妇 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自制 国史补 李肇 兖公答参军 王积薪闻棋 李廙有清德 刘颇偿瓮直 崔膺性狂率 任迪简呷醋 崔昭行贿事 王锷散货财 故囚报李勉 僧荐重元阁 梦溪笔谈 沈括 刘晏计物价 陕西盐法 范文正荒政 地图 边防 雄州北城 乘隙 赫连城 滉柱 合龙门 活板 正午牡丹 以大观小 志林 苏轼 游兰溪 记承天寺夜游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措大吃饭 记与欧公语 论贫士 刘凝之、沈麟士 鸡肋编 庄季裕 馓子 各地岁时风俗 南北雨泽 陕西谷窖 省记条、几乎赏 三觉侍郎、三照相公 俚语见事 讳名 迪功郎 沈念二相公 老学庵笔记 陆游 东坡食汤饼 不了事汉 黄金钗 汉子 僧行持 尚书二十四曹 孙王交情 白席 士大夫家法 虏官 马从一 岭外代答 周去非 钦州博易场 蛮刀 槟榔 桄榔 象 蛮马 春虫 斗鸡 癸辛杂识 周密 健啖 送刺 故都戏事 大父廉俭 文山书为北人所重 梨酒 白蜡 鱼苗 武林旧事 周密 元夕 西湖游赏 观潮 岁晚节物 三版跋 试读章节 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义庆撰。旧称《世说新书》,唐人犹然,宋世始易今名。其书记魏晋间事,尤详于渡江以后,以“德行”“言语”等别为三十六门,一事多者百余言,少或十余字。著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盖善于即事见人,所谓传神阿堵者。后世轶闻琐语之书,殆无不受其影响,其有意效之为书者,宋有王谠之《唐语林》,孔平仲之《续世说》,明有《何氏语林》、《明世说新语》,清有《明语林》、《今世说》,然鲜有能与临川原作抗手者。今世言文学,尚性格之描绘,是则此书固宜膺上选也。 是书传本多出嘉靖袁氏,今即据四部丛刊复印本传录。旧有梁刘孝标注,与《三国志》裴注,《水经》郦注同号渊博。坊间别有注本,节录刘注,略有增益,而纰缪错出,如“桓公北征”条,以“金城”为今甘肃地;“桓南郡好猎”条,释“会当被缚”为桓氏一门将有受缚之日,殆率尔成书,不足为法者。今为诠释,取便初学,多涉字句、人、地、事迹,唯于本文之了解为不可阙者约言二三,盖与孝标之注大异其趣已。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解】 锄菜:刨地种菜。文言常活用名词做动词,比白话自由。 不异:没有两样,一样。更常见的说法是“无异”,以“异”字为名词。 捉:握也。白话用“捉”字限于“捕捉”之义。 轩冕:古制大夫以上乘轩服冕。此处言有贵官过门也。 如故:照旧。 废书:放下书本。 同席,割席:古人铺席于地,坐于其上;一席常坐数人。如今摆酒称几席,仍是沿用此义。 【讨论】 (1)管宁、华歆都是汉末名士,后来立身行事大异其趣,此处所记二事已见其端。能查得二人事迹否?在哪一出旧戏中见过华歆? (2)若是你种菜时看见地上有金银,你将如何?读书时有乐队过门,你将如何? (3)“乘轩服冕”省说“乘轩冕”,妥否?索性连“乘”字也省去,何如?比较:“有轻裘肥马过门者”。 (4)“挥锄与瓦石不异”,此句有省减处否?比较:“挥锄与农夫不异”。 (5)后人常称绝交为“割席”,本事出于此篇。 (6)文言中,人名已见上文时,可单称姓或名;此处一篇之中恰恰两种例子都有。在典雅的文言中,称名是正常的说法,称姓限于妇女,能举数例否? 华王优劣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因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解】 俱:共,一同。白话用“俱”多作“皆”“均”“都”讲,如“一应俱全”。 辄:即,就。通常表示不止一次,无论上面有“每”字与否。如此处即指那个搭船的人数次要求,华歆都不允许。 既以:既已。 纳其自托:承认他的请托,应许他附载。 【讨论】 (1)凡事当慎于其始,一旦决定,就不可中途反悔。你的经验中有同一类的事情没有? (2)假如有人托你一件事,是你办不了的,你是先应许他,然后找个理由说办不了啊,还是宁愿让他不高兴,一开头就不应许他? (3)“难之”的“难”,以形容词作动词用,含“以为”意,称为“意动用法”,能觅得同类的例否?(如:不远千里而来。) (4)“相弃”的“相”字是否可作“互相”讲?能觅得同样的例否?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日:“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注解】 请:宴设。应人请,赴宴。 炙:(名词)烤肉。行炙人,烤肉的厨子。 辍己:让出自己的一份。 左右:扶助。 已问其所以:已而问其故。 【讨论】 (1)“焉”字本义等于“于之”二字之合,此处即用此义。 (2)“已问其所以”句,或以“已”字为“己”,属上句。试评论两种读法之长短。古书无标点,类此之例甚多,宜用意斟酌。 (3)文言“所以”二字用法与白话不同,本篇“问其所以”乃“问其所以如此之故”之省,比较上篇“本所以疑”句。 P1-5 序言 《笔记文选读》由上海文光书店初版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又由新文艺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语文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m版过。 全书从《世说新语》、《梦溪笔谈》、《老学庵笔记》等九种古籍中选录近百则。为什么要编著这样一本书?吕叔湘先生在序言中介绍说:“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是‘质胜’之文,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于语体较近,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叶圣陶先生在荐序中评价,这个选本所选的,多半是记叙文,“内容富于兴味,风格又比较朴实而自然”,读者认真学习,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水平,对写作也很有帮助。选文精当,是此书的一大特色;而选文后面的注释与讨论,则是此书的又一大特色。叶先生说吕叔湘先生真做到了“指导”,“处处不放松”,“使读者不但得到了解,并且观其会通”,读这样的书,“心胸常是活泼泼地”。唯其如此,此书才会自民国至今,一版再版,一印再印。 相信今天的读者一样会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1年5月 后记 《老学庵笔记选》在国文杂志发表的时候,有一位则厂先生写信给杂志编者,对于“不了事汉”一则补加解说,非常精到。这封信发表在国文杂志的二卷四期上,《笔记文选读》结集单行的时候我手头恰巧缺少这一期,没有来得及在注解里采用。‘现在重印,虽有补正的机会,但改版费事,只能把则厂先生的信摘钞如次: “了事”“不了事”本为宋代成语……秦桧主议和,曾对主战派说:“诸公皆分大名以去,某但欲了天下事耳。”他很自负这句话,并筑一“了堂”,以诗为记,有“欲了世缘那得了”之句。见《东瓯金石志》。所以王梅溪诗有“愿借龙湫水,一洗了堂碑”等语……所以施全刺秦不成,被刑于市,有人朗声说“此不了事汉,不斩何为!”也有双关意思:一方面固然指刺秦不成为不了事,同时也等于说“这个爱国军人还不应该杀吗!”闻者皆笑,因为这话表面上骂施全,而实际上却把秦桧骂得入骨三分,无话可辩……施全一案当时曾感动过许多人。朱熹说:“举世无忠义气,忽见施全身上发出来。”(见《螂琊代醉篇》)《野老记闻》亦曾记施案。陆放翁自己是个爱国军人,时时刻刻想领兵去打金人,所以他也特别同情施全。老学庵留此一则笔记,且以“不了事汉”为标题,不是无因的。钞完这封信以后,除了感谢则厂先生而外,我只有一句话要说明:《老学庵笔记》原书没有各则的标题,标题是我加上去的。《世说新语》,《梦溪笔谈》,《鸡肋编》,也都是如此。 叔湘 1949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