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星主编的《大学物理实验实用教程》共分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绪论,重点阐述了测量与误差、有效数字及简算方法、不确定度及测量结果的表示、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技术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等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掌握好第一部分内容是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部分为物理实验部分,包括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内容的选取上力求在保证基础性、实用性的同时不失时代性;对实验内容的阐述,力求做到将大学物理理论与大学物理实验紧密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实验内容与步骤的安排,强调与实验理论内容的相互衔接,强调可操作性,使学生明确具体实验步骤的目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结合误差理论知识,尽量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并且铪出了利用计算机软件(例如Excel、Origin)进行误差处理的方法;在版面的安排上,尽量减轻学生负担,数据处理部分内容单成一页,并给出详细的数据记录表格及计算公式,免去了学生画制表格的繁琐工作,可以使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到实验上。
本教材适合独立学院及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使用。
刘俊星主编的《大学物理实验实用教程》根据高等院校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考虑了独立学院及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力争使教学体系更加切合实际情况,教材内容与现有设备密切配合。
《大学物理实验实用教程》系统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任务与基本要求,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计算机技术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等,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实用教程》适用性强,贴近实际,可作为高等院校及独立学院理工科专业的物理教科书和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绪论
实验一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实验二 扭摆法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三 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四 空气绝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五 伏安法表征线性元件及非线性元件
实验六 单、双臂电桥测电阻
实验七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八 声速测量
实验九 霍尔效应测直流圆线圈与亥姆赫兹线圈轴线上的磁场
实验十 补偿法校验电流表
实验十一 调节分光计以测定三棱镜顶角
实验十二 光栅衍射
实验十三 牛顿环——光的等厚干涉之一
实验十四 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十五 迈克尔孙干涉仪的调整和波长的测量
实验十六 音频信号光纤通信原理
实验十七 以光电效应实验测定普朗克常数
实验十八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