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南半球》编著者李鸿杰。
李鸿杰,祖籍广东汕头,生于上世纪60年代。深圳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理事,现居深圳。1984年分配到深圳工作,1990年至1991年留学澳洲。工作之余,酷爱旅行,向往流浪,也喜欢写作,曾在国内多家财经和税收类报刊杂志发表经济类论文。行至中年,又发雅兴,改变写作路线,在博客中杂忆澳洲往事,故得此书《天堂在南半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天堂在南半球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鸿杰 |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天堂在南半球》编著者李鸿杰。 李鸿杰,祖籍广东汕头,生于上世纪60年代。深圳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理事,现居深圳。1984年分配到深圳工作,1990年至1991年留学澳洲。工作之余,酷爱旅行,向往流浪,也喜欢写作,曾在国内多家财经和税收类报刊杂志发表经济类论文。行至中年,又发雅兴,改变写作路线,在博客中杂忆澳洲往事,故得此书《天堂在南半球》。 内容推荐 《天堂在南半球》编著者李鸿杰。 《天堂在南半球》内容提要:李鸿杰先生20年前在澳洲住过一年,他体会到了澳洲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心底里感慨那块南半球的大陆似天堂。而我比较熟悉的只是库克的航行,以及第一舰队在悉尼的殖民史。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去到澳洲,对于那个大陆的宽广、富庶,南十宁星空下夜晚的静穆,好像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神奇。似乎都会有一种历史的遗憾:为什么当初“发现”这里的不是中国人?他报道的是当代澳洲人的生活情景,我报道的是18世纪英国人海上航行的勇敢和澳洲“开国”的艰难。 目录 天堂澳洲在他心里安驻 为何写澳洲? 走进澳洲 库克和他的努力号 刻骨铭心的别离 向我曾经的老板道歉 信箱的承载 自由 机场百态 打工记 功夫茶与卡布奇诺 Homestay不老记忆 殿堂印象记 那一道深深的红线 我的老师罗尼 趣历天体浴 当行为与规范相遇 与公仆的亲密接触 等级教育 环保意识 穷则思变 有感于鹦鹉吃pizza Opera House(悉尼歌剧院) 孤单的除夕夜 富裕不是唯一追求 赌场启示录 难道真是时差之误 一路走着爱着悟着 军平的二胡 大可不必责备80后 巴士上的怀想 Pizza情怀 我的二房东 找饼并非是为了吃 快乐可以很简单 一份特殊的牵挂 唐人街的租片小店 关于生日 同一个天空 趣味英语 银行卡的变迁 我的兄弟叫丹尼 从小小税号说开去 我的首封Reference 玫瑰花和梦想 所谓“观念” 食物的另一种文化 色彩 真情守望 中国,牵动世界的目光 后记 附录 澳洲简介 试读章节 应该说要真正了解澳洲,去Homestay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融人澳洲社会所必需的。因为它租金较贵(一周140澳元),一般中国学生想都不想,我也一样开始没作考虑,所以很感谢Mw给了我宝贵意见。虽然只住了4个星期,但受益匪浅。 我去的是远离悉尼市区的Homestay,家里只住了一对30多年前移民澳洲的夫妻。不记得是哪条街的9号,但车子从l号开到9号只要一会儿,每一户外面都是低矮的木栅栏围住,占地2000多平方米,主人自己住一栋两层楼的木房子,紧挨的是几间小平房,这些房就是给学生住的。有几个日本和韩国学生租期满了刚搬走,我一个人住其中的一间,十几平方米蛮舒服的。离我们住处七八米的地方还有一间工具房,其它就是游泳池、果园和车库。 在那寄宿的4周里,大致有这样的印象: 男主人:马克,身材高大,沉默寡言,刚好也是德国人,把故乡的货币名称安在自己头上,可以想象他对国家的留恋和故乡情结是如此地耐人寻味。是什么原因迫使他背井离乡来到这个移民国家而留下纪念名字,我已不得而知,但从看足球世界杯比赛可以体会得到。1990年正好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晚上回家他就跟我一起看现场直播.最终当由马特乌斯领衔的联邦德国队获得了该届世界杯冠军,也是德国队历史上第i次捧起大力神杯的时候,他欣喜若狂脱口而出:“伟大的德国!”荣誉感、自豪感和民族精神溢于言表。 一般晚餐后若没球看的话,很快他就上楼一直到睡觉也不再下楼。西方人最忌讳你要知道他的隐私,所以我从来没问他J:楼以后干些什么.也从未到过二楼。他的习惯是晚上不洗澡,第二天早上再洗,大部分洋人都这样。 澳洲的冬天下午四五点钟以后就很冷,由于地域太宽广因此没有管道暖气,取暖都靠在壁炉烧柴。周末我就在花园里帮马克砍柴,这活原来也没干过,他除了教会我砍柴,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怎样因势利导,干事情单靠出苦力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能避重就轻,任何强硬的事物都有它的弱点,找出它,要解决问题就易如反掌了。 女主人:海蒂,新西兰人,明显的澳新肥胖女人特征,能干、心地善良。早上5点多她就起来做我的早餐,然后开车送我到火车站,我再坐火车去学校,这4个星期里从未耽误。海蒂爱臭美,经常系一个花头巾出门,有趣的是有几次时间紧了怕我赶不上趟。就拿着头巾催促我赶快上她的面包车,车子一上路她就要我帮抓方向盘。结果这样的情形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我坐在左边座位身子向右倾双手握方向盘,她居然坐在右驾驶位脚踩油门,头对着镜子双手在梳头和系头巾。时速60多公里!开始我有点怕,但后来几次习惯了。这件事让我感到澳洲路好人少,特别是海蒂充满活力,虽然她快60岁,但老太婆这称呼似乎不属于她。 海蒂的主要工作是给几个餐馆插花,有时周末她也把我带去,一般每个餐馆只有十来张台.餐馆开店前我跟着她在每张台上插上几朵花。看似简单的工作。可她非常认真,每次弄完后她都要站在门口往所有餐台扫视一遍,不满意时叉重新插过。每当看到她最后站在门口的神态时,我心里就想:她是在制造美丽,吃饭的客人还没来,她已经在憧憬着等一下某张台会有怎样温馨的气氛和浪漫的约会。她的守时和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的女儿:海蒂告诉我她有两个女儿,读大学的小女儿已经20岁了,她住在大学里,这4周中她没回过家,所以我们从未谋面,只是看到过她的相片,连名字也忘了。 大女儿叫莫尼卡,24岁,已经工作了.她也不住家里。有一次提前打电话告诉她妈,周末要回家。那一天,奠尼卡到来时,她爸爸妈妈高兴地在门口与她相见,我只听到喊“daddv”,“mum”,“darling”(爸爸,妈妈,亲爱的)之类的亲昵称呼,然后就是互相拥抱亲脸,好不热闹。P37—P3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