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暗无天日的地下城,成千上万只大大小小的狗被迫成为奴隶,它们在监工的鞭打下排着长队,没日没夜地搬运着一捆又一捆的钞票……
“嘀铃铃!嘀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把我从梦中惊醒!
这是2009年1月4目的上午九点,工厂的一个小秘书着急地打来电话说:“姐,黑子丢了,狗链在铁门外,可能是被偷的……”挂了电话,我就立即赶往位于北京昌平的一个工厂。一路上我念叨着无数遍“不可能”,可到了工厂,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遭受重拳——空空的小木屋、水盆里喝了一半被冻住的水,木屋里的褥子被拖到了铁门外并且团成一团像是被多日使用,三米长的铁链无声地躺在铁门外,旁边放着一角报纸,报纸上有一块油炸过的排骨,排骨上用白线包着一个小蜡瓶,蜡瓶的一端已经启开,中间是空心的。
这个小蜡瓶,我并不陌生。大约一年前,听说黑子一直拉肚子,我赶来看它,就在它的木屋前,我发现了一个用生鸡爪包着一个完整的白蜡瓶,当时以为是工厂的人给它买的止泻药,所以我没有打听。这回再次发现,我顿生疑问,工厂上上下下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厂长说,这可能就是偷狗人下的药,于是我用一张干净的报纸把肉块连同包肉用的报纸一起收了起来。
黑子是一条两岁多的大黑狗,它是黑狼和灵缇的后代,有着猎犬优美的线条、温和的性格和狼狗健壮的体格、威严的气质。它浑身是黑色的中毛,只有前胸有一道很特别很匀称的V字形白毛标记。它有一双忧郁的眼神,看上去令人顿生怜爱之情;它的脸很长,嗅觉很灵敏;它的腿很长,奔跑速度很快,因此它在捉老鼠和蛐蛐的时候,从不失手但决不吃下,它喜欢逗它们玩。它高兴的时候,不是用身体磨蹭你就是往你身上扑或者绕着你转上几圈;当你离开它的时候,它会放下口中的食物站在那里默默地望着你直到你消逝在它的视野中;当陌生的狗从它身边路过,它会摇着尾巴上前闻闻向对方示好,假如对方做出攻击的举动,它也不会反击而是沮丧地走开,但是绝没有畏惧的神态。它从未咬过人也不主动攻击其他的狗。
我原以为黑子是一条幸运的狗,可是它还是难逃苦命的厄运……
记得第一次见到小黑子是在2006年的夏末秋初。那个时候我经常看见一条好小好瘦身上几乎就是皮包骨的小黑狗和一条白色沙皮,还有另外一条是黄色狼狗,在我居住的小区附近乱跑。后来才打听到它们是一家东北小餐馆的老板养的。由于餐馆生意不佳,剩菜剩饭甚少,所以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这个餐馆就开在我住的小区南门附近,也是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看到小狗们可怜兮兮的,我就经常买些吃的去喂它们或者带去~些与朋友聚餐打包回来的各种肉和骨头,所以它们每次看到我都激动不已。它们的每一次等待与满足也都带给我许多欢乐。
2007年元旦之际,因为重感冒,我连着几天没有去看它们。结果当我再拎着一包吃的去看望它们的时候,只剩下了一条小黑狗。我问那老板,其他的狗呢?他说送走了。我问送到哪儿去了,他说很远的地方。我问具体哪里,他说是一个远郊。我问能不能弄回来,他说完“不能”就不再搭理我了。我觉得怪怪的,于是跑去问了不少人,小区门口的保安说,前两天傍晚那老板杀了其中两条狗吃了。附近另外一家陕西面馆的老板说,那天剩下的那条小黑狗还跟他不停地作揖求情,好像是请陕西面馆的老板去救它的两个伙伴。因为陕西面馆的老板和东北餐馆的老板经常在一起聊天喝酒看上去关系不错。
听到这里我顿时感觉对小黑狗更加怜爱了。虽然我对东北老板很愤怒,但是我还是克制住了自己,我生怕小黑狗再遭不测。于是,我想尝试使用心理战术。我从家里取了几本朋友送的佛教方面的书送给了那个东北老板,还跟他拐弯抹角说了很多吃狗肉的种种不好,并试探地问他,小黑狗会不会被送走。他说不送走又怎样?他马上要离开北京了。我想了想说,它是一条大狗可以看门的,我认识一个郊区的工厂可以把狗放到那边去。他没有立即答复我,就说考虑考虑。
第二天我下班回来直接拐到他的餐馆。他说:“小妹,这条狗非常棒,你看——它跟你摇起尾巴是浑身一起摆动的。这种狗比较忠诚!我每次半夜起来到外面解手它都会跟随在我后面给我壮胆。这也就是当初我为什么没有把它和另外一条狗一块送走的原因!小妹,你把狗牵走吧,我相信你会照顾好它的。它将是一条很棒的看门狗!”于是,就在当天我去租了辆面包车打算尽快把小黑狗安顿下来。为了方便叫唤它,我给它取了个名字——“黑子”。从此它有了正式的名字。
记得那天,一开始黑子就是不愿意上车,它的身上拴着简易的塑料绳,在我使劲拽它的过程中断了,接着我去宠物商店买了一根尼龙质地的狗绳和脖套给它套上,可正当我再去买狗粮回来的时候,那条狗绳已经被它咬断了,于是它再次乱跑开来。东北老板看在眼里对我说:“它能着呢!根本拴不住!之前已经咬断了好几根绳子了!不仅咬断自己的,它还帮助同伴逃跑呢!看来得用铁链才行!”说着,他离开去了建材城买了一条铁链回来,看见黑子跑远了,于是吹了一声口哨,黑子听后就很快作出反应,走走停停地回到了他身边,然后他把黑子拉上了车。临走前,东北老板还递给我两个油亮的用于拌凉菜的铁盆,我说:“不用了,你留着饭馆用吧,我那有塑料盆。”他执拗地把两个铁盆塞到我手中说:“拿着吧,这个好用!”我只好将两个铁盆带上了车。一路上,在车厢里的黑子显得很平静,它温顺地躺在我的膝盖上。就这样它来到了工厂,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个位于近郊的工厂主要经营印刷品业务,占地有干余平方米,两个铁门分别对着一条东西向的马路,马路通往几个不同的村子,马路对面是一个新兴的住宅区。由于工厂没有合适的笼子,我花了几百元请一个狗粮店的老板Z打造了个有门窗的小木屋,那老板还挺用心特地为木屋刷上了绿漆,说是可以与旁边的植物相协调。在这个偌大而舒适的小木屋里,黑子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我每个月送一袋狗粮到工厂,然后每周去看它并带它出来遛弯儿,因为吃的是狗粮,我总是叮嘱工厂的人每天要记得加水。
P1-4
在给黑子举行完葬礼之后,我关闭了那部手机,也再没有去过狗市。我开始躲起来写这本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写完了!整个写作过程是一个极为痛苦的回忆过程,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纪实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闪现,不停地折磨着我、纠缠着我!当中我有多次泣不成声难以下笔,甚至一度有停笔的念头,但最后都被内心深处的一股强大的力量给说服了。
黑子事件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这是通往地狱的一道门,我不经意地走了进去,亲眼目睹了一个黑暗的血腥的不为人知的世界。既然我来过,既然我知晓,那么,我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让它见诸天日,让悲剧不再发生,让这个黑暗的世界被阳光普照,让那些卑微的生命得到关怀!
看完这本书,也许细心的读者会问,书中曾经提到的那只大肚子的灰猫后来到底怎么样了?是的,这也是我的一个心结。这一个多月当中,我除了写书,还不时地到处寻找它。不久前,我终于跟小区里的一。卜保安打听到了它的下落——就在半年前也就是春节期间,这只猫就已经惨遭毒手了!事情的缘由是小区里有很多业主拖欠物业费,他们的理由是小区的野猫太多太脏太吵。他们还要挟物业管理人员说,如果不把野猫的问题处理好,他们将长期拒绝缴纳物业费!因此,物业公司下令保安人员半夜里捕猫,并将捕捉来的猫装进垃圾袋进行处理……有些野猫怕人、没有被抓着侥幸逃脱,而像大肚子灰猫这样对人信任的猫咪没有逃过此劫!我听后非常的生气,直接去找了物业公司的领导理论。我说,那只大肚子的灰猫是我家养的,你们不给我把它找着的话,我今年是不会缴纳物业费的,但他们死活不承认有这么件事情。我又去问了那个保安,他听说物业公司不承认这件事情,也不愿意跟我多说什么了。那天之后的~周内,我被气得满嘴起泡!
还有小区锅炉房的M师傅,他家的狗本来在正月里要宰了吃的,经过我一番劝说,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答应当宠物继续养着。可惜半个多月前,这只小狗跑出小区外面玩的时候被汽车轧死了……
还有瓜子牙男子当时卖出去的那几条狗想必凶多吉少,而当时未卖的那几条狗我也不知道它们现在是不是还在,或者已经不在了?有时候我想去打听一下,可是最后,我也只是在心里想了想,并没有行动起来,我实在没有更多的能量来消耗那份可能到来的伤痛!
尽管我已经给黑子写了结局,但我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在一般小说和影视剧当中,恶人是一定要得到惩罚的。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真的是这样的吗?巧合的是,就在我写后记的这一天,我看到了这个新闻:
本报讯(记者王蔷通讯员张朝刚)铁钩上倒挂着一条被灌水后准备屠宰的“黑背”,热气腾腾的大锅里正煮着一条已被宰杀的“大丹”……顺义警方上午通报,发生于本市多个区县的系列投药盗狗案告破,一个已形成盗、宰、销一条龙的最大盗狗团伙被彻底捣毁。在盗狗团伙的黑窝点,警方当场起获八把屠狗刀、拴狗链一百四十八条,解救出十一只被盗犬。嫌疑人交代,自2008年以来在本市顺义、怀柔、朝阳、昌平、通州、密云等地作案数十起,盗窃各类家犬上千只。
提示:慎吃来历不明的狗肉
食用未经检疫的狗肉或被药过的狗肉,会对人的呼吸道、血液系统、大脑、神经、消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轻则造成食者恶心、呕吐,重则会导致昏迷不醒,出现生命危险。很多人认为狗肉经过高温炖煮或者去掉内脏,可以放心食用,实际上是错误的。
……
这是2009年6月29日《北京晚报》上刊登的一篇新闻报道。看了之后,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希望黑市上所有的不法分子都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那么,我就以这篇姗姗来迟的新闻作为本书的结局吧!
人与人之间是有情感互动的,人与动物亦是如此。然而,后者比前者更为纯粹和直接!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养猫狗之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是极为复杂的一种存在结构,但是,动物的大脑是简单的,给一点阳光就能灿烂!它们也懂得感恩,只要给些食物,就能对你表现出信任,用身体语言来回应你;它们的要求不高,只要是善意地抚摸,都能令它们心花怒放;它们的情绪表情很少,永远一副天真无邪、可爱的脸。在这个多元化社会,每个人为了应付不同的生活挑战,常常需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做出不同层面的伪装。有的人是习惯成自然,虚伪成性;而有的人则痛苦地徘徊于自我和非我之间。解决这样的困境,有人显示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心态;有人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不满,杀人放火;更多人选择了宠物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从这个角度来讲,宠物又成为了和谐社会的一个稳定因素。很多人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从宠物身上获得了无尽的快乐,将它们视为己出。于是,“宝贝”、“儿子”和“女儿”这样的称谓也就自然献给了自己精心养护的宠物,给它们好吃好喝好住。这不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吗?
事情原本可以很简单,但是,人的自私自利之心改变了事情的原貌。宠物不是玩具,它们与人一样有着一定长度的生命过程。很多善良的主人,都能陪着自己的宠物成长,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点。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结婚生子等生活变动就无情地抛弃了自己曾经视为宝贝的宠物。于是,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可见流浪猫和流浪狗。这种被迫浪迹街头的滋味一定不好受!饥饿、寒冷和疾病不时困扰着它们!久而久之,它们眼中曾有的可爱与温和也就渐渐被冷漠取代,对人失去了信任,只要遇到威胁,它们可能就会做出攻击的举动。由于它们不懂交通,葬身车祸时有发生。高速公路上常能见到一些狗在两边应急车道上匆匆赶路,有的则表现出踌躇迷茫,东张西望。离家出走不太可能吧?难道也是被主人抛弃?后者可能性很大。但无论是什么原因,等待它们的多是不好的命运,被车轮辗成肉泥是常见的宿命。还有一种送人寄养的狗,如果新主人心怀歹意,那么这条狗的悲剧迟早会上演。
对于随意弃养宠物的现象该怎么解决呢?政府的作用在哪里?他们除了定期上街打狗以及所谓的“收”狗,还能有更为人性的解决方案吗?好在民间还尚存一部分闪亮的人道主义精神!一些好心人伸出无私的双手,收养了那些流浪猫和流浪狗。这其中很多感人故事也常见于报端。每每读之,内心倍觉温暖!可去年因为丢了这条名叫“黑子”的狗,我又重新审视了这个社会。我发现这里存在着巨大的黑暗和邪恶远远超过了那种抛弃宠物的道德污点!
是的,不计其数的“偷狗”、“贩狗”和“吃狗”大军充斥于社会的边边角角,走近便有腥风血雨扑鼻而来!入秋之后,他们到处“收罗”流浪狗。由于民间盛传食狗肉进补,很多人趋之若鹜,这就造成了狗肉市场的繁荣!街头的流浪狗远远不能满足供求,于是就有了卑劣的偷狗行径!他们不择手段,见狗就想偷,只要得手就能换来一笔不菲的收入,这比辛苦打工来钱快过了!由于目前没有完善的相应法规,造成这种偷窃的现象普遍存在。但问题的重点在于,那些偷来的狗,命运非常悲惨!!!
在狗贩子手中,它们连牲口都不如,被人拳打脚踢、没有食物,身体一天天地虚弱直到病痛折磨,一息尚存时被人着急卖掉;有时候,即使有了那么一点儿还算是食物的东西比如辣椒横陈的泔水,也是用同伴的生命换来的,因为卖掉一条狗,狗贩子才会舍得花油钱去饭馆拉泔水;很多暂时卖不出去的狗从黑市上拉回来,颠簸而漫长的车途加上饥饿让它们疲惫不堪,身体越发瘦弱!那些食客在津津有味咀嚼狗肉的时候,他们哪里知道所食的都是病狗或是下药偷来的狗体内还残留着毒药?此外,我还了解了很多黑幕,比如狗蝎子一说,就是拿狗的脊椎骨当羊蝎子卖,所以食用羊蝎子一定要了解材料来源,再比如用狗皮做成各种皮具冒充羊皮,还有一些号称是秘制配方的羊肉串是用偷来的狗做成的,虽然狗肉价格比羊肉高,但是偷来的狗不需要成本,顶多是几块钱的“毒药”费用支出等等。
如果不是因为寻狗深入黑市,我也是无法想象得出的。不管什么品种的狗,只要进入黑市,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屠宰方式之残忍,难以入目。最让我不安和心痛的是,那些与主人相处过的狗是非常通人性的,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内心情感无比丰富,落入黑市后,它们痛不欲生,备受折磨!那一幕幕堪称惊悚、惊骇的场面,令人终生难忘。接触过很多丢过狗的主人,他们总是天真地以为,一定是谁家喜欢自家的狗就带回去养了。然而事情远非如此,面临的死神正步步逼近,他们的狗正在不见天日的角落里,焦急地等待着自己的主人来营救呢……
《黑子:黑市寻狗记》为你展开了一幅难得一见的社会边缘的生活画卷,或许可以视若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只是影调略显晦暗,但是,我希望其间所饱含的炽热情感可以照亮你的心灵最深处。
2009年1月4日,一条名叫黑子的大狗被人下药偷走了。于是,狗的主人“我”走遍京城大大小小的地下狗市进行明察暗访,终于打听到了这条狗的下落,可惜,却是一个潸然泪下的结局……
129天寻狗,是一个个充满血泪的日日夜夜。为了寻狗,“我”伪装成给公司领导买狗肉的小办事员,走进了屠宰场;为了寻狗,“我”顾不及面子,一次次地与狗肉馆老板交涉;为了寻狗,“我”与那些道貌岸然的狗贩子称兄道弟……
每天都有人丢狗,每天都有人在杀,在吃,他们吃掉的都是狗主人的心头肉!该书也为了纪念它们——那些在黑市中悲惨死去的“朋友”!
这部纪实长篇小说是新锐美女作家风丫头的最新作品。它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009年1月4日,一条名叫黑子的大狗被人下药偷走了。于是,狗的主人“我”走遍京城大大小小的地下狗市进行明察暗访,终于打听到了这条狗的下落,可惜,却是一个潸然泪下的结局……
该书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难得一见的社会边缘的生活画卷,或许可以视若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只是影调略显晦暗,但是,其间所饱含的炽热情感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