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批判》编著者毛万宝。
毛万宝,男,安徽六安入,1961年11月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和公务员.2005年3月应聘浙江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任副所长并主持该所工作至今。1992年加人中国书法家协会。致力书学研究近30载,完成著述达百篇(部)300余万言,均公开发表或出版。部分论文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所转载。1990年获全国书法理论奖“书谱奖”;2002年和2006年均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提名奖;2010年获全国书法理论奖“康有为奖”。2010年起任“全国书法批评家提名展”评委。长期坚持书法美学研究.到兰亭之后,则以兰亭学研究和当代书坛批判为主攻方向。
《当代书坛批判》编著者毛万宝。
《当代书坛批判》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业的当代中国书坛,以前所末有的展赛热、研讨热培训热、组织热、报刊热与出版热等形式,极大推动了书法向前发展,这是不容 抹杀的基本事实。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些不和谐音,而且这些不和谐音已严重影响到书法在民众心目中的神圣地位。鉴于此,本书慷慨直言,给予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引为“时弊针砭”。另外,本书更多内容则指向“理论反思”、“学术争鸣”、“创作摭评”与“书法瞭望”,它们虽以学理观照为主,便也不乏批判锋芒。读本书,可获“痛快淋漓,为浮一大白”(曹宝麟语)之享受。
序(陈仲明)
试说书法理论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也谈书法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论书法学体系的文化困境
试述沙孟海的书法史论研究
写手刻手问题的发现者并非沙孟海
论熊秉明书法研究的西化立场
关于“书能表现一般情感”论之我见
论刘纲纪书法美学思想的内在矛盾性
就两个书学观点答陈方既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么?——就书法定位问题向熊秉明请教
难以实现的乌托邦 ——《关于代表作的思考》之思考
关于精品战略的几点构想
学术后应:展览走向成功的标志
关于学院派书法创作的思考
书法主义现象管窥
关于古今流行书风的比较分析
书法传统: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命运
当代书坛的“后现代文化”景观
谈谈当代书法理论的对话能力问题
当代书家学养问题之思考
论当代书家的诗人情结
解缚.开道.造势——近二十年书法理论对书法创作影响摭谈
阐释:当代书法理论的成功抉择
自立自强:21世纪书法的文化战略
“如何”、“为什么”与当代书法理论主流——读沈鹏新年寄语《祝愿》随感
媒体:书法批评的平台——当前书法批评生存状况略谈
组织官僚化:21世纪书法的悲哀
2005年书坛焦点词释
走出误区 重铸辉煌——给安徽书坛的几点建议
关于书学讨论会的主题及其他
头衔.笔名。通稿——读季羡林《在病中》随感
权术改写历史——当代书协组织“去功能化”走势透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