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是当今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该教科书就是流传颇广的《经济学》,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据报道销售量已达1000多万册,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
李慧敏的这本《读懂萨缪尔森》主要介绍了萨缪尔森的生平、理论以及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试图通过对其经济理论的分析,向读者提供一幅全面的“萨氏经济学图景”。
萨缪尔森是一位最成功的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他的书缔造了19次再版、印刷400多万册的出版奇迹,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在二战之后、百废俱兴之际帮助新古典经济学复苏,成为战后经济学第一人,并创立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新古典综合派。他是当今经济学界中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研究涉及各个领域,建树不凡,堪称经济学界最后一位通才。
《读懂萨缪尔森》主要介绍了萨缪尔森的生平、理论以及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试图通过对其经济理论的分析,向读者提供一幅全面的“萨氏经济学图景”。
《读懂萨缪尔森》由李慧敏所著。
第一章 最后一位通才——萨缪尔森其人其事
第一节 真正的伟人:保罗?萨缪尔森
第二节 通才萨缪尔森的传奇人生
第三节 萨氏人生哲学解读
第二章 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
第一节 “看不见的手”与亚当?斯密
第二节 “看得见的手”与凯恩斯
第三章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折衷融合
第一节 萨缪尔森为何选择了凯恩斯
第二节 “新古典综合”的诞生
第三节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折衷融合
第四章 现代经济中市场与政府的角色
第一节 “混合经济”的奇妙图景
第二节 “混合经济”中的市场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第三节 “混合经济”中的政府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第五章 是什么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萨缪尔森与“显示偏好”理论
第一节 “效用”为何物
第二节 两种效用理论
第三节 萨缪尔森对效用理论的新发展:“显示偏好”理论
第六章 如何增进个人与社会福利——萨缪尔森与福利国家理论
第一节 福利国家:一个美好的图景
第二节 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根源
第三节 福利国家如何反贫困
第七章 政府如何为经济活动保驾护航——萨缪尔森与税收理论
第一节 政府影响经济活动的三大工具
第二节 政府支出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第八章 贸易真的会使全社会的状况变好吗——萨缪尔森与国贸理论
第一节 为什么我们需要国际贸易
第二节 自由贸易:无稽之谈?
第三节 贸易真的改善了社会的福利状况吗?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两个调皮的孩子——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经济这位母亲不想要的孩子:失业
第二节 难以驯服的通货膨胀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此消彼长?
第十章 不可避免的经济连锁反应——乘数与加速原理
第一节 乘数原理:投资变化如何影响收入
第二节 加速原理:收入变化如何影响投资
第三节 繁荣与萧条的循环往复:经济周期
第十一章 中问路线的启迪——萨缪尔森与中国经济
第一节 市场失灵的缘由
第二节 政府就是万能的吗
第三节 走在计划与市场之间
第四节 “中间道路经济学”或许是当代中国最好的选择
一、成长轨迹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1915年5月15日,因为这一天我们的主人公将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一个犹太人家庭迎来他人生的第一缕阳光。尽管我们不敢肯定他的父母是否意识到怀中的小宝贝会在日后成为一个伟人,但90多年后的我们却由衷地为这一天欢欣鼓舞。
年少时的萨缪尔森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孩,常常在一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他的父母伤透了脑筋。好在萨缪尔森自小聪明伶俐,对于大人提出的问题总能快速又准确地给出答案,并且善于思考,能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总结出超乎同龄人思维的既全面又深刻的结论,这令其父母感到些许安慰。更重要的是,他还慢慢地迷上了在外人看来简直枯燥乏味到极点的数学演算。就这样,萨缪尔森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学业。
到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萨缪尔森像往常一样溜进距离家不远的芝加哥大学的一间演讲厅听讲座,主题正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上的人口将像兔子一样呈几何级数增长,直到每英亩土地的产出不足以维持相同土地上人口的生活水平时,死亡率开1始上升,并逐渐与出生率相等……听着听着,他开始对其中涉及的一些微分方程产生了怀疑:“不会这么简单吧?是否这个老师漏掉了一些深奥复杂的部分呢?”萨缪尔森想了半天,尽管一头雾水,却在无意问产生了这样的念头:“看来经济学这个东西还蛮有趣的,我以后上大学就选这个专业好了!”
于是,1931年,十六岁的萨缪尔森以优异成绩考入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学,迈出了他传奇人生的重要一步。
须知此时此刻,古典经济学还统领着整个经济学界,所谓的经济学不过是文字(或者说大白话)的堆砌,和数学完全不沾边。这令年少的萨缪尔森感到极其乏味,不愿再和这些陈腐的教科书打交道。为解闷,他开始一边博览群书,一边在阅读之余发掘现有经济学理论中的不足之处。正是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萨缪尔森的成绩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最终以全A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学士学位,并顺利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深造。
哈佛提倡学术自由的风气令萨缪尔森感到无比欣喜,于是他更加刻苦钻研经济学,分析各流派的优势与不足。这样,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就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并以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以及刻苦的精神,赢得了诸多著名经济学教授的青睐。尤其是数理学家汉森,对萨缪尔森的才能赞叹不已,还特意收下他做自己的助手。这之后,萨缪尔森开始继续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1936年,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凯恩斯出版了轰动世界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使经济学从“沉闷的学科”中走出来并重新焕发生机。在跟随老师汉森把凯恩斯主义移植到美国的过程中,萨缪尔森对凯恩斯的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决定从当时社会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投资与就业人手,来研究经济学。
这个问题的研究让萨缪尔森的数学才能派上了用场,因为无论“投资”还是“就业”都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研究过程中,他采用多种数学工具对此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破天荒”地将数学引入了经济学,并开辟了数理经济学新时代。
二、《经济学》的诞生
1940年,完成博士学位课程的萨缪尔森离开哈佛大学来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麻省的海纳百川给萨缪尔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由于在经济理论界所做的开创性的研究,萨缪尔森很快被提升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副教授和辐射实验室经济学研究员。后来他被选调至美国战时生产局和战争动员重建办公室任职,并担任财政部经济顾问,这些工作使他有机会将经济理论应用于实际,并从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科学性。
在研究过程中,萨缪尔森逐渐对凯恩斯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尽管并非颠覆性的反对,但他发现凯恩斯的理论确实存在许多漏洞,本着这样的认识,萨缪尔森做出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创举——写成一部糅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独特教科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经济学》。其成就之大自不必赘述,在这里我只想引用前人对此书的一句评价:它使你觉得不像是在啃一本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在读一部有文学色彩的史书。其具体的理论思想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介绍。
就在《经济学》的出版取得轰动性效应的同时,萨缪尔森也立刻被麻省理工学院提升为经济学教授,并被冠以“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的美名,年仅三十三岁的萨缪尔森由此蜚声美国及西方经济学界。
三、经济衰退的“第一大功臣”
1953年,在《经济学》发行到第三版时,萨缪尔森应邀进入美国预算局,为政府出谋划策,他提倡赤字预算和追逐加速经济增长,并很快使朝鲜战争后的美国经济有了起色并最终克服了“艾森豪威尔停滞”,由此成为白宫的超级高参。此后,萨缪尔森又先后任职美国总统事务委员会调查咨询小组顾问和美国国家计划局经济顾问,均有不凡建树。
到1960年,原本就没有彻底恢复的美国经济再度低迷。1961年1月,在第一个国情咨文中,新任总统肯尼迪悲观地宣布:“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令人不安的,我们是在经历七个月的衰退、三年半的萧条、七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九年的农业收入下降之后就任的。”为了尽快摆脱困境,他邀请萨缪尔森为美国经济出谋划策。
这就是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政策的由来。
事实证明,减税政策效果显著: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增加了生产和就业,促成了一个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并确保美国在肯尼迪任职总统的8年中没有再爆发过一次经济危机。
以其卓越的功绩与成就,萨缪尔森俨然成为了美国凯恩斯主义的代言人。
1970年,在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中,55岁的萨缪尔森以无可辩驳的经济学成果荣获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二位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经济学泰斗”的头衔实至名归。P4-7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经济相伴而生。从自发到自觉,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没有停止过,自然,探寻经济活动规律的经济学研究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取得过一次又一次辉煌的成就。可以这么说,每一次经济学领域的辉煌都造就了一位顶级的经济学大师,或者说每一位经济学大师都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这些创造辉煌的大师并弄懂大师们凭什么创造了辉煌。
可是问题来了,大师们的著作大多属于“天书”,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轻松读懂的,不管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是凯恩斯的《通论》,亦或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没有点经济学功底的的人要想彻底读懂他们几乎成为不可能。而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让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让“读懂经济学大师系列”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在经济普及图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经济日报出版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2003年出版《推开宏观之窗》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一批深入民间的经普读物正在读者当中默默讲述着象牙塔里的故事。仅以《推开宏观之窗》为例,6年来已经发行12万册,在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普通百姓当中发生着重大的影响。这本书本着让高中生以上的人群读懂宏观经济的目的,实现了“学习宏观经济就像推开一扇窗户那样容易”的愿望,除了长期占居各大图书卖场畅销榜外,还一举夺取了“十四届国家图书奖”。
由此可见,经普读物出版工作大有可为。从2010年起,我们将隆重推出“读懂经济学大师系列”,如《读懂亚当·斯密》《读懂凯恩斯》《读懂萨缪尔森》《读懂曼昆》《读懂哈耶克》《读懂弗里德曼》等一批深入浅出的经普图书。我们相信,只要作为社会最小细胞的每一个普通个体都弄懂了经济学大师的经典思想和灵魂所在,我们整个的经济社会将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繁荣。从此,一个年轻的出版社会被大家记得——那就是致力于经济普及读物出版的经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