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文广宁/人文中国系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陈以良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铜鼓岗遗址

——见证广宁的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地方的青铜时代的开始时间都各不相同,比较起来有较大差别。希腊、埃及的青铜时代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1800年,距今也已3800多年了。最早是在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后来于商代流传到南方。经考古学家研究鉴定,广宁县铜鼓岗出土的青铜器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属于青铜时代末期物品。也就是说,1977年7月,广宁铜鼓岗挖出2000多年前的战国史!

广宁战国墓的发现,对研究战国时期绥江流域的社会史,古越族的政治、生活、生产、军事、防御、兵器、葬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龙咀岗遗址

——再次发现战国墓群

1996年,距离铜鼓岗1公里的龙咀岗建工厂,再次发现战国墓葬,考古人员清理出19座战国时期的土坑墓群。2005年对龙咀岗进行二次发掘,清理出战国石器墓葬共25座,出土了价值较高的青铜器、陶器等器物.350多件。当时龙咀岗山地有2/3未被勘探发掘,一直被广东省文物局列为文物监控地带。2010年贵广铁路施工,龙咀岗又一次发掘出战国时期的墓葬17座,出土青铜器、陶器等器物300多件。更令考古专家惊喜的是,在地表还采集到商周时期至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一批。也就是说,广宁县的人类活动的可考历史从战国时期前移到新石器时代,推前了2000多年!

龙咀岗墓坑里的棺椁及人骨都已腐朽无存,葬式不明。青铜器是墓中的主要随葬品,有兵器、工具、炊器、储藏器和乐器等。在出土的青铜兵器中,短剑引人注目。专家推测这批墓的死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幼,主要是男性,他们生前持矛佩剑,参加战争和械斗,同时又拥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工具,大概并未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在当时广东的奴隶社会中,这些人应是自由民或小奴隶主,而在战争和械斗中则充当武士。出土陶器100多件,有釉陶、印纹陶、划纹陶、素面陶和泥质软陶等,这几类陶器的出土,情况与增城西瓜岭和始兴白石坪战国遗址相似,时代与后者更相近,进一步证实了这批墓葬的时代大都属于战国晚期,较早者可能在战国中期。

墓葬中的珍贵文物

在出土的器物中,刻有“王”字形符号的越式鼎、矛、短剑、双肩铲形钺等极具地方特色。鼎出土时底部和外壁均布满烟炱,部分器物出土时其銎口内尚残留朽木的残迹以及捆绑物的痕迹,由此推断这些器物应为实用器;而陶器均为生活用器,分别有罐、瓿、碗、盂、钵、杯等。陶器中除一部分为泥质较软、火候不高的夹砂陶外,其余均为硬陶器物,部分器壁上尚见黄绿釉,但釉已大部分脱落。陶器的纹饰主要有方格纹、水波纹、弦纹等,部分器壁和底部刻画符号。磨石在每墓中均有发现1~2件,多者有几件,长条形,磨痕清晰,显然是用来打磨武器和工具的。锄和锸属当时的生产劳动工具,可见当时的古先民己从事耕作之活。

看着这些发掘出来的青铜器和陶器,令人不禁浮想联翩——远古时期的广宁大地上,绥江两岸晚霞辉映苍莽群山,暮色笼罩葱郁竹林,薄冰似的明月早早挂于林梢。古先民们辛勤劳动一天后聚集一起,用于耕作的锄和锸则被随手放置草丛中;几个排在一起的鼎、銎下燃烧着树枝干竹,炊烟袅袅,蒸气腾腾;大人和小孩子或绕坐四周,或载歌载舞,用形制古朴的陶碗、杯子盛着食物齐分享,欢声笑语响彻清幽山谷!P29-31

目录

走进广宁

古邑广宁

“大罗山贼”造反了

意喻“广泛安宁”的县域

广宁县名历史沿革

南街镇里仁村——广宁古村落的代表作

玄巧精致的客家古建筑

*冯肇光其人

铜鼓岗遗址——见证广宁的青铜时代

龙咀岗遗址——再次发现战国墓群

墓葬中的珍贵文物

找寻新招县城

老城门与老街巷

民选县长李济源

火烧罗锅铺

竹荫广宁

享誉千年的“竹子之乡”

红红火火的竹子生意

竹篾是这样做成的

脚手架上舞动的小青篾

用河沙擦白的茶秆竹

沙白竹趣闻

会纸——开广宁造纸之先河

解密广宁古法造纸

砍竹修枝削香骨

山村一片月,处处砸竹篱

红色广宁

披荆斩棘,革命的开路先锋

党的领导人多次赞扬广宁农运

广宁第一个党支部

开展武装斗争,保卫农民运动

螺岗暴动建立广宁县苏维埃政府

回溯粤桂湘边纵队历史

光荣的交赞村

人杰广宁

回顾·莫氏先祖一脉相承

溯源·状元寻根感念祖地

千年禅宗六祖惠能足迹仍探索

构龙龛古寺,禅宗智慧启后人

禅宗六祖

治剧有才韦弁受命首任广宁县令

清官廉吏开创一方民风

农运先驱周其鉴率先开展武装斗争l

少年·领导学运显鸿鹄之志

青年·开展农运成革命英雄

油业工人薛六进人中共中央委员会

油坊中走出热血青年

烈火中成长的农运先驱

当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赤潮澎湃农运大王在广宁

三莅广宁领农运

纵横捭阖梁嘉转战粤桂湘边,

追忆铮铮英雄

胜景广宁

明清诗词尽情讴歌宁阳八景

赵廷忠咏宁阳八景

黄金从咏“涧泉飞瀑”、“圆岭岚收”、

“狮岩胜迹”

李本洁咏“台山雨霁”与“玉峡仙踪”

郑韵咏“曲水流霞”

陈志远咏“福寿疏钟”

竹海大观如梦似幻醉游人

闻名全国的广宁竹海

浩浩竹海漫风景

湖光山色演绎传奇财神文化

群竹荟萃万竹园

竹痴板桥与四方竹的传说

螺壳雄姿飞瀑野樱四季秀

螺壳山——粤西第一山

四季竞秀的动植物宝库

绝美画廊静谧幽深古水河

随波铺陈的烟村画卷

散落岸边的“世外桃源”

两岸青山相对出

淳风净上云山里别名“广东香格里拉”

云山之美,贵在自然

竹博物馆凝聚数千年竹子文化的珍贵记忆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建筑奇葩石桥挝村客家大屋

蝠鼠吊花篮一一客家人的坚固堡垒

巧夺天工的制造工艺

生生不息的客家文化

武林广宁

广宁功夫打出千百年的武林佳话,

保家园,习武之风传千年

扬武魂,人才辈出誉全国

龙腾狮跃四海纵横雄姿留

广宁的龙狮习武传统

传统舞狮新篇章

全民运动,屡创佳绩

武林高手军警队影视圈显风骚

武术之乡,人才辈出

风情广宁

全家动员,乐在采笋

好竹连山觉笋香

“山鳝”的由来

营养丰富的赤蕨芽

广宁赤蕨

过新年,舂白糍

白糍的传说

原味·“童乍文化”的由来

比巧·农家莱鲜技巧多

芥菜鲊

以竹为茶,神州独一家

竹芯茶

屋外烹蛇有段古

“中式橄榄球”——抢花炮

打醮准备多

三天“九潮功德”

广宁民歌的美丽传说

形式丰富的广宁民歌

擂制香茶品味人间真情与醇

广受青睐的“三生饮”

茶是如何“擂”出来的

竹木成炭烘出人问幸福温暖

烧炭是个技术活儿

炭曾是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燃料

舂墙老屋原生态的“夯士版筑”建筑

夯土建筑的源流及特点

广宁人独特的夯筑“舂法”

物阜广宁

玉中瑰宝“广东绿”誉满天下

中国五大名石之一——广绿玉

认识认识“广东绿”

巧分色,因石施艺妙构思

工雕刻,绿玉文化有传承

秀雅奇,璀璨夺目获殊荣

*广绿玉的传说

甜蜜沁人沙糖橘飞向五洲四海

中国沙糖橘之乡

“笋嚼”多多万千美食家心向广宁

广宁“三笋”是哪三种?

肉鲜味美的笋虫

茗香飘溢深山里走出的清桂名茶

黄连山中的黄连茶

精心育茶种出“清桂”美名

眼花缭乱带不完那百种手信

内容推荐

《人文中国系列》力求知性与诗性的完美结合。着重从旅游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层面与角度解读,使其形象、深度、可游三维一体,打造目前旅游图书市场上最具创意与魅力的新型旅游读物。本书是《人文中国系列》的《人文广宁》分册,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广宁的人文风物。

《人文广宁》由陈以良编著。

编辑推荐

《人文中国系列》从旅游这一现代时尚生活方式切入中国各地域的文化层面及内涵,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特别是突出“影像”的功能与作用。涉指中国各地域的人文、地理、历史、民族、风景、物产及社会生活等等。又远远超越旅游图书的范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部全境完整的“人文风物图志”,填补国内出版界在这一内容与形式上的空白。本书是《人文中国系列》的《人文广宁》分册,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广宁的人文风物。本册由陈以良编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