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雪地飞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冶金
出版社 黄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冶金,原名苏宝珍,1950年出生在济南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63年下放黑龙江省,在当地务农。1986年重返故乡济南。1989年春开始痴迷写作。2004年,第一部作品《人生宛如歌》问世,2007年,自传体小说《碧玉斜阳》和读者见面,作者用她饱蘸血泪的笔描写了她近60年的坎坷人生旅程。

《雪地飞鸿》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艰辛,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理念,追求自由、主张男女平等、挑战命运的坚强女性。主人公的苦难遭遇,令人心酸,她的坚忍不屈,令人奋发。

内容推荐

《雪地飞鸿》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艰辛,但始终维护坚持自己的独立理念,追求自由、主张男女平等、挑战命运的坚强女性。

《雪地飞鸿》作者冶金,原名苏宝珍,1950年出生在济南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63年下放黑龙江省,在当地务农。1986年重返故乡济南。1989年春开始痴迷写作。2004年,第一部作品《人生宛如歌》问世,2007年,自传体小说《碧玉斜阳》和读者见面,作者用她饱蘸血泪的笔描写了她近60年的坎坷人生旅程。

目录

贺《雪地飞鸿》出版(代序)

谈谈我与写作(自序)

第一章 童年旧事

第二章 东北轶事

第三章 故乡情未了

诗歌

后记

试读章节

留根被这个商人胡吹海唠地一忽悠,当然最受益的是雪怜了,因为留根早把打孩子的事给忘了。留根连街道主任都不放在眼里,竟然让一个过路人给说服了,这个商人好像有一种能支配人的能力。雪怜一直藏在王奶奶身后不敢抬头看这个商人,现在留根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才使雪怜卸下了思想上沉重的包袱,雪怜很想跑过去谢谢这个商人。

王奶奶一直护着雪怜,现在看雪怜没事了,思想也放松下来了。这时王奶奶抬起头仔细端详起这个商人来。他穿的衣裳比较简单,上身只穿一件浅蓝色开身马夹,露着胸膛,下身是一条深灰色粗布单裤。他的脸圆圆的,肤色不算很白,但是,眼睛出神的发着亮光,给人一种眼睛一眨计上心头的感觉。他的眼睛里好像藏着两套思想,毫不保留的说,这人确实有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话的本领。在这条街上谁不知道留根是个九头牛也拉不动的人啊!他每次打雪怜谁拉着也不行,啥时候他打够了才停下来,要不留根打雪怜,笨妮连管都不敢管呢,能摸透留根思想的人可不多。这个商人却把留根说服了,王奶奶不得不佩服。王奶奶点了点头,拽了一把雪怜的衣角,意思是让雪怜不要贸然行事。王奶奶寻思着,这个商人他成年从那个地方买,再拿到这个地方卖的,这种人像变戏法一样变换着各种角色。他的行踪不定,想要真正了解认识这个人,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真正的面目在哪里,让人能相信他说的那些话,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雪怜现在搞不明白商人的这番话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以后自己能上学也说不准是不是他的功劳,但是,雪怜能逃过今天的一顿打确实是他的功劳,就凭这一点雪怜特别感谢他。这个商人和爸爸拉呱雪怜只记住了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必须要读书。雪怜想也想不到这个商人和爸爸的这次邂逅,竟然和自己今后的命运扯在了一起。

留根和解升整整聊了一个下午,太阳快落的时候天也凉快了许多。

解升站起身来,拿起背搭对留根说:“俺该走了,独门巷有个老太太要火镰,俺给她送过去。”

解升喊道,“老板娘,给你茶钱。”

善婶笑容满面地赶紧过来说:“今天的茶钱就免了,就算是俺请你给雪怜说情了,下回来再说吧。”

解升把伸进背搭的手退出来说道:“俺不能白喝你一下午的茶呀,既然你不要钱俺就送你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最适合你家。”

解升说着顺手从他的背搭里取出纸和笔,他把纸铺在桌子上,又拿出来比火柴盒大点的一块砚盘,倒上点水研了几下墨,然后拿起毛笔蘸了蘸,提笔在纸上写下两行大字。

冲着善婶说:“老板娘,你把这副对子贴在门两边,保准你的生意兴隆。”

善婶不在意地问解升:“你写的这是啥呀?俺也看不懂啊?”

解升冲着留根说:“你给她念念,这要是过年的时候,俺在集上给人家写副对子最少也得两毛钱。”

留根点点头说:“你还有这本事真不赖,字写的也不错。”

留根转过头又和善婶说:“我给你念念:

玉晶凝聚落齐山,碧透水清似仙丹。

早知此地有神汤,秦王何愁命不长。”

留根摸着下巴说:“还缺个横批?”

解升把毛笔递给了留根说道:“这横批就由你来写吧,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书中能悟出很多道理来。有的人读书是看热闹,有的人读书是解闷消磨时间,有的人读书是增长知识。大哥不知你是属于哪一种啊?”

留根被解升将了一军,脸憋得通红,半天吐出几个字来:你这不是拿鸭子上架吗?我要是写横批就写“哗啦哗啦”

解升说:你这横批很好,也能“哗啦哗啦”挣钱,也能“哗啦哗啦”卖水,正适合开茶馆用。

留根耸了耸肩说道:“这都是扯着玩的事,好孬都无所谓,你喊了我一下午大哥,咱俩到底谁的岁数大呀?”

解升满不在乎地说:“别管谁大了就这么叫着吧。”

然后冲着留根拱拱手说:“天不早了,大哥呀,咱们改日再聊。”

炎炎夏日人们巴不得找一处又能纳凉,又能休息,又能解闷的好地方,这善家茶馆就是最佳选择的场所。解升自从那天和留根在这呆了一下午之后,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他除了到外地上货不来,几乎每个热天都跑到善家茶馆来喝茶。在善家茶馆这儿。解升成了街上孩子们欢迎的人物。因为只要他一来准会带来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在孩子们的眼里解升的脑袋里装满了智慧,他讲的故事时而使孩子们陶醉,时而使孩子们遐想。解升一来到茶馆,看到街上孩子们在场,他的精神就会成倍的增长,他的故事恰如蜜蜂酿造蜂蜜似的,真的是取之不尽。只要孩子们想听,他都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P27-29

序言

我的人生既坎坷又传奇,为了那段飘逝的年代又感到惋惜。

说坎坷,是缘于在我的人生中度过了一段荒废的岁月。从小在济南长大,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我,一次偶然的机会随母亲一个跟头翻到了黑龙江省,在那里一待就是23年。20几年里我跋山涉水,蹇行在他乡的雪泥路上历尽了甘苦,似乎站在绝望的边缘。我的黄金时代是在北大荒度过的,所以成了大半个东北人。漂泊异乡的艰难可想而知,尽管如此20多年以来,我一直牵挂着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因为有个梦的相伴,我不再为一时的失意而惴惴,无论得失与否我总是笑对人生。为了寻觅梦的踪迹,任何的痛苦也难以锁住我的心。

当日历一页页撕去,我在他乡坎坷的路上,仍然充满了幻想。几十年的磨难经纬将我的踯躅慢慢地编织,我用一颗火热的心和双手创造着未来。抱着一束再燃希望的火花,回到了故乡,把这段坎坷的人生记录下来,给后来的写作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说传奇,从我呱呱坠地的那天开始直到步人中年,在我的生活里发生过很多的传奇故事。爸爸的重男轻女,他叫我由一个女儿身,变成了一个男儿心。为了让自己像个男孩,处处都学着男孩的样子去做事,最终也没有摆脱掉家庭的束缚,将我卖给了东北人(那年我才16岁)。东北人的粗野和无知,我像牛马一样的苟活,为他生儿育女。

爸爸的重男轻女思想,叫我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但是,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我仍然坚持着自学,后来的知识都是靠我忙里偷闲,见缝插针不断读书学习得来的。有梦不觉人生寒,所以我把泪水咽下,让热血沸腾,投入到火热的劳动洪流中去,活出女性的尊严,树立女性的形象。心中永远亮着一盏引航的灯塔,时刻照亮我前进的路,不会叫我迷失方向。我更懂得“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懈退千尺”的道理。几年来,凭着我一颗不怕艰险不怕受累,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愿做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在1982年受到了北安市、乡两级政府的嘉奖。

斗转星移,思乡心切的我在1986年逃出那个既将訇塌了的“围城”选择了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刚刚开始,一件又一件的悲剧再一次地上演,交友的失败把我推上了绝望的边缘。流浪的生活让我深陷沼泽池中,也让我又一次面临着生活的挑战。就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家乡父老伸出了援助的手,把我从悲痛中拉了回来,叫我重新获得了新生。所以,我对家乡父老,对社会对政府,还有那些关心过我、帮助过我和支持过我的所有人充满了感恩之情。

我又惋惜自己的默默无闻,几十年好似草原上的一株瘦草,大海里的一滴水珠,没有直得炫耀的年华。直到冰封乌江时,船上仍然没有舱里的收获。但是,在逆境中教我学会了坚强,理性时刻提醒我,要踏踏实实去做事,本本分分去做人。因为我不想叫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所以我选择了用写作来弥补这种惋惜和缺失,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一桌盛宴。

前几年为了生计,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一直和写作无缘。可是,我的这段经历和梦想,却深深地在脑海里扎下了根。直到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觉得心里还有一粒种子在蠕动。这时我发现,济南的山山水水在劳动人民的雕琢下,正在大放异彩,顿时打开了我多年的记忆,一下子启开了我尘封的大门。

这些东西的滋长,是我从记事到如今,就储存在记忆的库房里。每当我静下心来,回首往事,那情、那景、好似昨天刚刚发生,似清澈溪水昼夜在我身边流淌。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目睹了那些可爱的劳动人民,为了保卫家乡,在黄河岸边修堤筑坝,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担土。小清河岸边的纤夫,城墙根的那些卖艺人,东燕窝街的打铁人,无时无刻不在我脑海中浮现。岁月无论怎样流逝,也湮没不了他们绚丽的光彩和他们的伤痕。这幅永不褪色的画廊,更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变得腐朽而无味。那些劳动人民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不分昼夜地建设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怎能不叫我肃然起敬!这种感情的流露,或许是血液里流淌着孔孟之乡的基因,或许是济南泉水的滋润,也或许是基于对那一段生活有着强烈而深刻的感受,所以,我在1989年春就开始为写作做准备工作。

当我感到有“米”下锅时,使我绷紧多年的心弦松弛了许多。然而喜悦之余,却也透着不少的遗憾。真正动起笔来并不觉得轻松——反而感到笔尖的沉重。因为时间的流逝,有些场景和镜头已过去多年,追忆起来相当吃力。当熟悉的往事逐渐遥远时,思想上难免会产生一些压力。我一点一点地越过时问的缝隙,追寻历史的痕迹,看到的是点点滴滴沧桑岁月。落笔之前,思绪不断地在挣扎,脑海里已是翻江倒海的痛。痛苦的是毕竟自己的学历尚浅,怕玷污了文学这片高贵的土地。但是我与生俱来对文学的那份倾慕敬仰的思想,强迫我下笔描述烙在心灵上的一点印迹,是感情的魔力把我领进这块文学圣土。

踏上新世纪的里程,听到岁月的脚步不停地奔跑,好像清晨刚刚蹬舟,傍晚就看到了彼岸。这种一日千里的速度,感觉到时间带来的危机,总觉得手头有个“任务”尚未完成,而且这个“任务”迫在眉睫。所以我翻开这段苦短沧海一粟,不惜一切代价,不再犹豫徘徊。甘愿一路艰辛一路受累,历尽沧桑有喜有悲,走进黄昏方悟时间的珍贵。我放下手头的许多事情,抓紧时问到处去查资料。我喜欢一个人用笔去旅游,记下那一站又一站的风景。我更喜欢凄美忧伤的文字,它会把我的梦想点亮,变成无限的永恒。把今天变成昨天,又把昨天变成历史,让我永远的思念。我用一颗虔诚的信仰,守护着梦想的实现。几年来,我把所有汗水都默默地洒在了这块文学土地上,叫灵魂得到释放。在写作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给自己立下誓言,将《女足九号》主题歌作为思想上的座右铭,“……女儿有胆走过艰难坎坷,女儿有志心中常驻芳华,……!让梦想成真,让信念开花。”我的笔尖从生活的源头一路走来,从中获取了很多东西。它或者是一颗石子,或者是一粒泥沙,或者是一株小草,或者是一棵苦菜,这些东西我都如获至宝。我欣赏石子、泥沙的朴实,也品尝过小草和苦菜的“甘甜”。

收藏是一笔“财富”,我把几十年生活中的体会收藏在我的笔下,编织起一曲美妙的乐章,在人生的五线音符里,或绮丽,或雄壮,或许是一段悲泣的乐曲,也或许是一段欢快的歌唱,当晚年的钟声奏响时,希望能敲出人生的价值来。

有人问过我,你为什么这样劳心费神地搞写作?我坦诚地告诉他,是过去那段坎坷的生活经历,逼着我拿起笔来。搞文学创作,对我来说确实是一段文化苦旅,但是,我想把梦里的这段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会觉得很有趣。

逝去的岁月,永远是一段回味无穷的滋味。每个人虽然都有自己的往事,回忆的内容确是天壤之别。我的往事悠悠荡荡,却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我有许多往事,一直不停地在我血液里燃烧,进发出扑不灭的火花,它给我增添了许多活力。故事里的每一个字,都和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每天都穿行在有哀伤,有悲痛,有苦、有泪、有甜的字里行间。这些文字的出现,他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众多中国老百姓的共鸣,并且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写照。当我的笔尖在纸上滑落时,仿佛看到众多姐妹跟我一同受苦,一同在生活的魔爪下挣扎。当我写到受封建思想重男轻女的影响,生活在家庭阴影下的那些同胞时我也陪同她们一起流泪,当我写到买卖婚姻给女性带的悲剧时,我也陪同她们一起哀伤。

我把平平淡淡坎坎坷坷的人生描绘出来,以表达我对人生的追忆,这也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现在我已将写作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下定决心,再也不能虚度晚年这段好时光。争取在有生之年,珍惜“今日”最宝贵的时间,努力完成下一部作品。

命运不过是懦弱者的自慰和解嘲。勇气能征服一切,当然也能改变命运,还会在磨炼中成长壮大。

谨以此书恭敬地献给我挚爱的亲朋和那些尚在艰难困苦中奋斗的人们,希望能在书中获得些许生活的勇气,并且献给我深深爱着喜欢这部作品的挚友……

二○一一年十二月

后记

张廉新先生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教授。张教授在郑州大学工作了二十年后,又调到山师大中文系继续任教。张教授任教几十年,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但他始终保持着那种高尚的品德和宽厚待人的优良思想。张教授不但人品尚佳,他的诗作更是幽蜿感人,曾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过诗歌、散文,离休后又出了新诗集《鸿爪留踪》。

在我的《雪地飞鸿》出版之际,这位年迈的老教授为我赠诗祝贺,我非常的感谢!也深感荣幸!

也许会有读者要问书名何意,书名来自东坡先生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这个书名也是受张教授的启发而生。下面我用一首小诗解书名的由来:

飞鸿踏浪行。雪地尽嘶鸣。

足下崎岖路,心燃璀璨灯。

今谱他日曲,夕阳续旧情。

往事曾相记,留给后人评。

此书出版之际,我特别感谢戴梅海对我的支持!感谢于爱香和李聪对我的指导!感谢张佃水对我的帮助!在他们的鼓励下,了却了我今生一大心愿,再次向他们表示我衷心的谢意!

在写作过程中,我还要特别感谢苏宝本、苏宝全、苏传梓给我提供了许多资料。岁月在无情中流去。一转眼将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虽然已近暮年,但是心里始终没有忘记逝去的那段生活,所以就想写点文字来弥补一下人生的缺失。我写这本书,并非想当什么“作家”,只是因为多年以来,有一种东西总是时刻袭击我的心,叫我日夜不得安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动笔之前,自知学识浅薄,又苦于无援,难以完成这个心愿。但我还是横下心来“孤军奋战”,挖空心思,不惜一切代价努力构思。

几年来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到处查资料。在书店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多次走亲访友,追逐那些早已模糊的记忆,昼夜思考和那些年代有联系的相关事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以及百姓当时的生活状况,我都要在脑海里过遍筛子,并且还要在里面筛出精华来,要想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很不容易。

我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先后在山东省和黑龙江省生活,虽然历尽坎坷,但也给我这次写作增添了不少的素材,也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我在生活中走了不少碎石烂瓦坑坑洼洼的弯路,但始终没把我绊倒。我这样咬紧牙关挺着的原因是,总觉得心中有个夙愿尚未完成。只要一息尚存,我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想想这些年的遭遇,我是怀里揣着悲凉凄怆走向人生的尽头,还是仰视宇宙之大,俯察世界之广,三思过后我毅然选择了后者。争取在有生之年,努力写好这部作品,使自己活的更有意义些,绝不虚度晚年这段好时光。

自从我离开工作岗位,就把写作当成一项主要“任务”来完成,每一个字、每句话我都认真地推敲,写出平平常常的一段故事,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人生。

《雪地飞鸿》刚刚脱稿,我却没有孥松感,几年来我废寝忘食、以笔耕田,深知写作是一项劳神费心的工作,我昼夜伏案爬格,深深体会到写作的过程是对精神和毅力的一种考验。尽管我有几十年的一些所见所闻,也占有米下锅的优势,但终因自己绠短汲深,导致这部书还不够圆满和理想。在文字上、段落上、顺序上有很多弊端和瑕疵,还望各位读者朋友多提意见,更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

二○一二年二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