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之声(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个体言说)》由傅书华著。书中的许多内容,是作者所承担的山西省课题“中国文学中的价值形态与精神特征研究(1949-1966)”“山西新世纪作家研究”的研究成果,收入了《重在深层的清理、反思与转换——论“十七年”文学中精神结构精神质素与今天精神世界建构之关系》《论中国当前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对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质询与相应的建议》等论文。
第一辑
重新审视“十七年”文学
重在深层的清理、反思与转换——论“十七年”文学中精神结构精神质素与今天精神世界建构之关系
对“十七年”小说世界中个体生命的碎片打捞——“细读”与重读《百合花》《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红豆》《在悬崖上》
“五四”与“民间”在“十七年”文学中的一个侧影——论孙犁与赵树理小说中人的主题范型
探寻面对“整体”的“个体”“踪迹”——重评《创业史》
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与武侠文化传统
林道静、余永泽形象意义的再解读
散落的珍珠——“五四”在“十七年”小说中的
一个侧影
杨朔论
第二辑
论中国当前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漂泊之旅中女性个体日常生存的悲歌——以张爱玲的《小团圆》为例
新的话题新的言说——读《成长如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研究》
对个体生命记忆的重新打捞——重评韦君宜的《月夜清歌》
对个体生命的去蔽与敞亮
气力不足难达终境——评莫言的《蛙》
山楂树之恋:有毒的甜蜜忆恋
想象中的“绿夜”与“绿夜”中的激情——读张承志的《绿夜》
第三辑
走近赵树理——读《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
新民间历史小说——从成一长篇新作《茶道青红》说开去
一个关于历史的新故事——评李锐的《银城故事》
当“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时——《臣本布衣》序言
“她世纪”下的新一代女性叙事——论孙频的小说
论山西省文化强省战略中赵树理精神的地位与意义——关于文化强省的思考之一
小城范型小城人生——关于文化强省的思考之二
论红色革命文化的现代陛转换——关于文化强省的思考之三
关于区域文化研究的若干思考——《上党文化分期研究》序言
第四辑
文学教育的缺位
关于高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若干思考
对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的质询与相应的建议
关于普通高师文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经济时代的文学研究与教学——读《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二题
人生兴趣与阅读写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