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一场画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帕特里克·盖尔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楼梯平台上挂着她的一幅画,时间久远,却极为熟悉,对她而言,只是楼梯上的一幅画罢了。她经常擦身而过,宁愿让双眼紧盯前方,或者给楼梯带来大量光线的两倍高的窗予。不过,这天早晨,她特意看着墙上的画,每一幅都看上几分钟,就像她在画廊里。她对这些画的尺寸和作画精神感到惊讶,惊讶自己能在孩子像胖胖的无尾熊缠着她不放时,找出自信和时间,创造出这样的作品。

不过,这番审视只是更让之前唤醒她的兴奋愈加强烈,她赶紧往前走。通往阁楼的楼梯在卧室和浴室的另一头,很陡峭,爬这段楼梯像在甲板上爬梯子,要手脚并用。她推开活板门——很久以前,她在活板门上钉了双层厚的地毯,这样,活板门一落下,就不会发出声音。她一口气爬上去,带上活板门,拴上小门栓。

有好儿年不需要拴门了——最后一个好奇的孩子早已离家。安东尼69岁了一他真有那么老吗?——安东尼也到了宁愿使用内线电话也不愿爬楼梯的年纪。然而,“卡嗒”的上栓声,在她心中根深蒂固,是工作前的预备仪式。安东尼也有类似的仪式,但他用的是家用钥匙。有一次,他听人说养成这种习惯就不会把钥匙丢得家里到处都是。他制定了一条家规,孩子小的时候,每个人穿过前门都得把钥匙放入一只纽林铜碗里。孩子弄丢家用钥匙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但他承认,钥匙落入铜碗的声音让他联想起孩子回家,让他格外快慰。

阁楼里没有暖气,冷得刺骨,太阳没能将玻璃晒暖。寒冷适合她,前提是她的手不能冻僵,况且彭赞斯极少严寒入骨的气候。她将浴室塑料大桶中的水,倒入小水壶中,用梯子一点一点地拉上去,因为觉得有必要再加一层防护,她套上一件旧的渔夫罩衫。拿起两块饼干,她坐进扶手椅啃了起来,随手在撮靠近她的空白笔记本上画着。她画自己的脚,脚上那双折起来多穿的袜子画起来是种挑战。她又泡了一大杯养生茶,此时太阳已经升起,开始作画了。

画着画着,就忘了时间,但这种情形司空见惯了。刚开始,她朦朦胧胧地听见安东尼的闹钟收音机放出《今天》的乐声,听见安东尼使用浴室,他一旦下楼进入阁楼对角一侧,她就听不到动静了,反而专心听她头顶不远的海鸥曳步、呢喃、呱呱叫。客人会觉得这些声音扰乱安宁,但蕾切尔习惯了,觉得跟风雨声一般让人心安。

不到一平方米的画布上只画了轮廓,她盯着画,伸手抓起水壶旁的电话,打给帮她做伸缩书架框的木工。再多订5个。不,8个,担心不够用。她放下电话,改拿调色板画——画笔一直不停——加了一些色彩。电话连续响起,安东尼用内线叫她,电话响了20下她都没理会。但他不作罢,他注意到,她起码回到了酱通人的世界中,否则不可能还能拨出一通很短的电话。她骂了一声,不耐烦应了声“喂”,用画笔尖锐的木柄挠着脑门。

“你忘了。”他说。

“什么?我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她骗人的把戏老掉牙了,“手表落在浴室了。”

“你应该11点到那儿,现在已经10点50分了。我也去,帮你一把。”

“可是我……那个笨女人不能自己处理吗?”她叹气。

“怎么了?蕾切尔?”

“你耳朵越来越背了!”她大吼。

“我知道。”他说,语气还算愉快。

“我马上就下来。”她把电话丢回桌上,不知打翻了什么。

只剩下一点点的镉黄,她继续画下去。他过来猛敲活板门,吓了她一跳。

“上帝,好啦,好啦!”她大喊,“我来了’行了吧?”

这一晚,她的画展开幕,不过,在纽林一场规模不大的画展用“开幕”二字似乎太过隆重。出席人数不会超过40人,绝大多数都不是收藏家。唯一的艺评人是老得掉光牙齿的当地记者或是年长的作家,近年来压根儿没动笔评论过任何人或事,以免得罪人,而活跃无知的年轻作家只知创造新字新义,安东尼不堪忍受,戏称为“付费软文”。

画廊很小,有招徕顾客、推销商品的压力,这一点跟商店很像。因此,墙上的画的地位尚不及店里贩卖的耳环和手制卡片。这家画廊实在没有歇业的本钱,所以早上新的画展开幕,短短的半天之后,墙上的画就要如数摘下,换上另一批画。在蕾切尔的巅峰时期,开幕意味着她到店里走一趟,感谢员工辛劳,确认匦有没有挂错。现在,她的幸运星走远了,挂画的事由她和安东尼亲自动手,与铁锤、画钩、一卷卷可以钓鲑鱼的合股线斗争,而画廊员工只负责把注明标题、尺寸、价格的标签贴到墙上。P4-5

后记

巴巴拉·赫普沃思夫人确有其人,但书中只是以真人为粗略的雏形所虚构的人物。不过,在写作这本小说时,我很感激迈克尔·谢泼德(MichaelSheDpard)及伊丽莎白·安德森(Elizabeth Anderson)的第一手叙述,以及圣艾夫斯泰特美术馆(Tate St.Ives)的阿尔温·菲奇(Arwen Fitch)的协助。

迈克尔是我的艺术家朋友,他对艺术的奉献,给了我写作这本小说的灵感。另一位启发我的朋友是苏格兰画家格雷姆·克莱格一史密斯(GraemeCraig-Smith),不幸的是,他因为躁郁症而去世。

由衷感谢亚历山大·阿喀琉斯(Alexander Achilles)、马克‘阿德利(Mark Adlev)、凯瑟琳·盖尔(Catharine Gale),他们协助我深入了解躁郁症及治疗此疾病的种种难题。也感谢西蒙·尤尔特(Simon Ewart)、玛格丽特·钦(Margaret Chinn)、南希·布坎南(Nancy Buchanan)能以自身作则,辅以事实,教导我贵格教派的精义。此外,也感谢巴巴拉‘高迪(Barbara Gowdy)及罗布·林迪(Rob Lindey)为书中有关加拿大的部分提供了珍贵资料。也要感激我的两位编辑帕特里夏·帕金(Patricia Parkin)和克莱尔‘赖希尔(Clare Reihill),以及我的经纪人卡拉道克·金(Caradoc King),多谢他ffl的不离不弃。

《最后一场画展》是我2006年客居布鲁塞尔时完成的,一并感谢皮埃特,乔斯坦(Pier Joostens)及贺特·贝胥瑞夫(Bet Beschrijf)的慷慨大方。

内容推荐

帕特里克·盖尔编著的《最后一场画展》内容介绍:一场画展,拼凑出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躁郁症的女艺术家敏感脆弱的心,对家人永不放弃的执著。亲情与爱情,构成了世间上最美的一幅画。

故事的主角,女画家蕾切尔去世了。不是预期的夸张死法,而是平淡而去,这个有才华而狂放的女画家,一直带给家人的是伤痛还是欣慰?她的家人如何在她的高潮低落下生存,成长?家人到底是什么?

蕾切尔的最后一系列画作,主题就是家人,是给她力量和勇气,保护她不让她疯狂的家人。蕾切尔的疯狂、安东尼的包容、加菲尔德的渴望、莫温娜的不安、赫德利的柔和、派特拉克的祝福、杰克的忠诚,种种的不同,使血脉相连的家人摇摇欲坠,却在最后找到了平衡点。家人,就是我们彼此需要,互相守望,共同成长。一起来翻阅《最后一场画展》吧!

编辑推荐

帕特里克·盖尔编著的《最后一场画展》内容介绍:如画展一般,看进一个画家斐然的天才。每一章皆以画展里一幅画的标签说明带出一段故事。就像去看一场画展,当看完所有作品的时候,才能拼凑出这个画家的个性与想法,以及令人迷惑的一生。故事里每一个角色之间的情感,并非惊心动魄的强烈,而是随着文字不断把读者自己也卷入了故事里,如此的细腻与浓度,让感动更深、更强、更教人抽不出身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21:42